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水韵周庄

时间:2022-10-06 01:04:50

参观游览时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导游介绍,写作时做到内容真实,条理清楚。可采用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分类摹写等方法。定点观察: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依据一定的顺序,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左到右对眼前景物进行描写。移步换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分类摹写: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的顺序来摹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灵活自由,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让读者受到感染。

周庄仿佛一片荷叶,飘浮在南北市河、银子浜、箸泾河等弯弯曲曲的细流之间。

无论你走到镇的哪一边,哪一隅,水是最好的“向导”。可不?只需你沿着河岸走,纵然迂回转折难分东西南北,但最终还是走离不了依傍在“井”字形河道边的八条石板小街,而你的身姿脚影也总是连着晃悠悠的波光水影,你的耳边也会有水声萦绕、船歌咿呀,你的心里也会有许多让河风水韵诱发出来的诗情画意。当然,这样情致悠悠地走着走着时,或许也会遇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南头沈厅,北头张宅,东边万三庄园,西边南社迷楼,一时间好像走进了迷宫。但无妨,抬头一看,不知哪朝哪代修的石桥,像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在迎候你;或者,不知哪家哪户的一叶轻舟已经泊在了你的跟前。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周庄的许多风土人情、乡规俚俗,也是以水为缘、由水而生的。比如,水乡人家办婚礼时,东家人会拎着红漆木桶,在娶亲船靠岸前,争着去河边“扑通扑通”抢“仙水”,这样做,一则把新娘喻为“仙女”,再则用“仙水”揉米粉、煮团子,末了,让众人分享团圆美满之意。比如,哪家生了小宝宝,办满月酒那天,得由自家长辈把小宝宝抱上船去,然后,用手指从橹板间蘸上少许清水,再轻轻涂抹在小宝宝红润粉嫩的嘴唇上,祈求小宝宝长大后会适应船性而不晕船。

你看,那些倒映在河水里的旧院老宅,包括所有历经风雨沧桑的斑驳粉墙,所有光溜溜写着明清印记的朽木残石,所有古风雅致的水墙门、旱踏渡、桥头楼、雕花廊……一切都变得楚楚动人、恍然隔世。

雨丝飘零、水雾轻拂,雨水细若绣花针,一根根、一缕缕,从哪处只有咫尺之遥的屋檐空当间落下来,从哪家园子的老树新绿间落下来,一点一滴地分头掉在哪处半深不浅的石板滴痕里,掉在行人间哪把东摇西晃的雨伞上,掉在街头飘来的江南丝竹里……

天冷后,古镇里的雨水化作雪花。在此期间站在高耸的桥头看景,可能会认不得记忆里的周庄。你想,昔日里重重层层黑压压一片的黛瓦屋顶,突兀变作银光闪闪一片洁白,那是怎样令人诧异的陌生感?又是怎样令人叫绝的极度反差?相反,老街边那些清澈的小河,仿佛被砚墨染过了似的,静悄悄的,给人以深沉的庄重感。

当然,古镇雪境里最为醒目的,要数铁匠铺里那通红的火炉,还有贴在家家户户木门上的一副副大红对联和三三两两绽开在古镇上空的爆竹花――看样子,周庄人开始忙着送灶君、迎财神了。

点评

本文是一篇描写周庄的游记文章。文章扣住“水韵”这一线索,表现出“水是周庄的‘向导’,水是周庄的财富所依”这一中心。在作者的笔下,周庄处处都有“水”的身影,周庄因“水”而“繁衍着一路风光”。在写法上,文章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寓情于景和事,在对周庄的景与事的叙述中,表现周庄的自然之美与历史悠久之美,表达对周庄的喜爱之情。特别是对波光水影、雨景、雪景的描写,用笔精细,画面唯美,极富诗意,极为感人。

上一篇:一句话,便是春天 下一篇:“作小姐”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