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汤”都未换的改制

时间:2022-10-06 07:10:52

近来一段时间,盐务体制又在从上到下、轰轰烈烈地进行新一轮统一模式的改革。但令人看不透、摸不清的是:“盐业有限公司增挂盐务管理局牌子”的改制叫什么改制?该不是在玩驴推磨式的改革游戏吧?

早在1993年市盐务局就已改制过一次,模式是“盐业公司+盐务管理局”。将此次改制的内容与1993年那次一对照,很容易发现依旧是“盐业支公司与盐务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局、公司主要从事食用盐、工业盐及其他各类品种盐的供应和市场监管”。笔者一位在盐务局工作的老相识证实:这样的改制连“汤”都未换,又何谈换“药”!

这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那个假洋鬼子阿Q,辫子一剪,跟着喊几句口号,就算“革命”了。而且阿Q毕竟将辫子剪了,而盐政连辫子还未盘上就算又“革命”了一回。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政府、企业“门不当户不对”,是不该合伙经营的,政府必须退出市场经营,企业不得戴着行政管理的红帽。而盐务行业改来改去,扮演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

有行内人士称:盐业跟其他行业不同,它是由国家垄断经营的,盐政肩负着打击假冒伪劣和走私的重任,盐业与盐政合署有利于市场供应和市场监管。恕我愚钝,横竖钻不出这个“牛角尖”:专营的就不能政企分开?物资、石油、电信、电力等从前不都由国家垄断的吗?不都同时行使着监管的职能吗?为什么这些行业将监管权交出后,市场秩序不是糟了而是更规范了呢?为什么盐业公司就不能退出管理机关这把“伞”呢?很明显,盐政的监管功能不及工商强,打假、打走私离开了公安做后盾,也是寸步难行。将盐务监管权移交公安、工商,或将盐业公司从盐务局彻底脱胎出来,不是更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吗?

盐务二次改制举着改革的大旗,却让个人摘得更多的改革果实。盐业是专营的,改制后并未真正走向市场,这块利润今后仍很丰厚。退一步说,就算盐业公司今后效益差了,人员又可退到管理局这个“防空洞”里,旱涝保收。改制了,局长同时又是企业法人,可名正言顺地按企业实行年薪制,拉开干部与职工的收入档次。改制既然有这么好的效果,盐务局又何乐而不为呢?

上一篇:公共事业投入比例应当立法 下一篇:“暴力执法”的阴影为何屡驱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