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过热也致病

时间:2022-10-06 07:14:38

冬季长时间室内温度过高,易致室内干燥,可使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引起急性咽喉炎等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到了寒冷的冬季,不论是家庭、单位以及商场等,取暖的形式多种多样,水暖、电暖、地采暖、燃气自供暖等等,但总起来说就是一个目的:让室内的环境更温暖。对此,著名呼吸专家、宣武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聂秀红教授指出:冬季有些室内温度甚至可达二十七、八摄氏度,就像夏天一样要穿着短衣短裤。如果长时间室内温度过高,易致室内干燥,可使人的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引起急性咽喉炎等疾病。

室内温度过高影响体温调节功能

随着气词的不断下降,数九严寒即将到来。此时,暖气成为人们的抗寒工具。但是这种“人造温暖”的背后,往往埋藏着人们不熟知的健康隐患。聂秀红主任说:据有关气象专家介绍,冬天最宜人的室内温度为18℃%-2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就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由于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如果室内温度经常保持在25℃以上,人容易产生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的情况。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快速适应,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非常容易患伤风感冒。

干燥环境影响呼吸道生理功能

正常人的体温为35℃-37℃,鼻前庭温度为30℃-35℃,且鼻腔黏膜对吸入空气有加温加湿作用。呼吸道内保持37℃、95%-100%相对湿度是维持黏液一纤毛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导致室内干燥,人体随着呼吸运动,呼吸道失水增加,易使呼吸道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影响呼吸道生理功能,甚至诱发呼吸道炎症,尤其对于那些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吸入干燥空气,更易使呼吸道内痰液干涸,痰痂形成,排痰困难,痰液潴留,阻塞呼吸道。

若室内湿度过低时,由于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子出血等,也很容易患上感冒。

暖气过热有五大隐患

暖气过热带来的危害小到嘴唇干裂、皮肤瘙痒、咽干声嘶、鼻出血等轻微症状,大到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病症,常见的主要有五大隐患:

1 温度过高、湿度过低影响刺激呼吸系统: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暖气过热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通常,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都能得到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冬季供暖后,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一个病菌的“温床”。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疾病。因而,千万不要以为室内越暖、越舒服,只有适度才有利健康。

2 过热可致血液黏稠度增高 引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系统负责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蒸发”了人体的水分,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屋里暖气过热以及室外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过热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3 尿量减少影响泌尿系统:冬季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可要小心你的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4 干燥环境皮肤最敏感:冬季,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供暖后室内温度较高,更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老年人皮肤瘙痒,不当抓挠还会造成湿疹。

5 易致干眼症: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眼结膜干噪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既要温度还要湿度

暖气过热致病的最大原因在于人体水分丢失,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1000毫升水分,其中经皮肤600-700毫升,经呼吸道300-400毫升。供暖后,室内干燥,丢失的水分会更多,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泌尿系统等部位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再就是因为人的体感是受温度和湿度这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所以,在注意室内温度调节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的湿度。冬季最适宜人的湿度应是40%-60%,此时人的精神状态最好,思维最敏捷。

学会与暖气和平共处

暖气在给人们提供温暖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但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学会和它“和平共处”。

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通风时间早晨最好是太阳升起之后,下午是3-4点之间。室内适量摆放绿色植物。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多喝白开水。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增加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

进入供暖期后,前来医院呼吸科就诊的病人大大增多,其中70%以上都是老年人和孩子。因此,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分悬殊,外出时要保暖,老年人和孩子要戴上帽子,开窗通风时不要背对窗户,以免受寒。如果出现感冒、咳嗽等比较严重的症状时,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要随意服用感冒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上一篇:90岁索奶奶传授食补门道 下一篇:王小丫:为父母调配营养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