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时间:2022-10-06 06:32:44

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其包括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形式,在交际生活中,口语被广泛应用成为人类最直接的交际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语音的训练

在鼓励学生多表达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发现学生在表达时出现读错或读不准的问题,可能表达的某句话是正确的,但是声调或发音不准确,导致听话人不知所云。例如:有些同学受到方言的影响鼻音比较重,经常出现“un”和“ong”不分的情况,有时候就会引来笑话。因此,教师碰到学生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一定要及时纠正并督促其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把易混的字词放在一起练习朗读,把发音中的难点字音放到句子里、文章里去练习,利用早读的时间多加训练朗读能力。力求做到准确认读和记忆。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的表达

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整堂课由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从头讲到尾,忽视了学生的表达。因此许多学生不会表达,我们应尊重和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和安排上应注重循序渐进的过程,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展播录像节目、渲染气氛、创设生活化情景,即使表达不到位,老师应给予鼓励和相应的补充,时常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增强他们在口语表达上的自信心。

3、要处理好说和听、读、写的关系

语文教学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完成的,学生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这是一种接受能力。学生通过“说”和“写”来表达思想,则是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是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注重不同课型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叶圣陶先生说过:“善于说话,并非世俗所说的口齿伶俐,而是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工于表达。”注重对课文的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学生只有多读、多背,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利用课文教学指导学生整体理解文章,培养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言语简要概括文章主旨大意,还应该在课上利用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增加一些阅读训练。

4、创设小平台,增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在具体的交际中培养和提高,教师应经常组织有利口语表达和交流的活动,如课前自我介绍、拟定主题的小演讲或普通话大赛,以及与汉族同学结对子活动,组织维吾尔族学生多与他班学生交流学习。教师应走到学生中去,经常和学生聊天,聊一聊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也可将看到的事物、现象用语言表达,老师还要做引导、指点或纠正,经常进行这种情景反应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提高口语水平,这样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从而可以轻松愉快学习语文。

总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但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研究就会有显著成效。

上一篇:浅析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 下一篇:数学课堂中动手实践探索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