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成“稳增长”砝码

时间:2022-10-06 09:33:02

房地产业成“稳增长”砝码

国家统计局于7月15日公布各项国民经济主要资料,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正式进入高原期。于是有人开始揣测,经济好则房价涨,那么经济差是否意味着房价跌呢?

关于这样的判断,我看有点“悬”。

房价控制目标是一句可悲的笑话

数据表明,上半年GDP达人民币24.8万亿元,年增7.6%,第一季则为7.7%。中央解释第二季之所以出现下滑,原因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是否属实已不重要,值得关注的是,总理7月中上旬已提出经济增长率不滑出“下限”, 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此一外界称之为“防线”的合理区间内推动改革。换言之,一旦超越触及上下“红线”,改革的节奏、步伐势必相应调整。如果我这个论述是正确的,那么今年上半年楼市发生的许多怪象、乱象便能得到合理解释。

首先是曾经引起楼市“大地震”及离婚潮、成交潮,于2月20日、3月1日分别出台的“国五条”及其中央细则,至少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北京无一地实施,即使如此,北京房价半年来涨幅仍高达15.2% !遑论其他根本不当一回事的城市,从而使得3月底、4月初各个城市所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大多数地方以“与居民实际可支配年收入增幅为准”),以现况来看,都成了一句可悲的“笑话”!

房地产正在发挥“空调”功能

其次,5月开始各地“地王“频出,让业内外均在猜疑,中央是否会加大调控力度以保持市场稳定?然而,5月等过6月,6月捱到7月,中央却毫无出手干预的意图,甚至连长期以来每遇房地价蠢动,好歹发话“恫吓”,重申“调控不动摇”的假动作都懒得做了,令不少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难道中央已放弃房地产调控?还是房价已经“合理”到不需要调控?事情当然并非如此。

其实只要我们把上半年的经济发展与房地产走势结合起来一并观察,便会得到接近实际状况的答案——也就是我在一年前所提出的“中央空调论”。

经济与房地产“难分难舍”

不可讳言,中国的经济已经和房地产紧密地绑在一起,虽不能以“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名之,但至少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状态,在过去的十来年,房地产借着经济高速增长的东风,也“打蛇随棍上”式的飙涨。时至于今,经济前景受到国际金融形势复杂、欧洲持续低迷、部分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钳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撞墙期”,且看来在中短期内难以逆转。更加重要的是,上述尴尬情境均为外在变数,非中国所能掌控,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要使GDP控制在总理所画设的“红线”内,似乎犹有着力空间的是“投资”与“内需”,于是申报兴建地铁的城市人口数,由400万大幅降低至200万(是的,“投资”主力仍是公部门),而“内需”最大且相关联产业广泛的,则显然非房地产莫属!

房价下跌不在情理之中

如此一来,房地产的角色扮演便开始产生蜕变,由“与经济同步或超前增长”之“暴冲小子”的狠角色,快速转型为经济“保驾护航”的“砝码”,如同“中央空调”一般,当景气过热时,便开冷气打压,当景气过冷时,则放暖气扶持。至于到底是“谁绑架了谁”?早已无关宏旨。

毋庸置疑的是,当前经济是遇冷的,为确保“防线”不被攻克,中央扶持房地产尚且唯恐不及,岂敢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城市总价与单价地王频出,便在情理之中。不再强调“调控不放松”,便在情理之中。而你还在等待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便不在情理之中!

上一篇:灾害面前 保险重燃家庭希望 下一篇:银联发力手机刷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