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环专业校内基地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10-06 11:16:39

建环专业校内基地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 要 校内基地实践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一些创新性改革。结果表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专业技术应用水平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校内基地实践 创新性改革 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In-Campus Base Practice Teaching

JIN Guangya, SHI Guohua, YANG Xianliang, WEI Bing

(School of Energy,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3)

Abstract In-Campus base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combines teaching with practice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several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s,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the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In-Campus Base Practice are analyzed,and Innovative reforms are perform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are trained; also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is enhanced.

Key words In-Campus base practice; innovative reform; project management

0 前言

2012年,教育部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简称“建环”)。主要培养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净化、燃气等方面的设计、研发、施工、运行、系统保障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对新专业的解读可以看出,工程实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也就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建环专业于2000年开始培养本科生,专业教师十几年来不断探索和尝试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校内基地实践环节,综合了几年来的指导经验,提出一些探索性创新措施,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建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思路。

1 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本科实践教学涵盖了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校内基地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由于校外实践受到实习地点难找、经费不足、实习内容单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校内实践就成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的重要手段,而校内基地实践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以往校内基地实践情况进行分析,仍有如下问题存在:(1)学生思想上懈怠,对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拖沓进度、走过场、对指导教师过度依赖的情形时有发生;(2)思路不够清晰,理论和实际没有联系起来,且大局观和创新意识薄弱;(3)技术方法陈旧,跟不上社会主流。①

2 校内基地实践改革创新措施

2.1 明确发展路线,差异化管理

我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高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在新型建筑体系不断涌现,智能建筑、绿色建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新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我校“大电力”学科体系优势,初步制定了建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

在校内基地实践中,指导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兴趣、竞赛经验和就业意向,进行差异化管理,耐心引导并制定相应的实践规划,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喜欢CAD的学生可以进行假定条件下空调机房系统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进行空调水系统或风系统模型制作,准备进入工程建设公司工作的学生可以尝试编制采暖管道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在兴趣和就业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

2.2 结合工程管理,培养未来的工程师

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大学里的实践环节,尤其是校内基地实践环节,并不只是知识的积累和考察的一种方式,更是对未来就业的提前演练。而且,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也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融会贯通。事实证明,实践环节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建环学生在校内基地实践过程中,除了灌输专业技术的知识,还应掌握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责任感、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简单来说,工程项目管理,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策划和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对于项目的不同参与方来说,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有所区别,以施工方为例,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与施工有关的组织和协调。由于时间较短,不可能在校内基地实践环节中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建环专业特点,我们将工程技术知识渗透进实践内容中去,并利用项目管理知识来实现全过程控制。

基本的项目实施方案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制定:(1)项目概况;(2)质量目标;(3)组织管理;(4)安全措施;(5)技术措施;(6)进度计划;(7)验收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指导教师特别注意:一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设置兼职安全员;二是掌握相关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使学生明确项目各个环节的质量目标;三是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建立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技术措施,确保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四是掌握现场实际情况,若进度滞后则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确保每项活动按进度计划进行。

以散热器拆装及管道连接水压试验项目为例,适用标准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以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置组长一名,操作人员两名,辅助人员两名,兼职安全员一名,各岗可轮换;将电动设备使用及水压试验作为安全和技术交底的重点严格把控;验收评价方法为:试验压力下观测系统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不渗不漏评价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项目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总结,从项目的具体情况入手撰写项目质量评估报告。“不合格”的小组要认真分析,绘制因果分析图,找出具体影响因素,图1为散热器水压试验因果分析图示例。

图1 散热器水压试验因果分析图

2.3 技术革新,思想创新

大学课堂所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其原因在于建环专业涵盖面广、相关设备多而散、技术设备更新快以及教材更新周期较长。实践环节作为知识与应用之间的桥梁,必须紧跟时代脚步,把握行业特点,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地拓宽视野,持续关注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发展。

校内基地实践环节中,已经通过采用实物拆装、模型讲解、电教片等方式,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也提升了校外实习的效果。②除此之外,还可以与专业学科竞赛如“人环奖”、“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相配合,鼓励本专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提高处理实际工程的能力,促进暖通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3 小结

校内基地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水平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为培养适应新时展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建环专业校内基地实践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并不满足,探索之路仍在继续,未来我们将以工程管理为基础,技术创新为主导,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工程师。

注释

① 时国华,魏兵,杨先亮.建环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9):61-62.

② 魏兵,沈占英,高月芬等.建环专业《认识实习》电教片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6.S4:376-378.

上一篇: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特征及对策建议 下一篇: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