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时间:2022-10-06 05:21:43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同时完成两方面的任务: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学法指导因素,把学法纳入教学内容,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传授知识的具体过程紧密结合,力求使学生每节课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目前,多数教师课堂教学中仅做了学习内容的指导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不得法,学习费时、费力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呢?

地理课本包括文字系统和图像系统两大部分。图文并重,索理于文,索像于图,图文对照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读图可以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分析和掌握,同时图像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直接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一、掌握好文字系统

1. 地理知识学习方法

(1)看书识记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首先要明确目的,指导自读。教师要告诉学生自学的课题内容和基本要求,要让学生明确这堂课要学什么,达到怎样的目的,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自觉地进行学习。其次要教给方法。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读前质疑的基础上,明确读书“三要素”,即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为什么。教会学生左图右书、图文对照的原则,将课本上的文字内容一一落实到图上,养成随时运用地图的能力和习惯。还要教育学生读书时做到“四读”“四到”“四边”,即一般描述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读书时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及相互配合;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描图、注记,一边分析思考、总结所学知识,一边设题自检,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2)思考解疑法。教师对于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要作为重点提问内容,通过提出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教师就不必再讲了,对于那些学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难点问题,教师要通过精讲,帮助学生解疑,突破难点。通过“设疑――解疑――新的疑问”,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重点内容教师要反复强调,以加深印象,使学习目标一一落实。

2.巩固地理知识与技能训练方法

(1)系统纲要法按照地理知识体系,把分散的知识点联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知识,注意点面结合。

(2)典型题训练法选择那些对巩固重点知识有利、题型灵活利于发展学生能力的典型题,分析其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对比分析法可对同一类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如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异同)、可对不同类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如城市化与荒漠化的比对),可横向对比(如中国荒漠化的地区分布的差异),可纵向对比(如中国荒漠化的发展)。

(4)特殊记忆法按照地理事物发展的特点、成因、规律进行记忆。如“北逆南顺”(南北两极看地球运动的方向),“南左北右”(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高高低低”(等温线的凸向:同纬度的陆地、海洋,平原、高原、山地,温度高的区域等温线凸向高纬,反之,则凸向低纬),“暖前冷后”(暖锋雨降在锋面之前,冷锋雨降在锋面之后)等。

二、掌握好图像系统

地图知识是地理知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地图知识与文字知识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地图知识是文字知识的补充和发展,是地理知识的直观化、形象化的体现,是文字知识难以取代的。掌握好地图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十分必要。掌握图像系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读图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不同种类的地图的步骤、顺序和方法,找出图中主要的地理事物,主要解决图中“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2.析图法指导学生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图的含义,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3.绘图法教师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讲画同步。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绘图。绘图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主要方法有:

(1)彩描利用课本插图或填充图,要求学生用彩笔勾描轮廓及重点内容。

(2)画简图轮廓最好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内容要突出主要的地理事象。如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完成黄河与长江水系图。并分析对比两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径流的地形区、主要的支流、发源地、长度、注入的海洋、主要的灾害及成因和治理的措施。

4.记图法利用图像进行记忆,印象深刻,易于形成空间观念,到考试或需要回忆时,眼前似乎就能出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记图包括(1)默填:利用空白图按要求填图(如在中国空白图中填注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2)默绘:不看课本,自己绘出示意图(如绘出气旋与反气旋图,绘出二至日时太阳光照的侧视图和俯视图,绘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函数图等)。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好图像系统。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与训练,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们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作者单位:瓜州一中

上一篇:怎样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