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有效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时间:2022-10-06 06:37:27

关注教学有效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摘要】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课堂教学又是教学主阵地.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关注教学有效行为,灵活选择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有机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合作指导,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体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在课改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灵活选择“探究式”或“接受式”

“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笔者认为“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接受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 由此看来,学习方式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 而有效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只用一种探究的方法教学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 因为在小学数学的知识领域,有些内容要采用接受式为主的教学,如最原始的数学概念:自然数、直线、射线、有关计量单位等等,这些知识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需由教师直接告诉相应的概念. 有些数学技巧的培养,往往要通过练习法,如计算、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等等. 有些法则、性质、定律、公式、规律等部分内容适宜于“探究式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反对机械的“接受式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探究式”和“接受式”,以及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认为教学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是否参与到学习过程,并获得良好的体验,获得知识是第二位的,导致将学生的学习引向另一个极端.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指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 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是由于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朴素的知识,才使得新的学习和探索成为可能. 而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前后联系的,如果前面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对知识结论不理解,则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 在实施课改的今天,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无可非议,但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教学过程,忽略了教学结果,教学时外在东西太多,学生一直忙于演练、操作、交流,忙于应付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活动,这样的话,只能造成他们心浮气躁,沉不下心来进行数学思考,知识的总结,也就谈不上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 有时必要的练习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上更不容忽视. 好的练习设计也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在学生学了小数加减法后,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新华书店门口贴了一则广告:今天新到以下书籍,欢迎购买.

《谈谈新的学习方法》5.35元

《新十万个为什么》10.90元

《童话大王》3.85元 《我们爱科学》8.00元

《脑筋急转弯》11.10元 《趣味数学》6.90元

请问

1. 看到这则广告,你首先想到什么?

2. 你最喜欢的两本书是什么?需要多少钱?

3. 哪种书最贵?哪种书最便宜?比一比差多少.

4.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是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很感兴趣,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巩固了知识,又表明了学生的各种思维,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又发展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此要把重视教学过程和重视教学结果统一起来,保持过程和结果的平衡,才能真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

三、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有效结合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教师由于操作运用不当,使这种活生生、充满人文精神的学习组织形式变成一种低效、高耗的表演形式,有的课堂教学轰轰烈烈,教学效果甚微;有的违背教学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我们知道,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行为,它需要独立思考,学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如在教学“两箱苹果,如果从甲箱取出放入乙箱后,两箱苹果正好一样多,那么原来甲箱苹果比乙箱多几分之几?”时,我采用了分层教学法. 首先是让学生尝试独立探究,如有困难则可以小组讨论,或是求助老师. 师:“如果你经过独立探究后,还有困难时,老师提供给你两条求助热线. 第一条热线是请教课本,看书自学,然后在组内求证. 第二条热线是寻找他人帮助,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可以在组内进行,也可以组与组间进行. ”引导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结合,巧妙创设合作学习时机的切入点,合作变成是一种需要,是不由自主产生的,能达到最高效的:求助者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独立探索成功者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证明和提升的喜悦. 真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欲望,交流活动也就自然、实在,促进了学生不同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 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关注学生、关注教材,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让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闪烁 下一篇:初中数学有效练习设计“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