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山剿匪记

时间:2022-10-06 08:51:59

黄连山是广西的森林生态型水源涵养林保护区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境内的西北部,北回归线从中经过,占地1.46万公顷。如今,这片广袤的大山,养育着山脚下40000多名壮、瑶人民,乡亲们安居乐业,过着富足的生活。然而,在解放初期,那里却是个匪窝纠集之地,生活在山脚下的东凌乡、塘日乡(今东凌乡那么村)等几个乡镇的几十个村屯的老百姓,经常遭受到土匪的侵扰,不得安生。

土匪盘踞黄连山

1950年,黄连山脚下的敬德县(今德保县)辖东凌乡、塘日乡等乡镇。当时,在黄连山一带盘踞的土匪以何之奇为首。何之奇是黄连山脚下的人,别看老家在山窝窝里,但却自小生长在东凌乡法律屯的大户人家。1929年间考取了中央军事学校南宁分校,毕业后在新桂系军阀某部任职,当到上校团长之职。1948年退役后任云南省富宁县副县长兼自卫总队副队长。

何之奇这次返回老家,是奉桂系军阀之命从云南省的剥隘乡率其部队300多号“国军”,窜回黄连山脚下的东凌乡来组织残匪叛乱,他已被桂系军阀封为“中国解放人民建国第七集团军新编第二军军长”。何之奇回到东凌乡,立即纠集并统率了长期在当地称王称霸的两股土匪,并给这两支土匪队伍分别起名为“中国解放人民建国第七集团军新编第二军第七师”和“中国解放人民建国第七集团军新编第七军独立师”。第七师师长为这股土匪原来的匪首廖善才,独立师师长为另一股土匪原来的匪首黄汉生。廖善才和黄汉生都是何之奇的同村人,廖善才是他的妹夫,黄汉生也是他的发小。黄汉生还有一个弟弟叫黄仲生,此时也同流合污了。

何之奇从云南带来300多人,加上黄汉生和廖善才的两股土匪300多人,东凌的土匪共计有600多人。为了补充军粮和军饷,这拨土匪经常到周边的村屯和街道上打家劫舍。他们为非作歹,滥杀无辜,霸占民女,无恶不作,当地的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只是敢怒不敢言。

英雄血洒黄连山

何之奇从云南回到黄连山下的东凌乡后,组织土匪建立“凌东县”,县府在今德保县东凌乡东凌街上,何之奇任县长兼自卫总队队长。建立“凌东县”以后,他在东凌街上搭台,召开宣传大会,强迫周边的贫苦群众参加大会,宣传“共产共妻”。还到处宣扬:在一年内,从根本上消除“”。

他们哪里料到,此时他们在东凌乡作威作福,占山为王,而在敬德县城,已取得和平解放,1949年农历十月,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敬德县城组建县人民政府,隆建南任敬德县人民政府县长,全县各个乡也已经组建了乡人民政府,各村也已经建立了村农协会。从外地来的、年轻的共产党员黄芳伟任东凌乡人民政府乡长。

因为当时东凌乡还没有解放,为了防止土匪暴乱,新建的东凌乡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暂时驻扎在塘日乡中那村弄屯。

说起乡政府迁往弄屯,还有一段小故事:时期,弄屯本是匪巢,屯中有三大匪首,即韦有林、韦有贤和韦炳涣。韦炳涣有一个妹妹,先嫁韦有林,后韦炳涣又将她改嫁给邻近的田阳县洞靖乡的匪首廖四。韦有林和韦炳涣从此成了冤家。韦炳涣去东凌乡法律屯投靠了黄汉生。后来他依仗黄汉生之势,曾带上东凌乡匪团来到塘日乡的弄屯与韦有林、韦有贤在塘日乡的瑶寨甘必村弄梅屯展开过几次激战。韦有林和韦有贤被当地开展工作的共产党员感化,投靠了共产党。韦有林和韦有贤是当地人,弄屯又曾是他们的根据地,他们比较熟悉匪情,容易防守敌人进攻,因此,他们两兄弟就向黄芳伟建议,把乡人民政府驻扎在弄屯,那里比较安全。乡长黄芳伟听从韦氏兄弟俩的建议,把东凌乡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点暂时迁往弄屯。

1950年7月29日,天刚蒙蒙亮,远处的黄连山一派宁静,东凌乡人民政府院内猛然响起“叭、叭、叭……”密集的枪声。政府院内所有工作人员和武装基干队员们意识到:“土匪来袭了。”

正如大家所料,匪首何之奇率部来袭,一场在黄连山脚下发生的敌我生死较量拉开序幕。全体东凌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武装基干队员立即全部到位,集中于院内,待命迎敌。侦察员摸清了敌情,何之奇带领300多土匪分作两路:一路由黄汉生带领;一路由廖善才带领,到弄屯会合后进攻东凌乡人民政府。万分危急时刻,乡长黄芳伟站在整装待发的队伍面前,庄严地下达了战斗命令。武装基干队分成两个战斗小组:第一组20多人枪向东南面反击;第二组20多人枪向西北面出击,把匪徒击退。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分为3个组:第一组5人枪,支援西北面;第二组3人枪,协助东南方向;第三组4人枪,主要任务是引导群众,掩护群众转移到山林中的安全地带。另外,派一名交通员趁战斗激烈中突围出去,急奔敬德县城,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匪情,要求县大队增援。

反击匪徒的战斗打响了。一时之间,敌我步枪、冲锋枪、手枪、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呐喊声汇成一片。20多分钟以后,西北面的土匪廖善才部因不熟悉地形,丢下10多具尸体,开始溃逃;接着,匪黄汉生部也孤掌难鸣,窜了回去。战斗暂时停止。

此时,黄芳伟考虑到,若县大队的援兵未到,匪首何之奇一定会纠集匪徒亡命反扑。所以,趁战斗间隔,重组战斗部署:把基干队和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分为3个战斗小组,动员大家发扬艰苦奋斗和连续作战的精神,立即分别攀登弄屯后背的黄连山腰,抢占和控制3处制高点,随时向敢于前来反扑的土匪反击。

果然不出黄芳伟所料,约上午10时,匪兵又开始进攻。何之奇一面亲自督战,一面派土匪到敬德县城去找匪首黄列和黄之廷,让他们骚扰敬德县城,拖住县大队和武工队援兵的时间,并派人去到邻近的天保县(后与敬德县合并成立今德保县)和田阳县见匪首卢师谋和廖四,命他们凭借山险,背靠敬德县,面向天保和田阳,先和前来黄连山救援的共产党部队周旋。

匪首何之奇在弄屯命匪兵以猛烈的火力掩护,强行组织冲锋,他看到县大队援兵未到,就壮着胆子向固守在黄连山山脉的3处制高点反扑,妄图消灭乡武装基干队后再阻击援兵。黄芳伟指挥武装基干,奋勇抗敌。

就在土匪一边“乒乒乓乓”地放枪,一边“伊伊呀呀”地嚣叫着来到山脚下时,固守在3处山腰上的乡武装人员在黄芳伟的指挥下,以猛烈的火力给土匪以迎头痛击。由于乡武装基干队占据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土匪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武装基干队眼皮底下,在有效射程内,土匪不敢贸然靠近。这样,双方一直相持到中午。土匪不敢仰攻乡武装基干队,他们已死伤了10多人。匪首何之奇见此局势,无计可施,只好收拾残匪,退出战斗。这一仗,敌人又死伤10多人,没占到便宜,仓皇逃出弄屯。

午后,因黄芳伟备战心切,在部下黄汉规的陪同下,马不停蹄赶去今东凌乡那么村林屯了解情况和发动群众。由于叛徒的出卖,当他走到弄屯通往林屯的山坳口时,一颗子弹从另一山脚下方飞来,穿过他的胸膛。他倒在了带领土匪埋伏等候在此地的匪首韦炳涣的子弹之下,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黄芳伟牺牲时年仅24岁。

土匪见黄芳伟倒下,便残忍地割去他的头颅向匪首何之奇邀功请赏。何之奇拿到黄芳伟的头颅以后,一面重赏韦炳涣,一面命人把黄芳伟的头颅高高地挂在东凌老街的一根高高的木杆上示众3日,召集土匪开庆功大会。

黄芳伟系靖西县南坡乡陇深屯人,1926年生,1947年参加游击队,1948年加入中共党组织,1949年6月随队伍从镇边县念井村来到敬德县开展游击活动,同年农历十月任东凌乡人民政府乡长。为了革命事业,他还没有成家,当地的姑娘们用壮话编了一首山歌来纪念和赞美他的英勇:“黄芳伟,鲷芽抹,喊痕哩镎鼎,东凌捞贺哩老迭。”意思是说,英勇的黄芳伟呀,打敌人时你别看他那么勇敢,见到姑娘时他都还脸红,东凌的何之奇更怕他。黄芳伟倒下了,他的鲜血似一面鲜艳的红旗,映红了黄连山主峰,永远飘扬在东凌乡的上空。

活捉匪军长何之奇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敬德县人民政府派出县武工队队长卢加尧和指导员李平原带领县武工队来到东凌,和土匪们展开正面的斗争。

1950年农历十一月初二,何之奇、黄汉生、黄仲生和廖善才带领300多匪兵,加上今东凌乡那么村、朴圩村和达莫村等地境内的各路残匪,共500多人,分8路,进攻通往东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弄屯必经的交通要道甘必屯。他们先用冲锋枪猛攻占领了位于邻近甘必屯的仁爱屯(今东凌乡甘必村仁爱屯)瑶寨,把仁爱屯作为匪阵前总指挥部。然后企图爬上甘必屯东北面的山隘口,进入甘必屯。甘必屯附近的五六个瑶寨听说土匪要进攻,瑶胞们纷纷自发组织起来迎战,在险要地势堆上檑石,英勇抗敌。然而,由于人员兵力弱,没有武器,没有作战经验,激战了三天两夜后,在第三天深夜,土匪们占领了甘必屯。

甘必屯被占领,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中那村弄屯就岌岌可危了,因为,外面的人要到达弄屯,必须要经过甘必屯。为了扭转战斗局势,县武工队队长卢加尧和指导员李平原几次上到黄连山观察地形。在一次观察地形时,被土匪盯上了。于是,卢、李两人带领武工队和土匪们交上了火,武工队跑上了一个山坳口。这个山坳口两边都是悬崖,山坳口边比较陡,中间只容得一个人爬上来。卢加尧和李平原决定从这里把敌人引上来,阻击敌人。土匪们见武工队只有30多人,气焰更加嚣张,几次三番对武工队发起进攻。武工队虽然抢得地利条件,但寡不敌众,在敌人的冲锋下,被围困在山上。

就在黄连山上战斗着的县武工队战局异常紧张的时刻,山外面的形势一片大好。随着新中国成立,人民继续追歼残余军队,在新解放区进行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党中央指派南下部队到广西来协助广西各族人民进行剿匪,决定在1951年5月1日前把广西境内的残匪剿清,因此,南下部队被称为“51大队”。此时,“51大队”来到桂西后,已解放了天保县和田阳县,活捉了匪首卢师谋和廖四,又来到了敬德县城。

敬德县城的土匪随着“51大队”的到来,顷刻崩溃,匪首黄列被擒,黄之廷被歼。接着,“51大队”又赶往靖西县魁圩乡,消灭了盘踞在那里的土匪,们在县武工队人员的领路下,沿途经过靖西县魁圩乡扶赖村来到黄连山原始森林,一路剿匪,营救出被困在黄连山上的县武工队队员,解放了被土匪们霸占的甘必屯。们见到老百姓们穿着非常破烂,就纷纷脱下衣服披在老百姓的身上。老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热烈欢迎,煮饭送水,为接风洗尘,军民欢呼声响彻云霄。

何之奇、黄汉生、黄仲生、廖善才和韦炳涣带领残匪窜回了东凌。黄连山脚下的十几个村屯全部得到了解放。接着,“51大队”在县武工队人员的领路下,队伍浩浩荡荡开往东凌乡法律屯,直奔何之奇的老巢,追剿何之奇。

匪首何之奇、黄汉生、黄仲生、廖善才和韦炳涣带领土匪在东凌街上(今东凌乡卫生院)负隅顽抗。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由于目标暴露,激战30多分钟,双方各有损伤,土匪越发叫嚣。“51大队”向土匪发射“六O”迫击炮。炮弹在敌东北面爆炸,炸成一个大坑,土匪惊慌失措,慌忙丢掉冲锋枪和步枪,蜂拥逃往西南面。逃得差不多了,西南面又一颗炮弹爆炸,敌人被炸得晕头转向,又涌了回来,又一颗炮弹在土匪中间开花,土匪彻底崩溃了。匪首何之奇、黄汉生、黄仲生、廖善才和韦炳涣带领残匪,往百色方向乱窜,来到今德保和百色交界处,受到守在那里的人民攻击,残匪腹背受敌,被迫在今百色市和德保县交界处缴械投降。

活捉匪军长何之奇,把他关押起来。1951年6月13日,在东凌乡人民政府驻地召开公判大会,敬德县人民政府遵照上级司法机关的委托,宣判匪首何之奇、黄汉生、廖善才和韦炳涣死刑,,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把何之奇等土匪押往敬德县城,途经甘必屯。甘必屯老百姓们一片欢呼。人民政府公审处决了血债累累的匪首们。在东凌,人们把黄芳伟和在这次剿匪斗争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的遗体合葬起来,放到今东凌中学旁的一大片空旷地带上,这就是今天备受人民崇敬的“东凌烈士墓”。

一场以黄连山为主阵地的剿匪之战胜利地落下帷幕。土匪被剿灭,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终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得以宽慰和安息。

上一篇:当代书法名家周榕林 下一篇:吴佩孚踞兵洛阳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