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处于“边界文化”的文学

时间:2022-10-06 07:53:13

试论处于“边界文化”的文学

【摘 要】文学是一种边界的文化,文学不能够发生在一个独特的环境中,而是发生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之上的,而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就会立足于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之上,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游离,从而创作出具有广阔视野以及巨大张力的文学作品。由于文学是一种边界文化,因而其具有矛盾的特性,文学会受到意识形态以及权力的影响,但是其内部又存在着抗拒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力量,文章就处于边界文化的文学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边界文化 文学 文学虚构

前言

巴赫金认为,边界的文化就是一种审美文化,只有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再加以人工的创造,在坚定立场的支撑下,就能够充分发挥思想的力量。这是巴赫金对于文学中作者与主人公关系的描述,认为作者要处于边界之中,处于作品与主人公的边界,处于行为与内心的边界,这样最终的文学作品才能够具有美学价值,这是对于文学创作中的外位性的分析,巴赫金并没有对于边界文化的文学的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因而我们可以对此部分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探讨。

审美活动与“边界文化”的文学

文化领域本就是一个十分宽广的范围,而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文化,是属于文化领域的,那么对于边界文化的文学的探讨是否要遵从文化领域的特征分析规律呢?由于文学具有特殊性,作为一种审美文化,是其一大特征。

文学具有审美文化,是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的。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形式是区分文学与其他文化领域的重要特点,赋予了文学独特的魅力。形式不是一种单一存在的特征,而是一般文化对象与物理对象都具有的时空特征,这种时空特征能够通过其边界特征将对象从现实世界中划分开来,给予其特征,表明其身份,但是其并不会让对象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而存在。但是审美形式就不同于一般的形式,其不仅具有一般形式所具有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专制的力量,审美形式通过这种专制的力量可以让文学作品从现实时空中脱离出来,虚构另一个时空,这个独立的时空也可以称之为审美世界,具有审美独立性。审美形式的专制力量让现实时空中的素材以不同于现实时空的性质存在于审美世界之中。因而审美形式的边界具有多样性,是现实活动与思维想象活动的边界,是现实生活与虚构世界的边界,是两个世界的区分点同时又是两个世界的联系点。

在进行文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移情作用的存在,外位性也是其不可忽视的因素,所谓的外位性是指作者和读者都是处于文学世界以及主人公世界之外的,来对于主人公以及文学世界进行完成与关照。作为审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活动的整体是由移情和外位性共同组成的。审美不是独立存在的,审美需要欣赏者,同时需要找到一个主人公及其世界之外的立足点。而文学创作的过程也是一样的,作者必须拥有一个主人公及其世界之外的坚定立场,这样才可以保障在审美上去完成文学创作。因而,外位性在文学创作活动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脱离了外位性的文学活动就没有心理距离了,就只能够称之为一场游戏或者是一个仪式。移情需要文学创作者与主人公在精神上达到统一,拥有相同的情感体会,外位性则要求作者处于主人公及其世界之外,具有自己独立的立场来对主人公及其世界进行关照。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人就处在一个不断变换的地位,在边界之上不断地进行着边界的超越。文学的边界是其特征,通过将两个不同时空区分或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广阔的视野以及巨大的张力。通过对于边界文化的研究,我们就能够对于文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有一个了解。

处于“边界文化”的文学中的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边界文化,是处于现实时空与虚拟时空交界处的,其会受到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影响,但是其内在又蕴含着脱离意识形态以及权力掌控的力量,这是由于其边界性质决定的。

文学创作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因而进行文学创作的语言以及素材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只有对于这种现实经验进行深化与发展才可以使得文学作品变得充实,变得具有现实感,这样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吸引力,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与喜爱。任何凌驾于实际之上的虚幻的文学作品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不会对人造成吸引力,因而作者在虚构主人公及其世界时是需要一定的现实支撑的。文学创作就必要涉及到对于语言的运用,语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其中蕴含着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权力,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意识形态性更加显著。

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审美秩序,利用感性生命的秩序来构建自己的文学王国。虽然有时候创作者会利用某种策略使得欣赏者处于特定位置,利用自己的叙事方式来引导欣赏者看待世界,但是欣赏者是不会被这种从文学作品中透露出的意识形态以及权力所影响的,欣赏者对于作品的感悟是来自于自身的感性认识,利用这种感性认识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不同的人对边界文化文学的理解

哈琴在《后现代主义诗学》中间提到后现代批评重视意识形态权力的问题,在人文主义的反对下,它将人文艺术解释为普遍永恒的东西。很多的艺术都是存在于意识形态当中,他们构成了我们复杂的生活中间的权利和体系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很多的方法来揭示被压制的声音,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文学本身。

文学本身是一种艺术,不是我们用来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武器。在文学的创作世界中间,当我们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不谋而合的时候,我们就会进入作者的世界,在里面完全按照他的描述进行思考,去感知周边的事物,去感受世界的变化,就这样读者就被他们轻易地掌握了。可是读者脱离了里面的描写,成为了事件的一个观察者的时候,这时候他就有可能脱离掌控,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重新审视叙事者的文章,阅读中的这种双重视角的转换也正是代表两个权力之间的纷争。

费伦认为在文学作品中间,叙事者总是用特定的表述方式,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并在读者不知不觉中间将这种思想传送给了读者。当读者面临着这种状况的时候,就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和看待世界的方法来与叙事者的世界观进行博弈。事实上,在文学作品中间的权力之争可能更加的严重,叙事者毕竟不能掌控整个的文学作品的方向,可能整个事件的叙述最后会脱离他的掌控。这些都更进一步说明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对于费伦的描述,他忽略了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的边界性质。在文学作品和现实世界的频繁变换下,它将现实世界和作品中间的虚拟的世界混淆了,忽略掉现实的世界逐渐地把读者引向虚拟的世界,但是文学怎么可以强制人们呢,毕竟人们活在现实的世界中间,这样的引诱人们进入虚幻的世界的行为,必将被文学界唾弃和不耻。以上描述的只是一个方面,另外的一个方面是文学中间的感性世界激起人们的感性认识,走入他构造的社会。但是,正是因为感性的力量,最终人们的思想还是会被理性的思想掌控,让人们逐渐地走出这种意识形态的牢笼。同时也正是这种感性的力量让读者只是停留在对文学作品审美的阶段,不会被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所笼罩,最终凭借这种感性的力量冲出意识形态的包围。

对罗兰・巴特提出读者阅读中的“狂喜”,约翰・费斯克做出这样解释:狂喜是自己的意识形态已经凌驾到了身体之上,对于身体的主体性已经丧失了,意识形态充斥的躯体已经改变了它的本质,原本产生意识形态的场所现在却被意识形态占据,这时候这样的躯体就已经回归到了本然状态,以此来躲避意识的规则,这时候意识也就显得无力。

在说到解释活动时,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中的主人公不断地与不同的人交流对话,他的思想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是文学也有它的特殊性,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但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间不断沉沦的时候,这时候唯有艺术的力量可以让我们重新面对生活,这就是艺术的魔力之所在,当读者自动规避了作品中间的陷阱的时候,这时候就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在这种状态下不断地激发生命的活力。

结语

文学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任何文学作品中都具有意识形态性,但是文学作品本身又存在一种抗拒的力量,其反对任何意识形态对它的控制,随着文学时代的变迁,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其魅力是不会受到影响的。文学作为一种游离在现实与虚拟时空边界的边界文化,是一种理想的自由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大康.试论处于“边界文化”的文学[J].中国文学研究,2013,04:30.

[2]杨竞业.论边界道德与边界文化[J].探索,2009,12:15.

[3]林高峰.闽浙边界文化的构成与开发[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8.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上一篇:基于绿色物流的物流成本降低路径研 下一篇:舞台灯光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