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主流:浅析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深化

时间:2022-10-06 04:30:18

走向主流:浅析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深化

所谓社会新闻,即是从内容上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往往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为报道对象,因而其报道视角具有独特性,具体来说,即有广泛、平易、生动、趣味性强与人情味浓等特征。

时下,创办主流报纸正成为许多城市报人的口号和目标。由此,不少青年报、周报、晚报、都市报纷纷走上“硬化”新闻的“二次创业之路”。⑴而以往作为“小报”作风或“软新闻”的最佳“注脚”的社会新闻,必然会在这一风潮中经历改变。本文所关注的是,社会新闻的报道视角在“主流化”运动中具有怎样的价值,以及会如何发展。

一、关于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考察

笔者选取了《南方周末》2002年8月~2003年10月(除去2003年3月)共14个月的第一版新闻来作分析。之所以选择《南方周末》,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南方周末》的新闻制作(包括社会新闻类)在我国报业中具有先锋性和范本意义。二、《南方周末》提出“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严肃周报”口号,⑵正处于建设“主流大报”的转型期。如下表所示,这14个月的一版新闻中,社会新闻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1.视角组合,全景叙事

传统社会新闻,限于篇幅和报道形式,往往采用单一的视角来完成,比如客观叙述或体验式报道;而《南方周末》上更多呈现出的,是各种报道视角的组合,从而将社会新闻置于“全景叙事”中。这些视角包括:1)超宽视角:以视角组合追逐新闻事件的全方面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新闻事件;2)纵深视角:挖掘社会新闻各个层面的背景及相关因素;3)缩微视角:聚焦一些反映事件本质或新闻理念的细节。而在实践中,以上三方面甚至更多方面往往是有机组合于一篇报道中的,下面试举一例,以兹说明。2003年4月3日一版新闻《“海盗向我们开炮!”》,是关于我国远洋渔轮遭海盗袭击的灾难性报道。对这篇新闻及相关组合所体现出的多种报道视角.

从当事人到专家,从起因到发展,从现场到幕后,从国内到国际,从文字到图片,三版贯通,在多视角的充分组合下,人们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意义影响及发展趋向都有了较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一个犯罪类社会新闻因此而具有了深度。

2.时空推移,全程追踪

作为一份周报,《南方周末》的新闻制作要经历更大的时间跨度,在及时性与即时性方面处于劣势。而全过程追踪的方式,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一缺陷的补足。灾难事故类社会新闻的报道可作为明证。《南方周末》的此类社会新闻中,报道视角随新闻事件的发展而在时间与空间上推移,有了一种由静到动,由定点到全程的转变。比如《潜361:最后的出航》(2003年5月22日)一文,记者在对海军361舰艇失事地点作了一番介绍后,视角一转,由家属初闻噩耗(5月4日,湖北)――乘飞机奔丧――机上与记者相遇――到达失事地(旅顺)――领导人、部队抚恤――海边祭悼(5月20日)等一系列事件串起,通过记叙当事人与记者在时空推移中的经历,最终大跨度展示了这场灾难性事故从源起到善后的全过程。而“海军对失事舰艇的追悼活动”、“国家领导人专程赴部队调查抚恤”等“硬新闻”均连缀在追踪过程中。全程追踪的视角,赋予社会新闻更合理的时空观和更开放的品质,即将新闻事件看作联结过去与未来、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过程。由此,在这种联结点上对历史和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审视才可能成为新闻的一种自觉追求。而这种追求,恰恰体现了新闻的深度。

3.情理交融,全知解读

感性和理性,这是两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维度,同时也具有矛盾性。在社会新闻中,其轻重关系很值得考究。对感性的不同尺度的掌握构成了不同的新闻旨趣。⑶从传统意义上讲,社会新闻的情感化正是其被称为“黄色新闻”或“煽情新闻”的根源。但通过对这种情感化尺度的把握,经由理性的力量而对其进行正确筛选和赋予意义,感性的视角非但不会使新闻肤浅,反而可以修正理性视角苍白、枯燥的缺陷,从而创造出一种情理交融的“全知”境界,新闻品质也随之自然提升。《南方周末》的社会新闻更多体现了在理性认知视角上的相对优势。在它所惯常使用的报道方式中,“专家会诊”便是理性认知的明证。如,在《流言,4天飞传14省》(2003年5月15日)中,《南方周末》请出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谣言”这一社会现象予以专业解读,使得这篇社会新闻报道几乎可以作为社会学或传播学的一种个案分析。同时,该报道并未流于社会科学研究式的枯燥乏味。它的切入点仍是人物、故事,是以小说式的笔法详述了流言在人与人、村与村和省与省之间的传播过程。情与理的交融,使文章好看又耐看。

理性对于情感的升华,使《南方周末》社会问题类新闻做得深入且有特色。2003年4月―10月的一个时段,此类新闻在第一版中共有15篇,占了同时期头版新闻数量的一半。其中,《传奇与现实:中国三大明星村调查》、《大坝,离都江堰1310米》等文章均体现出鲜明的“全知”色彩,对于社会现象、问题的解读既有人情味,又达到了理性的深度,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层面进行了充分挖掘和表达。

二、社会新闻报道视角深化成因及意义分析

通过对《南方周末》一版新闻的分析,可以明显总结出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深化趋向和特征。这首先由《南方周末》作为周报的性质所决定。前面已提到,周报新闻制作的时间跨度相对较大,在时效上不具备竞争优势,从一开始便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深度和阐释上。通过深化社会新闻的报道视角,“易碎”的新闻事实被赋予了独特意义。相对于单纯时间意义上的“新鲜”,《南方周末》社会新闻所展示出的是内容与价值上更多更恒久的“新鲜”。在电子媒介及时性和网络媒体“全时化”⑷理念与实践的冲击下,纸媒介的优势将更多被推向意义层面。满足受众对新闻意义的追求,不仅已成为周报的竞争砝码,也必将延伸至日报和晚报。

其次,从历史新闻学角度讲,社会新闻产生至今,在报道内容与报道理念上呈现不断发展与深化的态势。在我国,由“街谈巷议”而萌芽的“逸闻趣事”使社会新闻在新兴的近代报纸上一度占据统治地位,而到了19世纪90年代,因时代精神的变迁,经济、政治、军事等新闻在数量上超越了社会新闻,社会新闻也由单纯的奇闻轶事转向以治安、法审、灾害等内容为主。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社会新闻”一词,其概念范围不仅包括软新闻,而且增加了诸如环境污染、城市规划等硬新闻的内容,“社会”的含义由“里巷”转为“社会性”。⑹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接纳了这一概念,社会新闻得到长足发展。随着社会科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新闻在品质上得到极大提升,其报道视角的不断深化应是一种必然。

再次,就受众而言,随社会的发展,受众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同时面对无孔不入的强大信息流而更加渴求对信息的专门化整理及意义的提供,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深化适应了这种需求。

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变动与报界“主流化”运动紧密关联。依传播沿革的基本规律,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这样一种过程。⑺因此,我国报业由上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的大众化城市报纸的风潮过渡到现今的争做“主流媒体”的时尚,应该不仅是从市场意义上争夺“高端读者”的策略,同时也是报纸媒体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主流”的风潮也必然伴随报道理念的转变与报格的提升。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深化是这种转变的表现之一。欲走“主流”之路的报纸媒体以“面向主流受众,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生活方式”⑻为己任。而所谓“主流受众”,依《南方周末》的判断,应是“有一定经济常识,一定文化修养,一定生活情趣,一定社会关怀,一定的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水平,理性并且越来越从经营自己人生的角度关注社会变化的一个群体”。⑼毫无疑问,面对这样的受众,仅仅具有“小报式”的传统社会新闻报道视角是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另一方面,社会新闻的传统报道视角,其优势又很明显。由于人性化、平民化等特征,它恰恰契合了大多数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社会分工更细、知识类型划分更细但文化走向整合、人们关心的领域更趋宽广的现代社会,这种视角对于大众和主流人群,都具有极大的兼容性。所以,有报纸提出“从市民角度关注民生,从社会角度关注国家建设”,⑽在走向“主流”过程中,选择在原有基础上对社会新闻进行改造、提升和深化。

社会新闻报道视角的深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目前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动状况,尤其是作为未来主流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产阶层严格意义上并未形成⑾,新闻媒体就担负起了社会启蒙的重要任务,“报纸不仅服务于它们的共同体,而且还创造这种共同体,之后它们领导着它们的共同体”⑿。也惟其如此,一张报纸才可能真正具备“主流报纸”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由此,寻找一种具有普适性亲民性的报道视角,并将其深化以完成媒介之于社会发展的责任,便成为新闻的一种自觉选择。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⑴鲍海波,《当代都市报伪主流化倾向分析》,《新闻记者》2003年10期

⑵⑼金莹洁,《访〈南方周末〉主编向熹》,千龙传媒网传媒观察

⑶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99页,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⑷杜骏飞,《论网络时代的全时化新闻理念》,《国际新闻界》2001年5期

⑸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1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⑹成鸿昌、赵娟萍编著,《漫谈社会新闻》14页,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⑺张国良主编,《新闻传媒与社会》2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⑻邵志择,《中国记者》2003年第1期

⑽、陈翔,《华西都市报的三次理论创新》

⑾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⑿杰克・富勒著《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256页,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篇:关于中国县域报纸发展的思考 下一篇:中小报业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