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时间:2022-10-06 11:38:36

试论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内容提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管理能力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能力,要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社会管理能力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协调能力、民主执政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建设。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社会管理能力 提升 和谐社会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期河北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103184),2010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同步’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104075),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2011年度教改重点项目“参与式教学模式下的《纲要》课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乔长水,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领导干部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们党专门研究社会发展的一次会议。《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等,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体制变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动,与此同时,利益格局进一步调整,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深刻变化,改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使得各方面利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一致。人们的个人利益不能再被忽视,大众的独立意识和参与精神也日益高涨。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变得十分繁重,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还不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加强协调能力建设,提高化解矛盾的效果

党的十六大就已把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作为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面临的执政环境越来越复杂,局面越来越复杂,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尽管这些矛盾并不具有对抗性,但能否有效解决这类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而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对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缺乏相应的认识,在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目前,在经济方面,由于人们的利益日益分化,致使一些部门之间、城乡之间、低收入阶层和新富裕阶层之间的矛盾突出。在政治方面,现有的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有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考验,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分不清是非。有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甚至不择手段争权夺利”。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影响有所增强,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使社会精神生活日趋多样化,从而使指导思想一元化受到挑战。在社会生活方面,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则没有得到普遍的遵守,一些人道德意识下降,唯利是图。为此,领导干部应该正确认识到,现阶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确保社会稳定团结,使各阶层的人民群众都能心情舒畅,安居乐业。还要加强社会的整合能力建设,转变作风,洁身自好,不断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水平和实际能力。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应强烈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必须迎难而上,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提高民主执政能力,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

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多元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得到加强,社会呈现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的趋势。人们的思想多元化,能够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还由于人们在社会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对社会存在不同的理解和选择,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人们对同样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的极大普及,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普遍的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显著提高。这些因素都使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成为必要和可能。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提倡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政治条件,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已经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使相当一部分干部民主意识不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薄弱,甚至某些干部出现了严重的,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应该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积极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要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通过一定的机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对新的社会阶层,要“将他们吸纳到社会主义民主的体制之中,并成为党民主执政的重要依靠力量”,从而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目标。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营造法治的社会氛围

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对社会主义法治化、民主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一些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不高,缺乏依法行政的观念,不时出现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执法违法、徇私枉法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权力自身的特点是主要原因,“任何权力都有其本身运行的规律——没有有效规范、控制、制约下的权力总是容易自我膨胀、滥用、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要想对权力进行约束,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严格执法、一切事务依照法律的规定办,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不徇私枉法。只有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法治素质和强烈的依法行政意识,才能使各项事业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首长个人负责制的推行,使得领导干部的工作自主性不断增强。对自己主管的事务和资源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决定权和支配权,而在行使权力时受到的约束却明显减弱。近年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不断出现,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同时,干部的更新频率加快,流动性加大,这种不稳定使一些干部的短期行为和偏离轨道的行为有所增加,腐败行为就在其中。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干部在精神上失去支撑点。一方面对原有的理想信念动摇,另一方面对现实社会的实际感到迷茫。反腐倡廉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思想上加强防腐机制的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防腐拒变的能力。坚定“执政为民”、“为政以德”的执政意识,用“吾日三省吾身”的方法,不断调整心态,努力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艰苦奋斗,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陆岩,杜广春.加强“三讲”教育 树立领导干部新形象[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2).

[2] 李连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 李贺林.从五个方面提高民主执政能力[J].人民论坛,2005,(4).

[4]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上一篇:基于安全系统方法的尾矿库风险辨识 下一篇:论卷烟信息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