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里的学问

时间:2022-10-06 02:50:36

如果CPI统计指标设计失真,那么经济学家的猜测成绩该这样解读:猜得准的可能比猜不准的更笨。

随着过去一年天量的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已成为人们普遍的担忧。通货膨胀,是指相对于手里的钱而言,商品贵了;或者反过来,相对于商品而言,钱毛了。当然,并不能说有商品涨价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仅是指普遍的价格水平上涨。

国际上惯用的衡量普遍价格水平的指标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PI是指所选定一篮子消费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每种商品的权重依据该商品在消费者生活开支中所占的份额来确定。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 CPI相对于去年同期上涨了2.2%。不少专家据此认为当下并无通货膨胀,有的仅是通货膨胀预期。

然而从我们的常识来看,货币供给接近30%的年增长率、劳工市场的短缺、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怎么可能会没有通货膨胀呢?根据目前21世纪网“您觉得通货膨胀来了吗”的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2056个网友中,有92%的人认为“已经来了,钱不值钱了”,选择“不清楚”、“没感觉”为数寥寥。看来,大家确实感觉到钱越来越毛了。

一个人的消费常常集中在某些狭窄领域,盲人摸象,未必能体会到商品价格的全局。然而,当统计数字与几乎所有人的直觉相悖时,就不得不谨慎了。为何统计局的数据与我们的体会差别如此之大?我相信根本的问题是出在统计指标的设计方面。

我国现行CPI统计样本与体系,基本是沿用1992年确定的地域网点和品类权重,每隔5年会有一次微调。目前,居住类消费在CPI指标体系中占比为13.2%,食品类在CPI 占比高达32.8%,这反映了多年前居民的消费结构。然而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例如在当前的美国,CPI中居住的权重为42.1%,食品饮料权重仅有15.4%。尽管我国的城市人均收入远不及发达国家,然而居民生活重心也早已不是吃饭问题。如果在中国的CPI权重与美国的权重之间选择的话,我宁愿相信中国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美国权重更贴近一些。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城市居民消费而言,统计体系中居住权重显得过低,而高达1/3的食品权重显然过高(尽管农村居民消费中食品的比例可能仍旧比较高)。其中仅猪肉一项就超过3%,无怪乎有人戏称2年前那次通胀是“一块猪肉引发的”,而当前肉类价格的下跌又一定程度上拖低了CPI的涨幅。CPI被食品所绑架,已经影响到了其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的功能。事实上,由于食品类价格受天气等随机因素影响过大,在国外衡量通货膨胀时有时还会特意在CPI中剔除食品,由此得到核心通货膨胀率,才是货币政策的参照。

在目前我国的CPI统计体系中,只要食品类价格稳定,即使居住、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等上涨幅度较大,CPI统计指标也依然显得“平稳”。然而百姓的名义支出却已经大幅度增长了,这时衡量货币实际购买力的CPI便“失真”了―这或许正是中国目前的状况。

在现代经济中,CPI是与GDP一样重要的宏观指标,它理应发出关键的价格信号,为政府部门制定工资政策提供依据,成为货币当局衡量通货膨胀压力、决定货币政策松紧度的基本参照标准。

相比于失真了的CPI,有研究者宁愿用GDP平减指数来衡量中国的通货膨胀。GDP平减指数是GDP名义值与实际值之比,衡量的是最终产出价格水平的变化,相比而言,CPI衡量的则是居民生活费用的变动。近年来我国GDP平减指数的涨幅远大于CPI涨幅。2009年相对于2001年GDP平减指数上涨39.5%,而同期CPI上涨19.5%,差别竟如此巨大!从刚刚过去的2010年一季度来看,也同样如此,GDP平减指数相对于去年同期上涨了5.4%,而CPI仅上涨了2.2%。当然,GDP平减指数并不能代替CPI,二者的着眼点并不一样,不过巨大的差距至少说明了现有指标设计中存在缺陷。如何调整CPI指标体系以精准地反映价格走势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工作。对于货币方面的决策人士而言,纵容一个失真的价格信号扮演政策准绳,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作者:北京大学金融系副教授 赵留彦

上一篇:世博归来 第6期 下一篇:快递中国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