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的关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10-06 02:10:24

论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的关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既是互补的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其中金融创新决定金融监管。本文讨论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并针对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对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启示

1933年美国国会针对大萧条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案》是金融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开始了对于银行业的监管并由此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金融创新浪潮,极大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在金融业务日益全球化,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金融业较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而言还具有较大的差距,更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完善金融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来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一、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美籍匈牙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是一种生产要素新的组合。这是当前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同的说法。具体而言,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业务,金融制度,金融组织,金融技术,金融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创新。金融业务的创新,是指金融个体为了实现盈利目标而改变传统的金融业务结构或拓展新的金融业务,如为了扩大盈利,降低风险和逃避管制而进行的贷款证券化,贷款业务表外化等资产业务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是指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而改变原有金融体系的结构或机制,如汇率制度、银行制度、投资制度、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组织的创新,主要是指二战后金融机构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进行的兼并,2000年4月6日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强强联合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金融技术的创新,是指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对原有的金融技术进行改进或创造出新的金融技术,如金融产品技术的创新,金融信息技术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是指金融业创造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等。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当局为了维护金融业正常的运行秩序,减少风险的发生而对金融交易主体的行为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之前金融业一直以自律为原则,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政府缺乏对金融业的管理。经济危机的危害性使政府看到了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进行管制,如《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案》。尽管在后来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各国金融监管具体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改变,但金融监管始终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对立的。从对立的一方面来看,金融创新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监管的存在。为了逃避金融监管,获取更多经济利益,有些金融机构对金融工具、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可转让存单(CDs)这一新型金融工具的问世,使商业银行实现了由传统的资产管理向负债管理的飞跃,盈利大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而金融创新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金融监管的力度,促使金融监管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而从互补的一面来看,金融创新在扩大经济个体盈利,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风险,金融监管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风险的发生,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二、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在经济中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金融创新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首先,金融创新能够提高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通过设备的现代化,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价格对于信息的灵敏程度,迅速对市场上信息的变动做出反应,还可以降低金融市场交易的成本,提高收益。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通过引进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增加消费者对于金融机构的满足程度,进而提高运作效率;先进设备的引用还能提高金融机构的清算速度,进而促进资金的周转。其次,金融创新能够促进金融的深化。金融深化的衡量指标有货币化比率、金融相关化比率、金融资产的多样化、金融机构的数量等。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居民会减少现金的持有,增加存款和投资,进而增加货币量,增加了货币化比率;金融的创新还可以增进金融机构之间货币的融通,扩大信贷规模。在金融资产不断扩张的情形下,金融资产的价值会高于实物资产的价值,使金融相关化比率得到增加。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金融资产也日趋多样化,除了现金外,股票、债券、基金、公债、票据等也相继出现。最后,金融创新能够推动金融体系改革。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得金融当局对金融的监管相对放松,有利于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同时还促进了利率的市场化,增强了利率的杠杆作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与此同时,金融创新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得到削弱。中央银行通常通过货币政策的推行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活动,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但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金融工具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这种影响力在大大削弱。比如说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使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出现变动。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的使用,商业银行同样可以获得大量资金。还有就是金融创新并没有真正消除金融风险,而是使金融风险得到了传染和积累。风险减少的实质是使风险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随着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的出现,风险也日益得到积累,容易演化成为金融危机。基于以上两点,金融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金融创新在大力推进的同时,金融监管在世界经济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对于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仍然实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制度。对于商业银行自身而言,这使得其利润的增长点较为单一,经营的风险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分散。对于整个金融体系来说,这容易使某些金融机构在自身的领域形成垄断,明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金融体系改革视在必行。政府应当在考虑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制度,逐渐突破分业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金融创新得到进一步推进,并缩小国际金融市场的差距。

除了金融创新,我国的金融监管也远远落后于国际金融监管水平。首先,我国金融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许多领域还缺乏对应的法律,造成监管上的真空。还有就是我国金融业法律的制定还相对滞后,不够及时,造成了无法可依现象的出现。再次,就是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也出现了混业经营的趋势,但是监管体系仍为分业监管模式,这大大降低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最后,我国的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这需要政府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星.论金融创新在经济中的作用.[J].暨南学报.2000.22(1):87-91.

[2]刘芳.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和对策.[N].上海金融报.2002-6 -29(8).

[3]曾伟.论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J].经济视线.2002.11:39-42.

作者简介:张朝晖(1992-),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暨南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如何加强实物地质资料档案中的银矿床实物资料... 下一篇: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中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