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充分——余映潮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的艺术

时间:2022-10-06 11:52:36

学生活动充分——余映潮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的艺术

余映潮老师对阅读教学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学生学习的层面,重点研究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的内容可用“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12个字来概括;二是教师教学的层面,主要研究高效、艺术的阅读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集中在14个字上: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一课多案。

所谓“学生活动充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课标所说的“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下面从教师教学的层面,从阅读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余老师“学生活动充分”的设计艺术。

一、“学生活动”充分,是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要义

学生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这种境界能够表现出教师教学理念的时尚,同时又需要教师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来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艺。根据“学生活动充分”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思路的设计,可以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价值。

二、从“学生活动”的角度设计,是“板块式”教学思路设计的一个重要角度

由于“板块”的有机划分,其中必然有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充分地进行活动的板块,也就是说,有些“板块”是明确地归属于学生的活动的,这就在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方面迈开了扎实的一步。

三、以“学生活动”代替提问,是阅读教学设计的一种创新策略

余老师的“主问题”设计常常基于学生的活动设计。

更妙的是余老师淡化提问,不进行提问又让学生活动起来。其方法在于:提要求,作示范,递“抓手”。

四、用诗意手法细化、美化“学生活动”,是阅读教学设计创新的有效方式

语文教师要十分讲求教学手法的运用,在教学的细节上一招一式,都要表现出自己是有素养的教师。细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不仅从形式上艺术地组织起不同的活动细节,而且用巧妙有力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1.创设“情境生动”的活动

“情境生动”指给课文的教学有意地贴切地假设一种教学的情景。它要求设置一定的情境,渲染一定的氛围,让学生在看来优雅而又真切的氛围中进行灵动的多种感官并用的语文学习活动。例如情节表演、配乐朗读、角色演读、身份假设、“场境”对话等等。但大体上不外乎两个类别:一类是用语言的描述来形成“情境”;一类是用实物的装饰来形成“情境”。

2.创设分层推进小步轻迈式朗读活动

3.创设精致热烈的说读活动

一句话说读,就是余老师创造的一种精致的说读活动,它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上一句话,形成的众说纷纭的课堂交流氛围。如,一句话课文内容概括,一句话主要内容理解,一句话课中人物评说,一句话关键信息提取,一句话画面描绘,一句话收束课文,一句话展开想象,一句话学法介绍等等,都可以有机地进行运用。这个细节看起来好像只是“大家都来说句话”。实际上它是一种有效的个性化的课堂交流。

4.创设角度丰富的写读活动

写读,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有读有写,读写结合。其形式丰富多彩,如给词写话、课文集美、信息提取、句式学用,段式学用、篇式仿写、生动译写、想象扩写、片断点评、诗联欣赏、课文概述、课文作文、艺术性概括、艺术性改写等。

下面是对课文《行道树》的“课中集美”读写活动设计:

写作活动的目的:集锦一批美句。请同学们将课中美句集为微型短文并激情诵读: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如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贡把光明迎来。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先课文集美,再诗意命名,是非常有审美意味非常有文学韵味的课堂读写活动。下面是《珍珠鸟》“课中集美,诗意命名”活动后的全新画面:

小鸟素描——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红嘴红脚,银灰色的眼睑,灰蓝色的毛,后背有着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

情意——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又如《蚊子和狮子》“替换一处,牵动全篇”活动,就是请同学们写一个句子替换文中最后一句话。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只有再读课文,感受品味蚊子和狮子故事的寓意,才可能有如下的创作成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而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的后面也许是灾难。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这样的警示:有了小小的成绩之后,不要飘飘然,否则有可能撞到意想不到的致命的网上。

故事启示我们,世上万物,各有长处与短处若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如果失去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短处去较量别人的长处,就可能走向失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对方的劣势就可能取胜,忽视自己的劣势不避对方的优势就可能失败。

蚊子打败狮子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其中存在着必然因素蚊子有胆量,有智慧蚊子落入蜘蛛网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其中也有必然因素蚊子的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这就是:智者胜,骄者败。

5.微型话题式品读活动。微型话题,是教师研读课文之后提炼出来的引领学生自主地合作地进行课文研读的小小话题:每一个话题都是一个“抓手”,都能让学生深深地进入文本,都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设置话题”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活动设计手法。如余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教学公开课的第二项训练:

余老师先提出“细品课文”总的“活动要求”:“根据下面的话题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后,通过PPT呈现“细品课文”的四个话题:

话题一:开头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话题二:故事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话题三:文中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话题四:结尾处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要求学生静默思考,任选话题准备发言。学生准备好之后,余先生要求他们先将自己的看法说给同桌听,再将见解说给大家听。在学生当众说答案(前三个话题)的过程中,余老师进行评价点拨,并借助PPT逐一出示自己拟就的“答案示例”。到了第四个话题的时候,则要求学生尝试直接用“八个字”予以归纳,评价点拨后再出示教者的答案示例。余老师微型话题的品味,细化了过程,美化了表达。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微型话题设置:

①“于勒”的作用;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③小说中的“信”;④别具匠心的景物描写;⑤课文中的悬念;⑥谈对于勒的描法;⑦“吃牡蛎”赏析;⑧“变”中的“不变”;⑨《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对比;⑩说说克拉丽丝;⑾说说菲利普;⑿不要忽视那句永不变更的话;⒀透过语言看人物的心理;⒁透过语言看人物的性格;⒂克拉丽丝语言赏析⒃课文中的“抑”“扬”;⒄从神情描写看人物的心理;⒅说说故事情节的戏剧性;⒆课文各个人物的特点素描;⒇课文主题浅析。

6.妙点揣摩式欣赏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点揣摩,进行妙要列举。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发表见解: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则有着精确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活动的成果会显得特别精致。下面是余老师《云南的歌会》“精段品读”这一部分教学过程:

师:下面我们来细细地欣赏“在昆明乡下”这一段。

咱们一起来,合作探究一个“主问题”。

主问题:请同学们对这一段文字进行“美点欣赏”。

欣赏方法: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你们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美的地方,写得生动的地方。

师:应该说,这一段的每个句子都写得好,关键在于我们的理解与欣赏。

例子: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这个句子写得好。“晨光熹微”写出了时间,“人家屋脊”写出了地方,“郭公郭公”写出了声音,“欢喜”和“坐”将鸟儿拟人化了。

(学生们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之中。)

(学生们发言,教师相机点评。)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师:同学们欣赏了这段文字的很多美点,我们也好像进入了文章的美好意境之中。现在老师将同学们的发言概括一下,让我们再一次地对这段文字进行赏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如下。)

①这段文字美在“有声有色”。花儿是那样的美丽,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鸟儿是那样的可爱,戴胜鸟叫个不停,云雀不住地唱歌,还有赶马女孩子的歌声在飘荡……

②这段文字美在“点面结合”。……

③这段文字美在“层次明晰”。……

④这段文字美在“详略有致”。……

⑤这段文字美在“烘云托月”。……

⑥这段文字美在“情境交融”。……

……

参考文献

[1]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余映潮.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语文教学通讯》(B刊),2005——2012

上一篇:刍议县级电视台对农栏目的策划与编导 下一篇:浅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