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改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10-06 04:58:47

探索新课改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课程中地理学科应成为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因为地理学本来就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有两个显著特点,即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学涉及的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几乎都跟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联。地理学科能够从全球的角度、宏观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全球环境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因此成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渠道。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学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81-01

新课程中地理学科应成为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因为地理学本来就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有两个显著特点,即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学涉及的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几乎都跟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联。地理学科能够从全球的角度、宏观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全球环境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也因此成为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渠道。

在我们今天的地理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的更多的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不但影响学生时代的能力发展,更会让他们在进入社会,乃至于终身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如此情况,新课程改革给了我们一个机遇,使我们认真的反思我们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问题的激动,解决问题的喜悦,收获知识和能力的快乐。当然新的学习方式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挑战,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生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在地理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轻松的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便捷而有效的获得地理能力。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突出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更大程度地满足生存的需要。真正的体现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自始至终做到心中有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在西部大开发,铁路建设等相关内容教学中,我们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结合身边的实际不断展开教学,不仅会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也间接的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培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性也大大加强,增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是在地理探究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探究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例如:城市近郊的以郁金香培育为主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保护冬虫夏草资源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夏都永远天蓝地美大家来参与;让学生不断的在探究中学习,巩固课本的知识,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

三是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在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逐渐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头脑中深化和升华。进而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美德。

在教学实施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重要采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精炼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精炼的提问就是以教材(地理知识)作诱发物,以老师作导体,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涌起学习的冲动,从而启动和活跃思维。如为什么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有卫星云图?通过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灰慢慢的变得活跃、流畅,思维过程会加快。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分析,获得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同时,提高了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强了思维的敏捷性。

2、强调动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如果教学只凭老师的语言符号或教材的文字符号,从一个抽象到另一个抽象,就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层兴趣。学生的地理思维也难以深化,达到融汇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时可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使他们靠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把问题层层解开,最终寻到正确的答案。

3、通过地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中学生的想象力很强,地理教学中地图是始终离不开的信息载体,中学阶段可充分开发、活化学生大脑潜力,在专题地图的制作开发上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发展思维的独创性。例如,教师可根据初中所学过的地图知识,进一步讲解制图规范和简单编图程序,然后由学生自己自由选题,绘制一张彩色地理专题小地图。这一作业的布置,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作业交上来时,许多意想不到的内容映现在你面前。这既有科学的基础,又富于浪漫的创造想象。正是学生对地理事物深入理解和追求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的反映。

4、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动摇。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出突破。例如,现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看法有两种截然对立的判断,即资源有限论和资源无限论。对二者不能用形式逻辑思维的方式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其中的一种判断,而应该用辩证思维的方式进行思考,做出“自然资源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这一辩证的判断,即资源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是有限的,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是无限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可能找到满足持续发展的资源。

上一篇: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下一篇:浅论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