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教学方法的思考

时间:2022-10-06 07:36:36

关于作文教学方法的思考

摘 要: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鼓励个性发展。学校教育需要从单一的选择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从一味追求分数转向承认差异与发展个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小学写作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作文创新意识 作文创新能力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作文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教育家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教学中,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教师在写作训练中,为调动学生的兴趣,应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感受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表达。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在接触有趣的事物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要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在一起说一说。比如在参观完动物园后,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是与动物园有关的内容都可以。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出发时的心情,有的说出了自己看到哪些动物,有的描述了动物的样貌和举动,还有的说出了参观过程中同学之间的趣事。他们各抒己见,无拘无束。教师再根据这些回答,板书出重点,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作好准备,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作文。

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各种兴趣迁移到观察和写作上来。例如,开学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也喜欢谈论自己的这些物品。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期开始了,老师也想买一样文具送给小妹妹,可是不知买什么好,你们帮帮老师好吗?”学生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等。教师可以进一步要求他们把这些东西更详细地介绍出来,如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学生立即开始认真观察,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而且说得很详细。在大家说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说过的内容写下来,一篇小作文便完成了。

其次,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使用定式思维方式教学,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总能够以一种独特视角来观察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故事,就是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

再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为作文奠定基础。写作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无法写出丰富深刻、别致新颖的好作文来,所以要鼓励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各种名著,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等也要有所涉猎。为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和作文,可组织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或以讲故事、辩论等形式来锻炼口头表达。还可以通过校园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名著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优秀的词汇语句。通过阅读,学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不再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此外,训练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作文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思维是作文的最初阶段,作文是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的前提。在引导学生作文思维时,帮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结合课文或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通过联想引发思考。这样长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充满童趣。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作文教学首先要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描绘出符合乐曲主题的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后,还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学生作文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训练,教师在讲解和导读课文的同时,应注重探讨文章作者的写作技巧,力图获得独特的见解,培养求异思维。学生在作文中只要有一点创新的思路和语言,教师就应该积极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在批改学生作文中,要特别重视学生作文中的独特观点和见解,学生正处于形成主见意识的萌芽时期,教师应该加以保护和培植。

在指定作文训练之外,还可以设立自主作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训练,这也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发展。自主作文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并分析和探索写作与生活的关联。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创造精神。自主作文,最通常的形式是日记或周记,学生可以自主选题选材,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各展所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具有个性特色,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想写出新意,离不开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在指导作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引导课堂教学向日常生活延伸,把作文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广泛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分析事物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培养主见和独立思维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的素质,采取以上切实可行的方法,就一定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

对我校学生现状的调查表明,现在每学期表彰鼓励面窄,表彰量小,各个班级对鼓励表扬的名额控制很严,“三好学生”的比例只在11.5%,且大多集中在考试分数比较高的学生身上,班级中7.9%的学生几乎年年有份,而绝大多数的学生与表彰奖励无缘。可以想见,这种奖励制度对激励后进生、挖掘学生潜力的作用不会太大。大多数教师平时只注重抓学生的学习,教学方法也比较落后,一般只重视求同,从来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施展各种才能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力,重塑学生的自信。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得到以下四点体会:(一)通过课堂和课外教学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学校的学风、校风得到优化,产生了无形的影响力。(三)在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生活能力、沟通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使学生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及其他综合素质。(四)通过对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视和培养,使学生能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中,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下生辉。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对教学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黄菊初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

[3]肖川.教什么和怎么教.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5.

上一篇:论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无”所体现的禅宗... 下一篇:加强民办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