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创新实验学校科研楼建筑设计探讨

时间:2022-10-06 10:56:12

湖南省洞口县创新实验学校科研楼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其设计要在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文章叙述了笔者通过设计洞口县创新实验学校科研楼,对教育建筑设计进行一番探讨,从中获得感受和提高。

关键词:教育建筑;总体规划;平面功能;立面造型

前言

教育建筑是育人的环境空间、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集中体现,它为育人提供了专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学校建筑的设计,在满足教学科研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为师生提供各种社会交往、信息交流和知识融汇的交往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教育建筑创作必须考虑的一个新课题,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争取从不同深度、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去反映教育建筑的特点、个性和当代教育建筑的风采。

中小型的教育建筑量大面广,与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休戚相关。如果不引起对它们的重视,不精心进行创作,逐步提高我国中小型教育建筑的水平,那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建筑的风貌,势必成为一句空话。本文所要介绍的洞口县创新实验学校科研楼,正是属于这类的中小型学校建筑,我们试图对它的设计过程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从而提高自己对现代教育建筑的特点、个性和时代创意的理解。

洞口创新实验学校是由邵东创新教育集团兼并洞口翠园学校组建而成的,是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的洞口县唯一一所集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和复习部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民办学校。学校复习部、高中部的管理全面运用邵东创新实验学校的管理模式,小学部、初中部的管理借鉴江苏洋思中学的管理制度。学校现有学生2200多人,教职员工154人。

1.学校设计中,总体规划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小学校选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安静环境(避免学校外部噪声干扰,来自城市交通噪声等);卫生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远离各种污染源);安全环境;社会环境(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市政设施方便。②良好的内部环境。包括场地条件(应选在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用地形状(应有利于学校总平面布置,能满足各种尺寸体育场地及其长轴南北向的要求)。

在进行校园总平面设计时, 首先要明确,其服务对象是青少年――未来社会的支柱。因此校园的环境内容焦点要瞄准“教育” 二字,要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行为规律为中心,以开放教学要求为宗旨展开设计,使校园环境起到第三课堂教育作用。

我们在进行总平面布局时,经过充分的考虑,将整个学校的场地置于商务会所和游泳池的东面,能共享到会所周围大片绿地及形态生动优美的建筑小品。场地的东北面为城市规划道路,为让主要教学用房远离城市交通噪声干扰,并获得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将主要教室成正南北向布置,而音乐、美术等教室与规划道路相平行,正对学校的主要出入口。教学楼与周围住宅间隔了苗圃培养基地,也大大减少其对周围住户的噪声干扰。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总平面布局上做了最充分的利用,腾出大片用地给体育用地及绿地等,以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和运动等的需要。根据建设方的要求及从学校的整体规模来考虑,学校的规模按小学24班,初中12班来设计。校园的总用地面积达到了19408m2,平均每个学生的占地面积为11.98m2;其中体育活动的用地面积为6559m2,学校教学楼的占地面积为1550m2,建筑面积为7928m2。

2.认真探索,在实践中创造富有个性的教育建筑

2.1平面、功能方面

学校建筑要为中、小学生创造安全、舒适、多功能、高效能和具有弹性的空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生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力,在智能、技能、身心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适应教育变革和发展以及电化教育、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普及,学校建筑也随之而变革和发展。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洞口县创新实验学校教学综合楼需设置各种实验室、图书馆、报告厅、阶梯教室以及美术、语言、微机、办公等多种使用空间。但建设方从节省投资方考虑,又希望将建筑面积控制在8000m2以内,这给我们设计增添了不少难度。首先必须解决好平面组合形式的问题,它是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先决条件,须保证教室具有良好的室内环境,并解决好通风、日照、采光、噪声干扰等问题,同时须处理好以建筑形成的室外空间应有的良好比例和形状,以形成各种功能的室外庭院。精心的设计、安排将会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环境。为此,我们未按老的教学楼模式和设计套路去思考问题,而是在对基地及各种使用功能作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将教学楼按功能分区构思了两大体块,亦即动静两区,较大体块部分,以静为主,为普通教室及实验室部分;朝向为正南北向,通风、日照、采光、防噪声俱佳;另一为合班教室、美术、音乐及微机教室部分,以动为主,与大体块成45度角,沿规划道路设置。连接部分为一处空间较大的休息厅,可安放乒乓球桌,供学生课间活动使用。这样的布局分区明确,功能合理,使用方便。在空间、流线组织上,大小及层高不同的空间互不干扰,各得其所,又通过走廊及台阶踏步的设置,联系紧密方便。音乐及舞蹈教室需达到4.5m的净空,对层高要求最高(普通教室为净空3.4m),走廊上不宜设置过多的台阶,因此将其置于小体块的最顶层,即四层平面上。

同时,为最大程度上改善校园环境及提供学生更多活动场地,四层及六层天面均按种植覆土的荷载考虑,以利于做成屋顶花园或小运动场。整个教学楼平面布局简洁明了,交通组织良好,人流集散方便。

2.2立面造型方面

中小学建筑应具有轻快、活泼、开朗的形象,能充分反映中小学生朝气蓬勃和步入成熟的性格特征,丰富校园环境氛围和城市人文景观。

立面造型上,我们以一个方形的钟楼为主体,将大小两个体块进行穿插组合,浑然一体。整个教学楼以杂色相间的暗红色劈高砖为主调,配以浅绿色玻璃,银色金属栏杆及钢架,用虚实对比的手法,将建筑符号、线条和色彩综合运用,丰富了建筑形象,尽量塑造出了轻快活泼、简洁自然、文化气息浓郁、生机盎然的中小学校建筑风格和内涵。

3.小结

总之,通过对洞口县创新实验学校科研楼进行设计,自己对教育建筑的设计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索,并运用于实践当中,使自己的设计水平有了些提高。学无止境,教育建筑也必将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学校管理与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驱动下不断前进,其物质和精神功能也将向多元化和更深层次延伸。

上一篇: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关于城市规划与铁路声环境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