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军队预算外经费管理方法

时间:2022-10-06 08:08:54

浅析军队预算外经费管理方法

摘要:军队预算外经费是军队的辅助财力,对于弥补军费不足、促进部队各项事业和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预算外经费规模和数目的扩大,预算外经费的管理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对军费预算外经费的管理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关键词:军队;预算外经费;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军队预算外经费规模迅速扩大并在军队的建设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此同时,还应看到的是,实际的预算外经费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运行粗放、渠道交叉、财力分散等问题。因此,规范预算外经费的管理秩序,保障其健康有序运行,是军队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军队预算外经费的特点

(一)来源渠道广

首先是军队内部各个级别各个类型的单位都可以通过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等获得预算外收入,上至大机关下至连队,包括作战部队、非作战部队,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其次是可以创收的项目多,包括出租收入、医疗收入、营业收入等十几个大项目,而每一个大项目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小项目。因此创收单位和部队跨度之大再加上创收之大,造成了预算外经费的来源渠道十分广泛。

(二)收入波动大

由于影响预算外经费收入的因素较多,因此预算外经费收入的稳定性较差。影响预算外经费收入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水平。例如实施对外有偿服务的军队医院,如果医疗水平高,那么相应的医疗收入就高;如果医疗水平低,那么相应的收入也就低。技术水平是影响收入高低的根本因素。二是管理方法。如果管理方法得当,预算外收入活动组织得严密合理,各项业务流程高效运转,人员工作热情较高,收入就比较多;反之收入就比较少。三是国家和军队的相关政策。预算外经费收入活动受相关政策的牵制性很强,政策的改动会直接制约或扩大相关活动的开展规模,收入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三)支出自由度高

由于目前预算外经费的支出没有纳入到年度经费支出预算之中,因此各单位可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较为灵活机动地安排经费支出的方向。但是这种高自由度也是相对而言的,因为预算外经费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作为预算经费的一种补充而存在,它的支出也只能是用来保障军队建设中预算经费满足不了发展需要的部分。

(四)管理难度大

由于预算外经费的来源渠道广、收入波动大、支出自由度高,因此在预算外经费的管理过程当中的主观因素较多,人为因素较大。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模式下,市场利益的驱动机制深入到了预算外经费活动之中,形成了各种诱惑,催生了各种不利于管理的恶性因素,造成了预算外经费管理难度大。

二、当前预算外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管控不够有力

一是部分单位未按照规定将预算外经费收支纳入预算进行统一安排,经费的收入没有安排科学、合理的计划开支。二是有些单位虽然将预算外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进行管理,但预算编制的比较笼统、粗放,支出项目不够完整细致,内容也不够清楚详尽,降低了预算的约束力,未能对预算外经费的开支形成有效的控制,造成了实际执行与预算计划之间的脱节,预算外经费仍在“体外循环”。

(二)会计核算不够完善

现行的预算外经费核算还十分粗略,没有设置专门用于成本核算的科目和账户,成本数据信息也不能体现在报表中。即使有的单位开展了成本核算,但是由于成本核算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对支出的核算控制力不强。不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成本核算不实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信息不够真实。成本性支出的开支范围被扩大,一些本来不属于成本性支出的被随意列入,造成了支出管理的混乱。

(三)管理监督不够严格

各单位和部门通过开展对外有偿服务获得预算外经费收入,不同于过去生产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它的服务范围、规模、方式方法都要受到制约。而在当前管理监督不够严格的情况下,有的单位和部门在组织收入时就偏离了正轨,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忽略了根本的出发点。同时,预算外收入没有纳入后勤财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脱离了财务的监督,各事业部门在获得收入后直接把它自家经费来使用,对于如何进行分配和支出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松散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方式滋生了腐败现象,使得公家的财产装进了私人的腰包,预算外经费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三、预算外经费管理对策

(一)预算外经费收入管理对策

首先各单位开展对外有偿服务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收费项目和范围要遵守上级规定,防止乱收费的想象。其次要严格划清预算外经费收入的范围,防止预算经费的流失。对于不增加军费总量的经费收入,均不算作预算外经费收入,防止一些单位将预算经费划入预算外经费之中,造成预算外经费规模的不合理扩大。这种做法有利于反映各单位预算外经费收入的真实数据,消除各单位之间的收入差异。再次所有收入均要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各事业部门的经费收入都要足额上交给后勤财务部门,不得垂直收缴和坐支。事业部门只见指标不见钱,充分理顺财务部门这一条经费管理渠道。

(二)预算外经费支出管理对策

一是要明确成本性支出的范围。针对一些单位随意扩大成本性支出范围,将非一些其他类支出挤作成本性支出的行为,上级有关部门要严格制定各项对外服务的成本性支出的范围和内容,堵住制度上的漏洞。二是要科学规划好经费支出的结构,做好对预算外经费支出的标准化管理,明确规定预算外经费支出方向、开支内容以及结构比例。对于各项具体支出的比例指标要提出明确要求,如留用家底经费的比例不能低于收益的百分之多少、用于发放人员福利的比例不能高于收益的百分之多少等等。如果支出不符合比例的要求,需要上报到上级部门进行审核。

(三)预算外经费分配管理对策

由于各单位的地理位置、技术条件、工作性质等存在的差异,可利用军队闲置资源对外进行创收的能力不同,因此带来了预算外经费收入的不平衡。根据规定,预算外经费收入实行全额上缴、比例分成和全额留用三种分配方法。对于上缴给总部的部分,要由总部实现集中统管,综合考虑协调好各方面的因素和关系后实现在全军范围内的再分配,以此来缩小各单位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熊友存.军队财务管理学[M].出版社,2012,7.

[2]许晓东.也谈军队预算外经费管理改革[J].军事经济研究,2011(6).

上一篇:不同类型浅表脂肪瘤的超声诊断 下一篇:药师干预模式对服用华法林患者的依从性、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