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课堂

时间:2022-10-07 12:45:08

生物的课堂

对于生物课来说,生活的课堂是指生物课应该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整合的教育理念,让课堂成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堂标准》多层面、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要“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教师应该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教学的生活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让生物课堂走近生活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联系到生活实际中,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使书本知识“活”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不能吃太多油腻的东西?为什么室内养花要经常打开窗户?甜酒的制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有亲切感,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试一试自己的动手能力,必要时可在家露一手炫耀自己的手艺,而制作过程又需要一定的微生物知识,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健康问题也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肥胖是因为吃脂肪过多吗?人为什么经常感冒?胃痛是怎么回事?在讲述血液时,可以出示医院相关检验报告单,来讲述血液的成分和成分数值不正常时会带来哪些病症。在什么是合理膳食问题的探讨中,提示学生想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是否合理,今天应怎样做,并要求给父母设计一天的食谱。这样做不仅可以亲密亲子关系,而且更主要的是饮食是否科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析相关的保健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学习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地了解一些保养身体的注意事项。

二、读书读网积累生活知识

读书读网,不但在生物教学中起到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学习的作用,还能使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中,可以实现生物知识与语文知识的整合。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学财富,在这个宝库中,可以挖掘出无数生物学知识的宝藏,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生物的影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展示了无性繁殖的魅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划作春泥更护花”,演绎着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成语、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的结晶,将其引入教学可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讲解食物链的最好素材,“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对变异的形象表述。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一条“高速公路”,人们可以快捷、海量地获取关于生物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关系的信息。如环保问题(“赤潮”“外来物种入侵”“水华现象”等),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奶粉”等),卫生防疫问题(非典、禽流感等),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但是如果让学生通过上网去查询,搜索资料,会得到更完美的结果。他们既学到知识,又增长了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

三、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更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增进学生探求生物知识的迫切性。例如我们在讲遗传变异时,提出了为什么称“南橘北枳”呢?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时提出“雌雄蛙在生殖季节为什么要抱对呢?”在讲光合作用时提出“为什么白菜心的叶子是黄白色的而不是绿色的呢?”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贴近,甚至好多同学也曾百思不得其解。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提出让学生探讨,他们会很认真地参与而且会兴致很高地探讨。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总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生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了从生物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会把在生物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施展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作出他们的贡献。只要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时时处处融入浓郁的生活气息,就会使生物课堂教学独具魅力,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和活力。

上一篇:《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FLASH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