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06 07:05:35

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载体,也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一方面弱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却加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一些内生价值观念。因此充分挖掘、利用网络关系,通过网络文化大力传播与我国发展相一致的思想价值理念,重构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系,设置新的制度范式以及道德规约将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一)网络文化的虚拟现实性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定性

众所周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那种比较单一的传导式教育模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权威都是泾渭分明的,通常是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但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单方向主导的教育模式,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转换。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民的主动参与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因此,那种传统的按部就班式的教育方法愈来愈受到这种多元互动式的网络教育的冲击,传统思想政治对信息的优先选择选与垄断权也在逐渐被打破。

(二)网络文化的自由个性化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

人的个性的发展,需要个性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的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提供了条件。互联网传播是一种分布式网状传播的结构,它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式传授方式,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见,人的个性的发展呼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而网络文化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条件或可能,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必然就会使得传统的言传身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受到冲击,现代网络语言的自由化个性化也使得受教育者更易接受和理解。“在网络化生存中个体不但可以摆脱现实社会关系与人伦秩序的制约,而且可以利用网络互动技术特征对权威化的传统价值模式提出挑战”【2】,这也就大大的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价值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冲击下的变化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当然也不例外。

(一)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冲击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而网络文化的近乎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不但可以开阔教育者的视野和思路,更可以给受教育者更大的选择自由和空间。网络文化更是弱化了人们之间交流的障碍,资料共享、实时交流、视频授课等等方式都可以增加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和学习质量。

2、网络文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网络文化传播方式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相比都更具时代特色,更能体现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4】,任何人想要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都可以足不出户的在互联网上进行浏览交流如BBS论坛、微博、贴吧以及微信等最新网络聊天工具。

3、网络文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网络文化传播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宣传我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而且可以收到比原来的灌输式传播方式更好的效果。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多样性更易于被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只要我们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就一定会提高工作效率,克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层层传递方式。

(二)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冲击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使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减弱。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受教育者可以很轻松的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但是网络文化也是鱼龙混杂,各种不良信息也会呈现在受教者的面前,尤其是正处于学生阶段的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能力还比较松散。所有这些活动在网络文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教育者也是很难掌握和控制的。

2、网络文化使得传统的人文关怀减弱。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大量资料,这也使得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向人机交往转变。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缺少了某种人文关怀和感情熏陶,人们在网络文化中随时都可以变为隐形人。

3、网络文化使得弱势群体教育资源受到挑战。互联网是一种高科技技术,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人都可以自如的运用网络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但是我国还存在着众多不懂网络甚至无法拥有电脑的人群。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他们无法获取最新资源,更无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本”创新

1、加快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最主要的是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已被摧毁,人们已经很难在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之中了,因此尽快构筑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是当前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创建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从而形成强大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只有形成了强大的阵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才能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2、加快培育网络环境下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人才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要想更好的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应该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快捷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点,不断调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以便更加适应现代民众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了解和利用。只有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才能更加稳固。

(二)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

1、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由于互联网资源本身的特点,也会使得很多人迷恋于网络游戏,网站等。这就需要国家必须及时出台一系列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规范,通过制度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和规范也会对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2、建立健全网络道德法律规范。随着互联网逐步走入平常百姓家庭,人们就必须遵守网络道德和网络规范。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法律章程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遵守网络文化中的规范,不做违背网络法律规范的事情。同时我们还应积极为国家建言献策,尽快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规范。

参考文献:

[1]张开芬,冯巧媚.浅谈传统思想政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德育在线,2011,(1).

[2]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张平.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上一篇:关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下一篇:发展性评价在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中的实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