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补偿措施

时间:2022-10-06 09:02:29

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补偿措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兴建了大量的水电站工程。水电站的建设运行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文阐述了我国因水电站建设运行产生的环境问题,重点探讨了工程的环境负效应的有效补偿措施。为我国水利工程或其它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电站;生态环境;补偿措施

前言

为了满足水力发电、供水、防洪和灌溉的需要,通常选择在河流的上中游地区布置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然而,这些工程必然会改变河流原始的水文过程,进而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为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中,为满足电力供应的要求,仍然需要建设水电站。

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空前的关注,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认真地考证、研究、推迟,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中止或放弃新的水电开发方案。规划、设计、建设水电站时,不仅要注意其经济效益,也必须注意其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利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力争减小这种不利影响。

1.水电站建设的环境影响

1.1物理影响

河流因建水电站中筑坝成库后,上下游水文状态将发生变化。如果水库不具有较大的径流调节性能,则变化只表现为上游有一壅水段;如果水库具有季、年或多年调节性能,则上游水位将有很大的变化幅度,这就会造成一片淹没、浸没区,居民要迁移,下游河流水位以及地下水位都可能下降,甚至带来干旱。

上游水库水深加大,流速降低,河流带入水库的泥沙会淤积下来,逐渐减少水库库容,这实际上最终决定水库的寿命。据美、印等国130做水库的调查,每年淤积损失的库容约在2%~14.33%范围内。水库的“沉沙池”作用,使过坝调节下放的水流成为“清水”,冲刷能力加大,从而会使下游河床刷深,也可能影响到河池变化乃至河岸稳定。经水库再下泄的水,水质一般会有改善,但随着库区不同的条件,也可能受某些盐分污染。深水库底孔下放的水,水温会较原天然状态有所变化。

1.2生态影响

水电站对生态影响问题涉及范围很广,例如,较天然河流大大增加了的水库面积与容积可以养鱼,对渔业有利,但坝对原河鱼的回游成为障碍,任何过鱼设施也难以维持原状,某些鱼类品种因此消失;水库调蓄的水量增加了农作物灌溉的机会,但水温可能不如原来情况更适合作物的生长;钉螺、疟蚊等传播疾病的媒介物可能得到新的较有利的繁殖条件,从而增加血吸虫病、疟疾等地传染危险性。此外,库水化学成分改变、营养物质浓集导致水的异味或缺氧等,也会对生物带来不利影响。

2.水电站建设的环境生态影响补偿

水电站的有些功能或许可以找到其它替代方案,但其总体效应是很难替代的。至于其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负面问题,是可以通过一些补偿措施来努力解决的。我国水电站建设中,存在着重视发电经济效益,忽视河流生态建设问题。从技术层面上看,建有水坝的河流的生态建设,主要是通过生态补偿来减轻或缓解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河流生态补偿实际上是一种河流生态恢复行动。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有三类:水文条件的改善;河流生物栖息地建设;濒危或特殊物种恢复。

2.1水电站建设的补偿措施

(1)水电工程方案选择时,优先选用对河流生态系统负面影响较小的方案,比如将高坝方案与低坝群组水电站方案进行比较,尽管前者经济效益指标占优势,但是如果兼顾生态影响,全面权衡利弊就有可能选择后者。如果要在干流与支流上筑坝进行比选,综合分析的结果可能是选择支流筑坝方案。

(2)在大坝设计中,要在充分研究洄游鱼类习性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鱼道,为洄游鱼类的繁衍创造条件;大坝泄水孔口布置要充分考虑水库的温度分层现象,在水库泄水时为鱼类生存提供适宜的水温。

(3)水电站是有寿命的,到其服务年限后,存在着拆除问题,以实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设计时应该提前为其拆除或替代方案留有余地。生物栖息地建设包括水库库区的水土保持以及地质灾害的防治等,为生态重建创造条件。大坝下游的栖息地建设重点是改善与恢复河流地貌特征的多样性,为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创造条件。

(4)大坝坝址位置选择应避免可能造成的国家自然保护区或著名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被淹没。文物古迹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重要的古迹要进行防护、迁移、仿制并进行录像保存。

2.2新兴学科研究补偿措施

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现在已经有了一门新的学科――环境水利工程学,它是研究运用水利工程学和环境水利学原理和方法规划设计工程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学科。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用于人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蓄水或排水工程、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改善鱼类回游和河口环境,防止坝下溶解氧过饱和。

防治水污染方面,修建闸坝等工程,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

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

结语

水电站建设运行对环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在水电站建设的同时要十分注意水电站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它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使它们成为一个更为和谐的水资源系统。充分重视对河流生态的保护与修复,进一步探索最佳的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对策,实现水利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科学协调发展。

无论是物理影响还是生态影响,无疑都会转移为人类本身的影响。同时要注意,水库蓄水后还可能出现一些规划设计阶段较难预见的影响。例如库岸由于水的渗入,原本稳定的边坡可能失稳坍滑。因此修建水电站,必须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补偿措施,精心研究,慎重对待。

参考文献

[1] 汪恕诚.论大坝与生态.[J].水力发电,2004.4(4):1-14.

[2] 王世夏,林益才,沈长松等.水工建筑物[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 相 震,王连军,吴向培.苏只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06,07.

上一篇:浅谈当前电力系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