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时间:2022-10-29 02:22:20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作者简介:赵昌智(1946- ),男,江苏江都人,扬州市政协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文化研究。

摘 要: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天人协调的自然观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我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1-0071-04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那么,什么是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文化,怎样建设和谐文化?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总和,同时也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和谐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理想追求、总体认知和评价,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从内容构成来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内容。从思想观念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的憧憬与追求;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和谐文化体现为人们在和谐思想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从存在形态来看,和谐文化并非独立于社会文化大系统,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之中,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种形式之中,它的精神内核是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关于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国际关系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具体说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均围绕着这一内核展开。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孟子的“王道”、“仁政”等政治主张,从“世外桃源”到“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蓝图,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正一步一步地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今天,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和谐社会已成为凝聚全社会不同阶层和不同人群意志的思想基础,成为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

其二,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包含了西方文化一些有益的价值追求。中国文化自古“贵和”,“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国语・郑语》里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就是说,“和”是将有个性、有差别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有活力、有秩序的事物;反之,毫无差别、完全一致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反而不能生成新的事物。可见,和谐不是泯灭个性,它是以把有差别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为前提的,追求的是一种中和之美。今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求的价值理念,就是在人自身状态、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上,坚持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把追求家庭和睦、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其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辩证法的精髓。我国传统文化中 “和而不同”的思想,与辩证法的这一精髓是完全相通的。事、物、人之间都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在对立中实现统一是和谐的内在机理。坚持“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承认和允许差异存在,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注重社会公平,又要坚持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引导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鼓励不同利益主体以适当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引导人们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其四,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任何发达的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文化,封闭僵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立足自身文化传统,又要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以成其大。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要求通过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对异质文化要素的批判与吸收,形成更加优秀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的自由竞争,主张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反对用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文明。

其五,天人调谐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天人调谐的自然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从历史源头看,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便崇尚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既要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既要顺应自然,又要改造自然,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理想境界。这种天人调谐的自然观,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现实意义

存在决定意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的最终源泉来自社会生活,尤其是来自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但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如同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一样,和谐文化对于现实社会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一个社会的和谐,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要在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条件下,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和谐,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就是引导全社会树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坚定信念,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建设和谐文化,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共同理想信念的教育,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就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单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呈上升趋势。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节和处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使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形成人人追求和维护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社会的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代社会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这容易使人产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特别是当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甚至容易产生怨恨、仇视社会的情绪。人们心理上的这些不健康因素一旦变成极端行为,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灵和谐的文化源泉。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培育人们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人们以开阔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对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同时,也要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谐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严肃认真地考虑精神文化产品的社会效果,做到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我国有着优秀的“和合”文化传统,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这一传统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特性和重要价值取向。在人生态度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平和安详,达观乐天,心怀坦荡,俯仰无愧。古人认为,“仁者爱人”,“和气致祥”,“不忧不惧”,“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仁爱团结。孔子提出“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强调“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以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归宿。儒家经典《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相处、亲密友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设计出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得以新生。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和谐思想在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文化发展史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很早就把“和谐”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毕达哥拉斯学派有句名言: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推出了“理想国”的构想;亚里士多德认为,中等阶层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德国近代哲学家黑格尔用矛盾、差异、对立、同一等范畴,深化了对和谐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是西方和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了《全世界和谐》一书,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和谐制度”,尖锐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不和谐,指出它必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1842年,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发掘。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和谐文化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建设和谐文化一定要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生活实际。众所周知,中外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曾致力于理想社会的构建。在他们的经验教训中,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模式不能脱离社会现实。那种脱离实际的、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模式,是无法实行和推广下去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理想,还是道家“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的和谐追求,均带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国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要包容多样,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区分不同对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引导好不同阶层、不同思想觉悟的人。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民间组织与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