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开得过分的玩笑

时间:2022-10-06 07:16:11

河北肃宁历来是个出太监的地方,一是比较穷苦,另外也是因为某种示范效应,某家出了一个太监,从破败茅屋到高堂大院,自然引起周围人的羡慕与效仿。不过魏忠贤是个特例,一般人在幼年时就由家人做主净身,他是在已经娶妻生女的22岁壮年,毅然的。

他的自阉源于一次赌博失意:“与群恶少博,不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在一次输光了裤子之后,他躲进街上的酒馆里,被别人找出来当街一顿痛打,差点儿丢了性命。在阵阵逼债声中,那时还叫魏四的他情急之下说出了一句话:“我他妈进宫当太监还你还不行吗?”

也许这句憋出来的话给他指了一条出路,与其饿一辈子肚子,不如进宫当太监。但摆在他面前的有三大难题:首先,净身需要交二十多两银子的手术费,对于他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其次,当时的净身手术死亡率非常高,特别是成年人;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净了身也不一定能当上太监,明朝太监人数之多,创了历史纪录。明朝中叶,一次宫中大规模招收太监,初定名额是1500人,结果有两万多人蜂拥而至,虽然名额最终扩大到4500人,但还是有一万多人落选。落选的人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在京城各寺院附设的浴池里专门为太监洗澡,地位仅强于乞丐,要么参加丐阉团伙去铤而走险。

魏四还是说动了家里人,毕竟,他的血液里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匪劲儿。他的运气也不错,伤口没有感染,顺利度过危险期。

这时,家里人将房子卖了,搬进村边的土地庙安身。但这点儿钱做见面礼,吴公公根本不收,最后分家另过的哥哥狠心将三亩薄田卖了,吴公公才收了钱,却绝口不提能不能进宫。

魏四一等就是四个月,又用了把女儿卖给别人当童养媳的钱,才终于赶上了万历十七年(1589年)腊月的最后一次挑选。因为宫里需要一个倒净桶的人,在所有待选人员里,他年龄最大,长得最魁梧,身手又灵活,所以入选。消息传来,全家人烧香念佛。

魏四进了宫,被安了个新名字,叫“李进忠”,工作就是早起倒马桶,其余时间则无所事事、赌博喝酒,从哪个角度也看不出这个人日后会成为左右大明帝国的风云人物。在宫中飞黄腾达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识文断字,二是富于心机,三是有强烈的野心。李进忠进宫多年,依然大字不识一个;说到心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憨”,他待人热情,敢作敢当,在喝酒赌博的日子里,经常被那些奸滑的太监耍弄,久而久之竟得了个“傻子”的外号;至于野心,他进宫的目的最多是让一家人衣食不愁而已,实际上,进宫好几年了,他的侄女、外甥女还是相继被卖到京城大户人家做了奴婢。

由于平庸,李进忠在宫中混了十几年后,才脱离底层太监行列,做了东宫一个才人的伙食管理员,一年有个百十两银子的收入。

但历史总爱开大玩笑,他侍候的这位相貌平常的王才人,居然为太子生了一个儿子,而且是长子。

其实,李进忠当时的前途仍然看不到光明。万历皇帝一直不喜欢太子,总想以第三子取而代之。由于皇帝的厌恶,太子在宫中没什么地位,连皇帝身边的太监都可以随意欺负他。“李进忠”的与众不同就是在这时体现的。他对王才人与小皇孙有一种狗一样的忠诚与依恋,才不管他们有没有前途。王才人一高兴,让他恢复了本姓,改名魏进忠。

至于皇太孙,自然更加没人重视,直到成年,他认识的字还是身边的太监没事时教的,他爱骑马射箭,爱做木匠活儿。不管他在胡闹些什么,身边总跟着一个身躯高大的人,就是魏进忠。不管他喜欢玩些什么,魏进忠总能千方百计地淘来,小皇孙一高兴,就喜欢拿这个老仆搞个恶作剧。当夕阳从紫禁城头落下后,魏进忠常会坐在小皇孙身边,絮叨地给他讲些宫外的市井奇闻或乡下的古老传说。长年的耳鬓厮磨,这一老一小之间形成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亦主亦仆、亦亲亦友的关系。以至于魏进忠一天不见这位小皇孙,心里就有些空落落的。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魏进忠53岁。这年七月,万历皇帝驾崩,太子终于登基,成为明光宗,魏进忠侍候的皇长孙一下子成了准东宫。更没想到的是,明光宗登基才一个月,就因过度一命呜呼。一转眼,昨天还在宫里淌着鼻涕四处乱跑的小皇孙,一下成了“天启帝”。这一转机来得太快了,所有人都有点儿晕头转向。

任何人,包括魏进忠自己,都以为他的造化到此为止了,了不起混个膳食处首领太监的体面角色。不想,命运之神把更大的幸运砸到了他头上。

明朝宫廷中流行一种“对儿”习俗,即太监与宫女相好。天启帝奶妈客氏的“对儿”原本是一个叫魏朝的人,是魏进忠的朋友,在天启帝登基之后,被提拔为乾清宫管事并兼管兵仗局印,因而事务繁多,在宫中的时间越来越少。魏进忠管理伙食,与客氏接触很多。魏进忠的豪爽开朗,对女人很有吸引力,时间一长,两人产生了感情。有一天,两人正在亲热,被突然回来的魏朝撞见,当即吵骂起来,惊动了皇帝。皇帝可不管谁对谁错,他问奶妈:“客奶,你只说你要谁替你管事,我替你断。”客氏也是个敢作敢当之辈,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犹豫地将手指向魏进忠。

由于后妃不能亲自抚养婴儿,天启帝真正的母爱是客氏给予的,所以客氏的亲信就是天启帝的亲信。与对木匠活儿的强烈兴趣相比,刚刚登基的天启帝对政治分外厌恶,繁重的政务对他而言是一种折磨。他自幼生在清冷的东宫,平时除了几个宫女与太监,几乎没接触过其他人,更没见过什么世面,因此,上朝时他总显得羞涩、笨拙,别人说什么,他也听不懂。他急需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来替他处理这些麻烦,这一重任顺理成章地落到了老太监魏进忠身上。这个不识字的太监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代替皇帝批答奏折――这意味着他掌握了帝国的所有权力。

魏进忠的第一个举动,是改了自己的名字,叫“魏忠贤”,表字“完吾”。他意识到,以前,他不过是皇帝的家奴,进忠足矣;而今,他成了当朝秉政,还必须贤,也因此,他必须尽快完美自己。

历史就这样把舞台的所有背景都搭好了,前魏四、李进忠,现魏进忠,后魏忠贤就这样站在了帝国的最高处,开始了他愚忠、短视又遗害无穷的表演……

(唐笑摘自《中外文摘》)

上一篇:子张求官的逻辑 下一篇:裁开连页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