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贪吃鬼的德国札记

时间:2022-10-06 05:04:44

矿泉水,谁撒下了一把盐?

我刚到德国时,最不能适应的不是香肠、沙拉,也不是米饭、猪脚与酸菜,而是最简单的“水”,尤其是所谓的“矿泉水”。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德国餐厅里点了一杯矿泉水,等侍者端到我面前时,我发现矿泉水竟然像汽水一样在冒泡泡。接下来更可怕,这杯水不只冒气泡,尝了一口,天啊,还是咸的!

我只好再向侍者询问,因为语言不通,他误以为我不喜欢这牌子的矿泉水,于是接连又送上其它牌子的几种矿泉水,不过每一杯仍是冒着气泡,每一杯仍像加了咸盐一样。

在德国住久了我才发现,德国人对矿泉水偏爱至极,在各式大聚小宴、派对甚至宿舍的共享厨房内,矿泉水都无孔不入,几乎每间屋子每个角落都能发现它的存在,而且德国人买矿泉水不是一瓶一罐地买,而是一箱一箱地买,没有矿泉水,德国人可能会活不下去。

其实德国的矿泉水,仔细读它标示的内容,每瓶水里矿物质的含量可都是不同的。所以矿泉水在德国人眼里,除了能补充水分外,也是他们日常生活"养分"来源呢。依各人体质需要或是口感,许多德国人也有自己喜爱或习惯的矿泉水品牌。有些厂商甚至还推出不同气泡含量的矿泉水。

与异国美食相亲相爱

我还没到德国前,就听说德国人是有着强烈排外情绪的。

在到德国的第二天,我独自在街上闲逛。在一条街的转弯处,我看到一块色彩鲜明的广告看板,上面贴满了各个国家的小国旗,可是,在我看到广告板上的第一行字时却吓了一跳,天啊,看来德国人的确排外,即使在这种公众场合都如此旗帜鲜明地表露自己的排外情绪。我正想着,就看到附近有几个年轻人盯着我,我没胆继续"欣赏"这块广告板,赶紧悄悄地离开这可怕的地方……

直到晚上,我出来吃晚餐,又路过那条街。附近都没有人,我又抬头看了一眼广告板,才禁不住傻傻地笑出声来。原来全部的广告文案是这样的:"如果有一天,你隔壁的土耳其人、中国人、希腊人、意大利人通通不见了……你绝对会想念美味的中国菜、土耳其的大汉堡、希腊人的海鲜烧烤、正宗的意大利披萨。"

这其实是一块反排外的宣传板!

像这种反排外的宣传,我后来又见过不少。而用美食来唤起德国人这方面的意识,真是最好的办法了。

走在德国的街上,几乎每三家餐馆就有一家是意大利餐厅,每五家就有一间希腊风味的小馆,再走几步,就是老中开的上海酒家。即便平时的路边小摊位,像是土耳其的大汉堡店前,每到中午也是排起长龙,而美国的连锁快餐店更是人满为患。

就连德国大学的学校餐厅,也不是一年四季只供应他们日耳曼的食物,拜鲁特大学的餐厅里最受学生受欢迎的,正是异国风味美食周。像是墨西哥周、香港周、意大利周、荷兰周、阿根廷周……在各个美食周的五天里,学校的厨师们都会绞尽脑汁,每天变出一种不同的异国佳肴。

新鲜有趣的异国酒吧

欧洲人常喜欢把自己的空闲都消磨在酒吧里,德国人当然也是如此。时下的年轻人,已经不喜欢去传统的酒吧,一些异国的酒馆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最爱。像爱尔兰酒吧,就是德国最普遍的外国酒吧之一。在那儿除了能享受到纯正的爱尔兰啤酒、爱尔兰咖啡外,在下午茶时间,有的甚至会供应一些老板娘亲手烘焙的小饼干。挂满蓝白红国旗的法式酒吧也到处可见。

我在德国感受最深的,该是那些以亚洲风格为主的小酒馆了。这些酒馆因厨师的专长不同,口味存在很大的差距,至于价格嘛,绝对会贵得让你嘘唏不已。这几年来,德国人似乎越来越以亚洲文化为时尚,我常常会在街上看到不少前卫的年轻人在身上刺个中文字,尽管留在他们身上的可能是缺一笔少一划的错别字,但他们依然一脸酷相地到处招摇。

咬一口“柏林人”

又是一天的开始。史蒂芬妮总是在七点就准时赶到面包店。与每个人“Hello”几声后,便套上滚着荷叶边的金黄色花围裙,然后像只花蝴蝶般地忙碌于厨房和柜台之间。她除了将新鲜出炉的面包迅速地摆放在架上外,也一边帮老板娘招呼那些早起的客人。

史蒂芬妮是我的邻居。她是个大学生,为了赚些零用钱,每天早上都在她舅妈的面包店里帮忙。

德国每个城市依传统的习俗与口味,都会有不少以当地为名的面包特产。像是"柏林人"(Berliner),“邦贝格人”(Bamberger)这两种,算得上是德国境内最有名也最普及的“地名面包”了。

“柏林人”的口感有点类似传统的甜圈,同样在面包的表皮上也有一层白绵绵的糖粉,但与甜圈不同的是,除了它不是圈状外,就是面包里还包有美味的馅料。依各面包师傅的手法与喜好,每家面包店都会塞些不同的馅料在里面。不过大部分德国面包店里的“柏林人”,都是以酸酸甜甜的果酱为主。而 “邦贝格人”,则是有酥皮的牛角面包。

爱上德国小吃

在德国的大街小巷闲逛时,总会被阵阵香喷喷的烧烤味给迷住,跟着鼻子的感觉找一找,就会发现一些卖香肠的摊位。在这些摊位上,不仅可以吃到最著名的烤肠)和煮肠,更可以吃一份美味的牛排。无论是哪一种,通常小贩们都会用一块德国传统的脆皮小圆面包夹着,当然,也有芥末或蕃茄酱供你自行取用。

在国外旅行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北京那飘着香味的糖炒栗子。原来,在德国的冬天里也可以吃到炒栗子呢。在广场或街道的转角口,寒冬来临时总会冒出一些临时搭建的小木屋,从里头传出来的栗子香,总会吸引路人排队购买。我就曾N次地在小木屋外排队,一买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路吃回去,那浓浓的香味总会让我想起北京的冬天。

十月的啤酒庆典

坐在我对面啃鸡翅的女孩叫卡琳,她是个身材娇小的德国美女,有一头金闪闪的直发,配上水蓝水蓝的大眼。真不可思议,她点了一份全只烤鸡、薯条和沙拉,还要了一公升的啤酒,不出半个小时,她就把一大杯啤酒喝得干干净净,让我禁不住想拱手道几声佩服。

德国的啤酒是有名的,同样有名的是每年十月的慕尼黑啤酒节。

这个世界级的啤酒庆典,算算也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每年这时,慕尼黑的草原上就会搭起十六座供饮酒用餐的巨大帐篷,里面除了有许多德国传统餐点与啤酒能任您挑选外,同时也安排了各种民俗音乐演奏与其它的表演活动。而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每个帐篷都是由不同的德国啤酒厂商赞助的。也就是说,每个帐篷只特别供应这个牌子的啤酒,因此,你如果想趁啤酒节品尝德国不同品牌的啤酒,不妨到每个帐篷走一圈,试试比较各式德国啤酒的清淡香浓,让自己过个名符其实的慕尼黑十月啤酒节。

上一篇:庄冬冬,用首饰写日记 下一篇:天之骄子,跌落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