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温馨课堂提升生命品质

时间:2022-10-06 08:21:07

构建温馨课堂提升生命品质

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课改理念,贯彻落实“两纲”精神,提高课程实施效益,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校试图通过温馨课堂的建设,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使课堂成为提升师生生命品质的精神家园。如何使课堂温馨起来呢?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确立一个理念:课堂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

师生在学校的主要生活方式,就是在课堂上的教与学的活动。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探究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间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舞台,是师生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否则,课堂的生活就没有了生命对生命的启迪,就没有了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二、构建四对关系:创建民主、互动、开放、多元的温馨课堂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受尊重的人

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学生主动发展为本”这一原则,教师应在教学上践行教学民主。通过“温馨课堂”方案设计、师生参加网上“温馨教室”大讨论、教师论坛交流等系列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体会到应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问题带到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场所,成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的地方。

2.建立互动交往的教学关系———让学生成为主动创造的人

我们在各个教研组讨论制定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温馨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细则,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学校温馨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细则。引导教师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设计一些体现“温馨”的教育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使课堂充满互动交往的生机活力。

3.建立开放兼容的课内外关系———让学生成为连接生活的人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部分原因是感觉不到学习的价值。要构建“温馨”的课堂生活,教师的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情境,加强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建立多元立体互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向全校师生征集温馨向上的教师课堂语录及教师批改作业用的精彩评语,并加以推广。希望教师能从体察学生的角度出发,多赞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我们也让学生来讲讲“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伙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使学生在融洽的班集体中树立起努力学习的信心。

三、做到三个支撑:使温馨课堂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特征

1.激活需求,提高教师的现代人文素养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个人素养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提出“四个倡导”:倡导追求真理、一丝不苟的研究风气,倡导淡泊宁静、学术至上的学习品格,倡导胸怀坦荡、善良诚实的为人之德,倡导“宽以得众”“以德服人”的领导策略。我们还要培育“求真、求是、求索”的学校精神,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人文素养。

2.崇尚尊重,营造教师的“精神家园”

构建温馨课堂是大同初中人共同的呼喊。我们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努力把尊重教师置于关心教师、培养教师、激励教师、开发教师的潜能之首,建立自由平等和亲近的对话关系,让我们的教师在相互关爱中体验工作的快乐,产生“家”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更加热爱工作,热爱学校,热爱生活。

3.强化技能,让教师的教学充满魅力

我们提倡课堂上教师要摆脱既定方法的思维定势,彰显自身的教学智慧。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情境的特性寻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细节上下工夫,作业面批,评语体现个性,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

随着温馨课堂系列活动的不断深入,不仅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得到加强,也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张扬个性的平台,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与提升。温馨课堂的建设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它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是落实“两纲”教育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单位: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摘自人民教师网)

上一篇:阅读、反思———校本教研的两大支撑 下一篇:教师教科研的目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