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有人情味的校长

时间:2022-10-06 06:18:27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有人情味的校长

摘要: 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有人情味的校长是教职工亲切而不失威严的领导,理解教师,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有人情味的校长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关爱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人情味的校长是家长可以信赖的学校当家人,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和谐校园 人情味 校长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校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环境是和谐校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而有人情味的校长,要关心教师,关爱学生,善于与家长沟通,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一、有人情味的校长是教职工亲切的领导

有人情味的校长能够使教职工倍感亲切,使他们把对校长的尊敬之情扩展到工作当中,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并以此为荣。

(一)校长应该关心爱护教职员工,知人善任。

应善于发现、了解每位员工的特长并把其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从尊重出发,真心真意地信任教职工,依靠教职工,使他们获得一种安全感、归属感,从而踏踏实实地工作,尽心尽力地进行教育教学。校长还要善于创造条件,营造一个宽松上进的工作氛围,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比如可以定期请名师为教师进行培训,采用适宜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为教师争取脱产进修培训的名额等。

(二)校长应该关心教职员工的生活。

应善于从教职工的言行中发现问题,亲自过问,及时找教职工谈心,以最快了解其困难。尤其在教职工有了困难时,要积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帮助其走出困境。只有承诺没有行动只会失去对方的信任,作为校长,在了解到本校教职工有实际困难后,要马上行动起来,用最实际最能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赢得教职工的信赖。

(三)校长要时刻关心教职工的精神变化。

据《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2日)报道,在某省举行的大样本调查表明,约有58%的教师表示自己感到压力过大,经常出现焦虑情绪、强迫症状等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发现,30%的教师会因为焦虑或情绪低落而上课没精神;18%的教师承认会因为自己心中的烦恼而迁怒于学生;还有14%的教师会因为上课气氛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情绪失控,朝学生发火,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重要的现象,校长该如何应对?怎样使教师能够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进行最好效果的教学?一些校长为教师们安排了“情绪假”,一些学校出台了“教学回避办法”,这些都是具有人情味的做法。虽然这些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但却是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充分考虑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适时为教师减压,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教师们才能微笑面对学生,快乐教学,为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基础。

二、有人情味的校长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若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校长就应该是富有亲和力的校长,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校长要放下领导架子,和学生交朋友。

放下架子,是一位具有人情味的领导最基本的表现。校长应深入课堂,走进操场,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聊天,谈他们关心的事物,了解他们心中所想,甚至参加一次他们的班会,和他们一起踢场球,做学生信赖的大朋友。爱学生,能被学生爱,校长和教师快乐地教育教学,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这是和谐校园永恒的基调。

(二)校长真正地关爱学生,还表现在校长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位有人情味的校长,能够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在他的眼中,没有所谓的“差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他们把学生视为子女,像父母一样期待着孩子成才。任何学生都有其长处,只要适时引导就能够帮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校长的责任就在于以自己充满人情味的行动带动和影响更多教师,使他们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共同营造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那些所谓的“差生”得到了校长和教师的关注,会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在发挥特长的同时,思想会发生转变,进而刻苦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三、有人情味的校长是家长信赖的学校当家人

在社会开放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学校不再是关起门来办学的教育场所,学校的发展需要协调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在社会各界各种关系中,家长与学校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富有人情味,协调好与家长的人际关系,成为家长信赖的学校当家人,能够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我国当前学校(或者说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性质从总体上仍然是“主角――配角型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家校关系的不平等性。有人情味的校长首先应该明确学校与家长是关系平等的合作伙伴,应该对一些实际由学校唱主角的家长座谈会、家访、家长委员会等进行改革。比如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使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规范化;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鼓励家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言等。

另外,一位有人情味的校长除了要尊重家长,与家长成为真正的合作伙伴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及时沟通,同时给教师做出榜样,带动教师利用专业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对家长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要伸出援助之手,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进而树立起学校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乃忠.和谐社会呼唤魅力校长[J].当代教育论坛,2006.2(下半月刊).

[2]朱其训.和谐教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6.

[3]周俊.学校管理案例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马瑞琳・L・格雷迪著.周海涛译.校长应避免的20个错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试论儒家思想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下一篇: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