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慈爱

时间:2022-10-06 09:07:05

阳光下的慈爱

中残联聘请的专家到全国残联康复示范点区上海黄浦区视察时,实地抽样调查了淮海社区的“阳光之家”。建立“阳光之家”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智障人士办的一件实事。淮海社区的“阳光之家”自2005年开办以来,从最初只有8名学员,到如今已向社会输送出数名经过培训参加就业的轻度智障人士。

走进“阳光之家”学生作品陈列室里,学员们用剪纸剪贴起来的特奥会的项目——踢毽子、棒球、羽毛球、跳高、乒乓、跳远、拍皮球、定点射门、举重、跑步等一幅幅作品惟妙惟肖;学员们利用广告纸做成的笔筒,用塑料珠做成的米老鼠、小狗、花盆,在义卖会场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贴在教室墙上的学员作文,文字生动流畅;用银杏树叶做成的蝴蝶,用纸折成的金鱼,更是巧夺天工,这样高水准的工艺品,竟出自智障孩子之手呢!

这样的教学质量不得不使专家们对淮海社区“阳光之家”和那些自强不息的学员们刮目相看了。

母爱的阳光

“母爱之家”负责人王幼玲刚开办“阳光之家”时,只来了8个智障孩子。对那些抱观望态度的家长,王幼玲理解他们的心情: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从未离开过父母关注的视线。父母担心孩子到“阳光之家”来,会不会照顾不周?被其他孩子欺侮怎么办?毕竟这些孩子还怯于与人交流,甚至从未出过家门啊!况且这些孩子除了智力障碍,还伴有脑瘫、语言障碍、癫痫、自闭症、精神障碍等疾病。

王幼玲走进课堂,只见孩子们一个个东倒西歪,有的自言自语,有的流着口水,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时不时地大喊大叫,有的突然站起身满屋子乱跑,有的不一会儿就尿湿了裤子。特别是那个手脚不停的孩子,一会儿把别的孩子头发剪掉,一会儿又去其他地方捣乱……王幼玲心里着急,找这个孩子谈了好几次。但毕竟是智障孩子啊,他虽然答应了老师,却不改正。孩子们不理解她的时候,是王幼玲最痛苦的时候,但她是母亲,她相信母爱的力量,用母爱的阳光一定能够照亮这些孩子的人生。

她决定从深受孩子喜爱的集体活动入手。她请社区的英语老师来教简单的英语对话;她指导孩子拾树叶,然后按照树叶的形状,制作工艺品;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画手套……这些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也启迪孩子们展开联想,丰富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这些都是过去十多年坐寄家中,疏于接触社会,疏于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们,在父母宠爱和怜惜的目光下得不到的呀!王幼玲又不失时机地将集体的意识融化在活动中。她教给这些孩子如何从中体会到集体的意义,如何学会顾及到集体的利益。她告诫那个不肯改正缺点、扰乱纪律的孩子,不改正多动的陋习,集体活动就没法让他参加了。孩子一听急了,表示下次一定要管住自己。为了能够加入到集体活动中来,那孩子果然不再在课堂上捣乱了。渐渐地,“阳光之家”吸引了更多的孩子。

22岁的琴琴脑发育不全,在家中动不动就发脾气,砸家具,家里的玻璃台板都被她砸掉几块了。琴琴很任性,一开始,父亲把她送到“阳光之家”来,她连坐都坐不住,一会儿就到门口等她父亲来接她。王幼玲好不容易才说服她回到教室里,她坐倒是肯坐了,却不肯吃饭,吵着要回家。王幼玲像慈爱的妈妈那样开导她:你与其他同学比,有谁吃得快?你是不是不喜欢吃这菜?王老师帮你去买别的。王幼玲按照琴琴的口味为她买了生煎和锅贴。知道琴琴爱吃大排,以后王幼玲又会关照送盒饭的师傅,每次给琴琴送块大排来。细心的王幼玲发现琴琴看电视时,鼻尖总是凑到电视机屏幕上,带她一检查,发现这孩子居然有1500度的近视。她急忙与琴琴的父亲联系:孩子智力已经偏低,再弄坏了眼睛,孩子就要废掉了呀!琴琴的父亲这才着急起来,连忙带女儿去医院治眼睛。在王幼玲的关爱下,琴琴渐渐变得像个文静的女孩子,不但脾气变好了,而且还能和王幼玲简单地对话,表达能力也强多了。

母爱的升华

“阳光之家”不仅要照料这些智力上、肢体上、心理上有残疾的孩子的正常生活,还要教会他们基本的文化知识,帮助他们逐步融入社会。为此,王友玲与街道教育工作站联系,并制定了教学计划。从没当过教师的她,开始学习做教案、定科目。她给“阳光之家”的每个孩子建立档案,为她们将来如何回归社会制定科学的指导计划。她很清楚自己的责任——要对这些智障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升华母爱,用科学的方法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学业长进,身心健康,进而融入社会。

二十几岁的龙龙长得很标致,却从不开口。王幼玲发现龙龙有时会跟着电视里播放的乐曲哼哼,有乐感,且咬音也比较准,于是就有意识地鼓励龙龙开口,还抽空带他去卡拉OK厅练唱歌。在王幼玲的带领下,龙龙勇敢地登上了“阳光之家”学员成果展示会及“迎接特奥会”的讲台,为大家演唱动听的歌曲《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当龙龙的照片登在多家报纸上时,王幼玲又怎能忘记寻找龙龙的十天十夜呢?龙龙脚头散,倒倒垃圾就自顾自跑掉了。那次他一走就是十天十夜没回家,把王幼玲和他的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从此,父母更不敢放手让龙龙独自出门了,甚至离“阳光之家”只有十分钟的外婆家,也不敢让他一个人去。孩子怎能始终被束缚在父母的羽翼下呢?要教会孩子自立,就得从每天上学开始。于是王幼玲开始陪龙龙回家,指点他上车路线,把他托付给“阳光之家”附近236路公交车起点站的驾驶员,关照驾驶员师傅到站招呼这孩子下车。同时,她又让龙龙的父母每天在孩子放学时,准点等在万体馆他家附近的公交车站接他。一天又一天,龙龙的生活能力渐渐增强了。过去,十分钟的路他一个人也不敢走;现在,他不仅独自一人能去外婆家,还能独自一人回到远在万体馆的家。教会他唱歌,教会他自己回家,王幼玲还要教会龙龙懂得感恩,知道用爱心回馈父母和社会。在她的引导下,龙龙从过去自己的东西从不给人家碰,到现在父母给他一粒糖他说不够,还要多带几粒分给“阳光之家”的其他同学一起品尝;过去他野在外头,父母家人得找上几个小时才能把他找回来。现在他跟母亲一道过马路,会不时关照母亲:“老妈你当心哦,不要闯红灯啊!”

“阳光之家”的班长王刚轻度智障,王幼玲就介绍他在课余和“阳光之家”的另外5个孩子一起去学足疗按摩。他们6个孩子作为残疾人技能培养的对象,在区里定向学习3个月,考出了证书。王幼玲又让他们走出“阳光之家”,对区里日托所的老人进行一次“给我一次机会,给你一个惊喜”的服务,以志愿者的形象踏上社会。王刚从为老人服务中找到了自信,看到了自身价值,他感慨地说:“以后我开了足疗公司,就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8月20日是王刚的生日,王幼玲别出心裁地找到世界500强之一的安利公司为他庆祝生日。在上海电视台拍摄现场,王刚流着激动的热泪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阳光之家’会给我安排这样一个隆重的生日!”为了给他一个回馈社会的机会,特奥会接待处特此安排王刚作为社区接待委员会成员出场接待。在彩排运动员宣誓时,王刚一开始感到背誓词太难,怎么背也背不下来。于是中午别人休息他不休息,拼命地背。下午彩排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居然能够将好长的誓词流利地一句不差地背诵出来了。

改变的不仅是孩子

爱是改变命运最强大的力量。爱在细心育人的“阳光之家”传递,使智障孩子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明白生活的意义,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中找到自信,勇敢地面对人生,懂得感恩,回馈社会。与此同时,爱也改变了智障孩子们窘迫的命运。

24岁的洁洁,性格孤僻、自闭,在家中根本无法跟爸爸对话。爸爸讲给她听,却根本不知她听懂了多少。如今从“阳光之家”回去,她能把自己在学校里听到看到的事,一件一件地讲给爸爸听了。“阳光之家”有奥运训练,洁洁回家就像百灵鸟一样接着做训练,还会让爸爸带她到外滩去玩。洁洁的爸爸感动地说,是“阳光之家”给了他女儿希望,洁洁小时候由她奶奶带,奶奶不慎跌跤骨折后,在床上一躺就是七年。爸爸要上班没法带她,只得把她往幼儿园送,可不到一个星期她就被幼儿园推了出来,说她不会站不会走还不会说话,不行……她爸爸只得硬着头皮再换一家幼儿园。就这样,为了找个地方收留洁洁。洁洁的爸爸先后带她跑了4个区的6家幼儿园,而她则先后6次被幼儿园拒之门外。后来,想方设法让她进辅读学校读了三年,去日托寄养院待了两年,她父亲甚至四处托人送她到市福利院。接送了两年,耗费了大量精力,花了不少学费、托费,但女儿的病不见丝毫起色。做父亲的不能不为女儿的明天担忧。想不到女儿到了“阳光之家”,学费饭钱全都由政府资助,王幼玲老师把洁洁当成自己女儿一样,带她去松江参加阳光康复中心夏令营。上课、学习、做操,还学会拌沙拉,包馄饨,折叠衣服,唱卡拉OK,提高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洁洁参加市特奥会邀请赛,还获得了拍球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洁洁的父亲从“阳光之家”看到了女儿的希望,这不同样是他们家庭的希望吗?

“阳光之家”还有一个智障孩子,她父母从不买衣服给她。当王幼玲了解到这孩子是生活在继母身边时,她决定在“阳光之家”组织发动孩子们开展一次爱的传递的活动,让孩子们发扬互动精神,捐衣物给这个同学。世上的东西总是越分越少,唯有爱越分越多。她要让这个孩子和更多的孩子去享受温馨和美好。在发动同学捐助的同时,王幼玲还有意地组织家长间的交流,她以开联欢会的形式,邀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参加,通过活动,使家长跟家长之间有了沟通。那个继母开始对孩子关心起来。当女儿陪同这位腿有残疾的继母上街,路遇斜坡,女儿小心地叮嘱说:“妈妈当心!”时,当懂事的女儿一路上把继母搀得牢牢地不放时,那位继母的心被感动了,从此一口一个“我的乖女儿”,对孩子的态度彻底转变了。

阳光下的慈爱

王幼玲把智慧和爱奉献给了社区的智障事业。将她对“阳光之家”的孩子们的关爱,发展延伸到对社会其他智障人士的慈爱。将自己所从事的阳光工程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做。她从这里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组织志愿者组成助残小队,将参加完训练的特奥选手安全护送回去;她组织“阳光星期六”活动,让不能进入“阳光之家”的智障人士有机会参加这里的特奥活动;她将爱心工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组织爱心义卖,拍卖智障孩子的粘贴画等工艺品,展示他们的生命之美;特奥会期间,她所在的“阳光之家”已成为一个点,接待了30名来自马来西亚的运动员和官员。她东奔西跑,设想搞一个阳光工厂,为社区智障人士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她联系承包做一次性筷子的包装,将“你行,我也行”的自强教育落到实处:她正在设法以切实可行的运作,让智障人士用回报社会的实际行动,实现他们的诺言……

这是爱心的工程,奉献的工程。王幼玲为了这个工程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年迈的父母也抽不开身去照料,甚至自己生病了也放心不下要赶到“阳光之家”去,她担心那个重度智障的孩子闯祸。因为“阳光之家”的老师人手少,毕竟有那么多孩子,她怕照顾不过来……王幼玲又是欣慰的。她用科学的方法和真挚的爱心,使一个又一个智障孩子学会了生活自理,与正常的孩子一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拥有快乐的青少年时代。她极为得意地指点着教室里张贴着的一篇学生作文给笔者看,那作文写的是参观画展所感。学生谢海亮用流畅的文笔叙述了“阳光之家”的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去上海图书馆参观“残疾人书画、报刊、美术展及智障人士美术、书画和特奥图片巡回展”的所见所闻。她在文章里由衷的感叹:“……参观是结束了,可我的心还未平静下来。那些残疾人,他们的身体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残缺不全,但是他们的心和健全人一样,没有因为自身有残而放弃生活,放弃自己远大的理想。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去生存,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当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是我在看了展览后心里的一些体会。”

谢海亮同学的心声何尝不是王幼玲的心声呢?这不正是阳光工程所要达到的境界吗?这是爱的境界。

上一篇:湖北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发展模式探讨 下一篇:“把光 ‘拘留’60秒”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