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时间:2022-10-06 02:46:23

再谈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本文试就“人文性”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实施做一探讨。青少年正在成长阶

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其可塑

性是很强的。这个时候人文性的熏染就显得十分必要

而且可能。然而一段时间里,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的尴尬

情景是只注重了其工具性,甚而当人文性初提时还遭到

了“围攻”。而关于这两者的关系进一步来说就是:“语

文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

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

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

个工具。”新课标还明确表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

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

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

的原则,建构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由新课标的内容

可以看出,语文教改的走向与提倡人文精神的时代要求

是一致的。

社会飞速向前发展,可以说人是这个社会的主宰。

人的发展必须跟上社会的脚步,社会的纷繁变化给教育

出了一个个难题。如何良性地对待自我与社会、与他人、

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教育不得不应对的问题。杜威说:

“教育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而在今天,教育就更显

得弥足珍贵了。我想“人文”的一方面就是将人从社会激

流中拉回,不至于迷失。那么,如何使这条“渡船”按着

既定的航向向前呢?即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如何落实人文

性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充分挖掘教材及经典文本的人文内涵,唤醒学

生的美好情操

首先,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凭借,是学生课堂学

习中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之一,同时,教材又是教师和

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媒介。而经典文本更是蕴藏着大

量人文审美信息,静待师生的挖掘。以苏

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分设了必修和选修模

块,模块又按不同专题(一般是四个专题)

下分单元以及相应的文章。这种设计本身

就注重了人文性,从必修一的“吟咏青春”

到“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有梯度地层层

推进,节节上升。这些精选的文学精品都

是我们观照自我与他人最好的一面镜子。

比如《项脊轩志》中作者对于家里南阁子

的痴情怀念,就是对生活在其中的人——

祖母、妻子以及老妪最深沉的爱。这种爱

是借助于对南阁子里景致、人情的叙述而

跃然纸上,打动读者的。而其中又有阁在

人去的惆怅和无奈。因而组织学生心入字

里行间,反复朗诵,体会作者的情怀。这样

洗涤和激荡过的心灵也会是美好的、敏感

的、多情的。柏拉图说:“学习的能力和容

量早就存在于心灵之中。”当然,还有更多

的经典文本都可以成为师生对话的媒介。

如《论语》中孔子为着理想而孜孜以求周

游列国十四年的精神,《老人与海》中桑迪

亚哥的勇士形象,《边城》中翠翠的善良淳

朴多情,以及那美丽的桃源山村,处处洋

溢着“美”的气息。古今中外美好的东西拥

有同样的面容:眉目含情,让人爱怜。杜威

这样说文学作品的价值:“古代传下来的

学问,就像装在船里的货物,现在的新潮

流,新趋势,就是行船的风。我们要使这满

载货物的船乘风前进,而非停在船坞里腐

烂。”今天更需要对这些优秀作品提纯,给

学生以滋养。

二、精心创设教室校园环境,给学生

多面的人文滋养

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自不待

言。校园环境如何布局,才能给学生以人

文滋养呢?笔者认为,首先是绿化的宜人。

花草树木是生命形态的另一种展现。花的

盛开是生命的饱满的展现。绚丽的色泽,

多样的形态,在花中,在学生的心中。苏霍

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一种十分细致的精

神活动”。这种“细致”源于教师的情怀,

是一棵树的茁壮成长,一棵草的坚强抗争。

其次,必要的劳动练习。这一点中外教育

名家一直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手段。而

苏氏对此更是情有独钟。他会让学生常年

观察、培养一棵树,由树苗到小树。这个过

程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人文教育。就本校来

说,比如让学生精心管理“地理园”,就像

照顾自己的小猫小狗一样,责任、爱心、坚

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塑造的。第三,校园的

文化长廊或教室的名人名言贴画。学生不

仅要知道文学领域的名人,还要了解其他

领域的优秀人才。科学让人精密,哲学让人

思辨。一张画一段文字说明,可能就是一个

学生的明灯。

三、细心收集身边人文素材,让学生

感受人文情怀

“人文性”若不能从抽象的理论言说

变成实际的“行动”,那么是没有意义的。

而意义在于学生对“最难忘的一件小事”

的尽情描摹,也可能是对教师教学产生的

疑问而勇敢站起来有理有据地发问,还可

能是教师对往事的叙述,让学生产生或感

伤或激动的情绪。卢梭在《教育之过》中

说:“我们所要教学生的,就是‘生活’。真

的,当我教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既不要他

成为律师,军人。也不要他成为一个圣人。

我首先要他成为一个‘人’。”这里,教师的

选择,就是从人文性教育的选择。很多行

业对于学生是有极大的吸引力的,比如律

师、医生(它们可能对家长更有吸引力)。学

生甚至会把从事某一个职业所得到的薪酬

多少看成是否成功的标准(当然,这点在一

定程度上是成立的)。而这,需要教师的介

入,需要人文性来“入药”,它旨在让学生

明白为什么而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对

自我、社会又有怎样的意义。这就是卢梭要

学生成为的那个“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在道德教育中起着巨大作用的是敏锐精

细的道德情操的培养,即人的义务感、敏感

性和同情心的形成。”我们虽然不能把道

德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但它确是人文教育

的一部分。同样,家庭教育的“人文性”介

入,应当也是整个语文教育的一部分,而且

是具有基础作用的部分。比如父母陪同孩

子看一部励志影片。因而,传统课堂的定义

就扩大了。这样看来,高中语文教育的“人

文性”就体现在这方方面面的交汇。

最后,笔者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这个

繁杂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

切都源自于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教

师就是一个情感载体,传达着诸多信息。

塔斯塔洛奇说,“我也相信,我的感情,将

可以像春日的太阳唤醒大地冻僵的生命一

样,使孩子们的情况改观”,说的就是这个

道理。

上一篇:朗读中的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的三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