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让学生自己学

时间:2022-10-06 09:44:30

“让学”:让学生自己学

作者介绍:周敏,女,1978年生,现任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副校长,兼语文学科教师。1997年参加工作,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本科学历。曾在建邺区“五四杯”青年教师赛课中获一等奖;2012年在“全国学习力提升课堂教学观摩研究活动”中成功展示一节观摩课,收到与会专家好评。近年来,多篇论文陆续在省、市、区获奖及发表。曾多次荣获“建邺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共产党员”及“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语文教学能手教师”等荣誉称号。

德国哲学家海格德尔说过,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即“他得学会让他们学”。从教十余年来,我积极践行“让学”的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反思,努力打造“让学课堂”。我对“让学”的认识是:教师以“唤醒”的方式,把学习的方便让给学生,使学生觉悟、聪慧;让学也是一种激发,让学生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最终获得一种快乐的体验。

一、 “让发现”:令识字变得轻松有趣

当年,我初次任教一年级语文,孩子们识字量小,不能进行自主阅读。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繁琐,如果一味枯燥乏味地识字,那么不仅教学难度大,而且极易减少儿童对识字的兴趣。如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为孩子打开自主阅读的大门?

一天我带6岁的儿子去超市购物,刚接近目的地,儿子便用小手指着超市的招牌自言自语道:“家乐福超市!”我很诧异,因为之前并没有教儿子识过字,他是怎么认识店名的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终于悟出:语文本来源自生活,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进而对语文产生亲切感。

随后,在语文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培养孩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知识的“慧眼”。为此,我动员全班家长为每位孩子准备一本大大的、厚厚的、精美的“剪贴本”作为“识字宝典”,请家长引导孩子去发现、收集、剪贴和识记在生活中遇见的汉字,每周带到学校来展示、交流。学习汉字变得简单、有趣!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和交流,及时并赞赏他们的“作品”,让每一位孩子充分体验到在生活中“发现”汉字、“发现”语文知识的乐趣!如此一来,孩子们收集、剪贴的汉字的积极性就高了,他们“识字宝典”上的汉字也更加精彩纷呈:“小馒头”“苏打饼干”“牛奶”“洗发水”“洗衣粉”等生活中的汉字不断增加……

孩子们认识的汉字也越来越多,他们自主识字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家长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对识字的兴趣与日俱增。他们带孩子上街,孩子会主动问商店招牌上写的是什么字;带孩子乘坐公交车,他们也会好奇地指着公交站牌询问站名;去超市购物,孩子们会指着各种食品包装袋上的汉字打破沙锅问到底……坚持了一个学期,孩子们已经能独立阅读绘本读物了,有些孩子甚至能阅读童话故事!

二、 “让观察”:使习作表达准确生动

一次习作课上,我让学生尝试写写身边最熟悉的人,要求用一段话写出人物外貌的具体特征。我在讲台上洋洋洒洒地讲了很多描写人物外貌的要领:重点要写出人物的长相和衣着、描写要有顺序、尽量多用一点成语以及比喻句等修辞手法……

孩子们一番奋笔疾书后,习作收了上来。我翻开语文课代表鲁佳诺同学的习作,一段文字展现眼前:“她长着一双黑葡萄似的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笑起来时脸蛋红扑扑的,像一只可爱的红苹果。”

我正准备提笔写上一番夸赞之词,可仔细一看,她的习作题目居然是《我的奶奶》!当时我就懵了!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一番苦口婆心的习作技巧讲授,到头来换来的是如此的“东施效颦”。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一段文字:“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让孩子动笔之前,我引导他们去仔细观察人物外貌了吗?没有!我引导孩子去认真观察事物吗?也没有!难怪鲁佳诺笔下的奶奶长了张“苹果脸”呢!终于找到答案了!看来,习作教学并非是单纯的传授和讲解习作技巧,脱离了对具体人物、事物的细致观察,即便传授再多的写作技巧,孩子笔下的文字也是空泛的华丽辞藻,以至于歪曲、扭曲了人(事)物的本来面貌,完全变了形、走了样!我匆匆走进教室:“今天老师只给你们布置一项作业:回去后再仔细、认真地观察你所描写的人物外貌,把自己的新发现写进习作里。明天我们来玩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谁的习作让人一猜就中,那就证明谁的习作成功了!”……

次日语文课上,“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开始了,鲁佳诺又一次站在讲台前打开了作文本大声朗读起来:“她个子不高,身材偏瘦,头发已经花白,嘴角和额头也有些皱纹,脸上时常挂着一副慈祥的笑容。她平时穿着很简朴,干起家务活来,动作很麻利。”“婆婆?要不就是奶奶!”孩子们纷纷叫嚷着,孩子们没费吹灰之力便猜出了正确答案。看来,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写作成功的必要前提,习作应从让孩子学会观察开始,会观察,习作才有话可写,才能写准确。每次让孩子动笔之前,我都让孩子有充裕的时间去仔细观察,让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舌头、手等多方位、多角度摄取写作的素材,这样他们才能下笔准确,描写具体生动。

三、 “让表达”:给思维一片翱翔的蓝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尊重、理解每个孩子,积极为他们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他们自由充分地表达阅读的感受,并珍视他们独特的体验。而这样的课堂往往充满情趣,学生的潜能也能最大程度地被激发出来,课堂教学也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在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体会和感悟到李时珍不畏艰苦,一心为民造福的可贵品质,我让孩子们通过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做批注、交流阅读感受的方式去学习。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时,全班大多数孩子都在书中找寻李时珍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寻访草药、夜宿古寺亲自尝药,以及修订《本草纲目》等各种艰辛事例,这时有一个孩子却说出了非比寻常的话:“我觉得李时珍是快乐的!他不觉得辛苦!他是以苦为乐,心甘情愿在为民造福!”……“好一个‘以苦为乐’!请你把这个词板写在黑板上来!”我及时夸赞了他,很快,李时珍为民造福、不畏艰辛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越发立体生动起来。

又如我教学五年级《变色龙》一文,在引导学生畅谈文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文字和片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时,许多孩子都选择了文中有关变色龙捕食这一情节描写的生动有趣的语句侃侃而谈,他们的焦点全部聚集在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入微上,可此时独有一个孩子居然找到了文中最不起眼的一段话:“朋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于是我们把它放回了原始森林。”正当我倍感失落之际,孩子却“峰回路转”般道出了他独特的见解:“我觉得,这段话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变色龙的珍爱,说明他对动物非常关爱!”是呀,多普通的一句表述,平凡到没有一个修饰的辞藻、可在这个孩子的眼中,却读出了作者对动物的关爱之情!“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我禁不住带头鼓起掌来!莎士比亚说得真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我们的角色是孩子们学习的倾听者、合作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只有“让”出充分的尊重、“让”出充分的时空,我们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欣赏到孩子们更多的“智慧火花”!

“让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其核心的价值是追求回归教学本质,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和创造性地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

上一篇:基于SD法的建筑设计公司内部空间环境感知研究 下一篇:让后进生前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