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新鲜事

时间:2022-10-06 02:51:55

社区里的新鲜事

双休日到了,我做完作业去奶奶家玩。刚到奶奶家,便发现奶奶身边放着一个垃圾袋,里面装的都是废旧物。奶奶见我来了,忙喊:“葛格,快帮奶奶一起找可乐瓶、废电池什么的。”“啊?”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我见奶奶又搜出一些废品,装进袋子里,我好奇地问:“奶奶!你把那么多废品拿出来干什么?这可值不了几个钱!”奶奶一转头,神秘地笑了笑,便站起身来,出门了。我走进房间,玩起了电脑游戏。(小作者在叙事的时候,语言比较干净利落。)

大约过了半个多钟头,奶奶神采奕奕(“神采奕奕”一词是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往往用在描述一个人在遇到某一件事,或者在某种情况下的精神状态。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在这里应当表达的是奶奶很高兴的,很愉快的心情,所以用“乐呵呵”可能相对准确一些。)地抱着一盆花回来了。我用惊奇地目光看着奶奶。奶奶高兴地对我们说:“哈!你们看,这盆花多漂亮呀!这可是社区里的张奶奶亲手做的插花。”我细细打量着那盆花:星星点点的满天星中,插着金色的雏菊和三色,一大把淡黄色的花,还散发着一阵淡淡的清香,看了让人感到十分温馨,真美!咦,出门时一袋垃圾,进门却抱回一盆造型别致的花,奶奶在变什么“魔术”啊?见我一脸狐疑,奶奶才将谜底揭晓:“这盆花呀,是我拿那些废品去社区办公室换来的。”“换来的?”我十分惊奇,决定亲自去社区看看。

来到社区门口,我看见大红的横幅上写着:“把废品留下,把鲜花带回家”。社区里到处都是人,大家手中都拎着一大袋废旧物品。有的兴高采烈;有的神采奕奕(还是前面提到的问题,“神采奕奕”可以考虑换为:喜笑颜开、笑逐颜开等。);还有许多小孩子向前探头张望。许多人从里面出来了,手里都捧着一盆盆鲜艳欲滴的花……我走进办公室,里面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送花的送花,收废品的收废品。我趁办公室主任阿姨忙碌的空闲,对她进行了“采访”。(在这个场面描写中,作者营造了“喜悦”、“忙碌”的景象,很不错。)

我问阿姨:“为什么这里要搞这么一个活动啊?”(用采访的方式来揭示活动的意义,非常巧妙。)

“我们搞这个活动,想让大家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大家把家里的废品收集起来,交到我们办公室,然后拿回去一盆花。我们社区里正在举办插花班,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贡献出来。”阿姨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又继续对我说:“瞧,大家都乐于参与呀!”

“那这些废品你们准备怎么办呢?”

“这些废品大多数可以废物利用,不行的,我们也可以将它送回它的‘家’呀!”

“谢谢阿姨!”“没关系。”

我望着进进出出送废换花的人们,望着不停擦汗的社区工作人员,我心里一动:这不正是我们镇海创建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区的一个缩影吗?(最后点题,画龙点睛。)

指导老师张晶媚总体点评:

小作者写作文的构思不错,她按照“奶奶家发现的怪事――社区里的新事――镇海的创建”,层层推进,由小见大。一座城市创建“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区”,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作文中比较“大”的题材,有的时候,我们同学遇到这样题材的作文,往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

上一篇:议论文怎样“符合文体要求” 下一篇:林北子的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