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时间:2022-10-06 12:51:18

浅析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摘 要:经济速度让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体量巨大、形态奇特建筑物矗立起来,成为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许多优秀的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形象的确立以及城市空间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标志性建筑的概念及意义出发,指出当今一些业主盲目追求“标志性”地误区,并对现状进行了追问与反思,阐述了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标志性建筑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误区;城市发展;发展方向

1 标志性建筑的概念

标志性建筑也称地标性建筑,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我们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形态和笔画来唤出对于它的记忆,就像巴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比萨斜塔、埃及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等世界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样,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形象,如图1。

标志性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存在,标志性建筑不仅外形创新,同时体现地理区域优势,而且功能上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中,标志性建筑是经济文化表现的舞台;在功能作用方面,标志性建筑应该具备一种积极的动力,带动影响着整个社会,并且能推动整个城市进行功能完善。在如今的城市科技文化快速发展中,标志性建筑不仅仅代表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美好的思想,一类更深层的意义。一个城市的文化思想能成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文化、思想、教育氛围、周边环境等各方面的共同力量的结果,是他们共同创造了这一地域的经典传奇。

2 当今对标志性建筑的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明建设快速发展。新兴城市建设令人惊叹,旧城市的更新和改造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断被替代,瞬间庞大的高型建筑拔地而起,自顾自的争相林立,混乱着,茫然着。似乎这些显赫无理的“标志”才能装点城市的标志性的面孔。这些个盲目的追求建筑的“标志性”,导致城市中“标志性的误读和滥用”,甚至缺乏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

现阶段城市开发建设的模式有两种:①在原有的土地上兴建;②征购土地进行开发。但是这两种都是基于个体和局部,并不能够代表整个城市成为标志性建筑而存在。建筑的设计思想基本取决于设计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他们的艺术禀赋、审美修养。设计技巧、价值观念以及对建筑的认识都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业主总是出于商业等方面的考虑,希望建筑标新立异,吸引更多的人。从而忽视了城市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的要求。结果,所谓的“标志性建筑”只是取决于城市某业主的商业需求,而对整个城市没有任何的文化价值。那它是否会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就可想而知了。我们的城市空间需要一定明晰性,盲目的“标志”只会导致大众对城市的认知混乱,更有可能出现城市历史价值的丧失、城市文化修养的缺乏、城市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

3 对现状的追思与反问

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的最重要建筑之一,常常成为我们共同讨论的热门话题和设计的重要对象。放眼今日的许多“标志性建筑”的设计方案,我们会发现这些构思大多只是强调建筑的个体,或者说基于某些人的价值取向,而忽视了当地的城市规划和现实的意义。这些建筑一旦成为所谓的“标志性建筑”,那么城市必然要为这些“标志性建筑”付出代价。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成为标志性的建筑?标志性的建筑又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到底我们的城市需不需要这些标志性的建筑?我们能否把城市规划指向更深层的整体文化与价值方面来呢?是否在确保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城市标志性建筑更精益求精呢?……

这一连串的反思和追问,引发了本文将标志性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历史的考察、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来找到答案和启发。或许那时我们不再迷茫和无所适从,不会再陷入尴尬两难的境地,不会再因为各种无理的要求与命令陷入哈姆雷特式的思考。

4 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标志性建筑就像城市的眼睛,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苍白的城市,没有标志性建筑的城市则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的体现,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是判断一座城市的识别符号。看到巴黎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北京天安门、上海东方明珠、罗马斗兽场,我们便能毫不犹豫地报出这座城市的名字以及符号背后的城市印象。没有标志性建筑,城市就等于失去了文化审美的对象、文化识别的符号、文化认同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物证;没有标志性建筑,城市就等于失去了在世界存在的灵魂,失去了在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试问一个没有人认同、没有人能识别、且失去了灵魂如行尸般的城市又怎能在世界城市群中深深扎根?因此,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的作用可想而知。它将以独特的姿态代表我们的城市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如图2。

5 标志性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之魂,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

5.1 具有多层次、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布局。标志性建筑在一个城市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的门面,是城市的名片。所以,城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城市中建立多层次,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布局。既要构建能代表城市整体形象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使其面向世界独特存在,又要注重细节,使每个区域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成为大家认可的标志性建筑。这样构建出的城市区域就显得更加清晰、鲜明、直观、有内涵。促进人们更好的认知与记忆城市,为人们留下美好、清晰的城市意象。

5.2 文化与技术相结合。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它反映着城市固有的个性

风貌。我们所需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便是能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为精髓,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我们不必、也不可能要求它如古代建筑那么齐全、复杂。因为它本身已经承载了建筑发展的历史。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当然标志性建筑注重的不仅仅是文化内涵,还有新的建筑思潮。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英国的水晶宫,在技术、材料上可谓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他们开创了玻璃与生铁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在建筑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同时,创新的思想还是不容忽视。

5.3 生态、保护与持续发展并进。在有着多种地球生态问题的今天,标志性

建筑能否深入人心,生态成为关键。我们需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创造新型建筑的同时又要对城市建筑遗产进行保护,近年来,对建筑遗产拆除、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周边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如北京古老的城墙,被人们无情的推倒。郑州“二七”纪念塔,在被繁华的现代高楼大厦包围中显得毫不起眼。这就表明标志性建筑的保护与周边环境的发展的改善刻不容缓,促使我们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良性循环,如图3。

6 结 语

城市标志性建筑因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被人们关注与重视,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成为人们衡量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和城市文明的标准。因此,建设一个具有良好环境与城市个性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成为我们立足于国家乃至世界的必备手段,我们要积极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去,建设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后军.建筑创作中的城市意识[J].华中建筑,2008.

[2]祁嘉华.美眼看建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志春.史上最具争议的建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樊艳冰.“刻意”造就不了标志性建筑.建筑评论(副刊),2006(9).

[5]牛建宏.走出标志性建筑的误区.中国建设报,2003,10,30.

作者简介:王利斌(1973-),男,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建筑设计。

王丽娟(1980-),女,助理工程师,大学专科,从事专业及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建筑设计。

上一篇:研究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下一篇: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