后规划时代城市雕塑批判

时间:2022-10-07 01:17:44

后规划时代城市雕塑批判

城市雕塑如果不能让人赏心悦目,那么没有它们,是否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美

在各种艺术中,城市雕塑恐怕是近年最受各地方政府、地方官员重视的“高雅艺术”了。

有不少城市的领导们都经历过相似的城雕创作过程:先是集中本市本地区的优秀雕塑家;不行,就请来全国优秀的雕塑家;再不行,干脆重金请来世界各国的著名雕塑家。从中不难看到,城雕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们内心的焦虑。

为了体现一届政府对城市景观建设的贡献,一些政府为城雕创作和建设定时限制。

但是很难想像,一群对城市一无所知并来自五洲四海的艺术家,在走马观花之后,面对命题作文,一时间就能灵感如涌,构思出形象鲜明足以惊世的不朽雕塑来。

事实证明,一大把格调粗鄙、制作粗糙的城雕匆匆面世,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的心理,更是一种不健全的业绩观在作怪。

西谚说的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能不能把城雕建设视作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自然过程,至少是以进取心和平常心结合的态度来对待呢?

现在城雕创作中还弥漫着一种标志性情结,总是期待通过一座雕塑来体现和概括一座城市的形象和精神,这种标志性情结不仅把艺术家折磨得死去活来,也把“情结者”本人搞得焦虑不堪。

要在一座人口千百万景象万千变化无常的城市里,建设一座名声显赫的标志性城雕,很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味。

记得2000年来临之际,许多地方都耗尽人力要搞一座标志建筑,结果都是一事无成。与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搞吃力不讨好的标志性城雕,倒不如切实地做一些平实亲切优美动人的城市公共雕塑来,既有可行性又有观赏性。

城市雕塑的审美核心是美化生活娱人心目,能让生活在周遭的人们在若有若无之间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但现在的问题,便是审美本性几乎迷失殆尽。不少城雕过于张扬,总想着自我表现,并成为城市景观的主人。更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不惜故意把自己的形式造得荒唐怪诞不近人情。

比方说这些年弥漫着一味求大,盲目自我扩张的浮躁心态,城雕中便有一种追求高大,宏伟,气派趋势。经常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用形式来掩盖内质的苍白和无力。

国内的旅游者不远万里去布鲁塞尔看撒尿小男孩或去哥本哈根看海的女儿,大都摇头丧气,因为前者大都只有半米左右,后者坐在一块巨石上也不过一米以下,毫无想像中的巨大和气派。但小男孩正因其小而更显其可爱,而再想想海的女儿的弱小身影和身后波罗的海,我们更会理解她的忧伤和安徒生的内心。 而国内城雕普遍体积过大,事实上对公众视觉甚至日常生活都形成了相当的压抑感。 还有形式上雷同形象呆板,你抄我,我抄你,大同小异,缺少个性和想像。纪念性城雕大都是横眉冷对高高在上,装饰性城雕大都是平庸毫无生趣。

真正具有深刻感人审美本质的城雕来源与其文化内涵,带有文化追思和遐想。在国内见有很优秀的城雕作品,但它们却往往是极少被人提及的。比如北京的浑天仪,又比如上海浦东滨江大道的铁锚。

城市雕塑应给人以喜悦,最多是惊喜,而绝不是惊愕和震惊。城雕的风格主流应该是美学中的优柔而不是崇高美,当然并不是要排斥少量崇高美的作品。

是否发展中的中国城市就必须要不断追逐大型城雕建设风潮?

阿尔卑斯山群山环抱的小城因斯布鲁克环境极其秀美宜人,整座小城平平实实,并不因为很少城雕而失去它的美丽,迷人和亲和力。

城市雕塑如果不能让人赏心悦目,那么没有它们,是否也可以被认同为是一种美?

上一篇:中国式奢侈 下一篇:民间实验求解“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