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需要 激发兴趣

时间:2022-10-06 04:38:24

摘要: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谓乐知就是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也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教育;兴趣教学;观察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232-03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兴趣源于需要。那么需要与兴趣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老师在此过程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也许下面的公式可以给出很好的诠释。

需要+兴趣+行动=有效

根据这个公式可知,如果按照需要采取有效的行动,便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需要的类型

1.知识型需要。

2.实用型需要。

3.不明显需要。

在明确需要的类型后,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针对需要,激发兴趣

(一)保持“知识型需要”,提升其学习兴趣

1.分析。凡是有“知识型需要”的学生,他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对周围的事情产生过疑问——天为什么会黑,又为什么会亮;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改变;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何“山寺桃花始盛开”呢?这些等疑问使得他们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因此就特别希望有人能加以指点,帮助他们点亮智慧的火花。

2.措施。①因材施教,在观察、实践中感受乐趣。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在“商业是集中效益高还是分散效益高”这个问题上产生了疑问,后来我让他把这个问题做为研究性课题进行研究,他大约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利用周末亲自去观前街、石路等地实地考察了多次,又去一些小区调查了很久,最终得出了结论——为大范围区域提供服务的商业点最好集聚,这样大家在购物时易于挑选,也便于买全所需物品;为小范围区域提供服务的(如小区)商业点要少,且分散较好,这样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既培养了其观察能力,又使书本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周转和升华。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就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之母。”②用“爱心、耐心、热心”去保护学生稚嫩的心,避免兴趣火焰的熄灭。记得我在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这一节里有这样一个内容——城市功能区是因为同一活动在空间上集聚而形成。我提了一个问题:同一活动为什么会集聚呢?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区位要求相同。但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应该是人为划定的,而且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当时我感到有点意外,但他的说法却不无道理。于是我让他阐述原因,他说:“苏州的工业园区不就是人为划定的吗?”我说:“是的,你说的很有道理。那么我们的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是随心所欲的还是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上的呢?他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他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依据是区位要求相同,另外还可以提高公用设施的利用率等。”这个问题解决后,他的脸上流露出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但这种表情却一闪而过,很快他又皱起了眉头。看到他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再次请他站起来说明原因。他说:“集聚不好,特别是商业区,大家挤在一起无生意可做。”这时有些同学已经露出不耐烦的情绪了。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但一时又不易讲清,于是我就让他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自己去研究一下,并告诉他:“你可以在班里找几个助手,我来当参谋,然后把研究结果向大家展示。”很快下课了,虽然课没讲完,但同学们有了其他的收获:敢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尽信书;其次就是有了研究的欲望。后来他不仅给出了近乎完美的答案,人也开朗了,各门课的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在高考中还考出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并选择了地理专业。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二)贴近“实用型需要”的学生,把潜在的、消极的兴趣变为积极的兴趣

1.分析。“实用型需要”的学生一般在学习上都是比较积极主动的,属于埋头苦干型的。这些学生中有不少喜欢死啃书本,他们关心分数、排名,他们的情绪也会随着分数的高低而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死记硬背使得他们丝毫感受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提高成绩之难、考入名校无望使得他们倦怠之情油然而生,这就造成了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却效率不高的局面。

2.措施。意大利著名的幼教专家蒙台梭利,在其儿童早期教育的一系列书中多次提到:“没有智力活动参与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令人疲惫的。”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读了多年书的高中生。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学生,如果能教会他思考,改变其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思考的乐趣会让他产生真实、积极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气压与天气》章节时,有不少学生用“高降晴、低声音(升阴)”来进行概括。在做选择题时,这种方法还有一些优势,一遇到综合题,特别是要分析时,往往很难拿分。而我在讲解这一问题时,力求生动、力求理解,绝不简短地用句话进行概括,因为这种概括的方法是滋生懒惰的最佳温床。我课前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什么是高压,什么是低压?②空气如何运动会使得空气对近地面压力增大或减小?③根据上高山和下高山时所遇到的温度变化分析,空气上升时与空气下沉时温度个发生什么变化?④根据冬夏季节皮肤的感受,思考温度与湿度的关系。为了加深学生对空气运动对天气的影响的理解,我刻意给他们补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火烧联营三百里时所遭遇的尴尬无奈,并让他们思考找出其中的缘由。按照这种方法,经过高一整个一学年的训练,我所教的班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甚至有学生告诉我:思考原来还是很有乐趣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对思考价值的最好肯定:思考减轻学习负担,思考带来学习乐趣,思考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不离不弃“不明显需要”的学生,振其心,养其趣

1.分析。需要,人人都有。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明确与不明确。这类学生其实脑袋不笨,只是心无所属。读也可,不读也可;读好也罢,读不好也无所谓。终日精神不振,漫无目的。

2.措施——创造需要,激发兴趣。他们好似“看破红尘”,一切都无所谓,似乎“无药可救”,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只要你能吸引他,他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能得到提升,学习潜能便随之得到开发,他的学习需要也便由此产生,因为很多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往往开始于教学中对教师讲授方式和风格的认同。

比如在讲月相时,我先提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你们大致看到过几种月亮的形状?②昨晚月亮是什么形状的?③昨晚月亮大约是什么时候出来的?④为什么一个月中同学们见到的月亮形状会有所不同呢?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顿生疑问,产生了好奇。接下来的分析过程,学生就会格外认真细致地听,听懂以后就要以“用”来巩固。“用”很重要,会用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而这恰恰是提升“不明显需要”的学生学习动力的一大源泉。接下来,我用了几乎每个学生都看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的一幅对联来考查学生:“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残月如弓,新月如弓,( )张弓,( ?摇)张弓”(东、西)。这个题目既有趣,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总之,需要是成功的基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不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才会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每位师者都能洞察学生需要,不遗余力地激发兴趣,学生才能“书山有路需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才能真正迎来教育的春天!

上一篇: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强化林学专业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