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06 02:05:24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根据职业学校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明确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创建了一年级“严”,二年级“转”,三年级“导的德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08-01

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模式关键在于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建立,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德育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学校根据职校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建了一年级“严”,二年级“转”,三年级“宽的德育管理模式。

一、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严”字为先的对策

高一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文化成绩在中下游水平。长期处于被冷淡和受歧视的环境。往往行为习惯不规范,自理能力较差,组织活动能力较弱,所以对于职校的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相对特殊的管理模式。

(一)以半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作为一个刚踏入职校大门的学生来说,没有经过长期、系统、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管理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实施的是半军事化的严格管理。一是严格制度。根据“职业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制定“学生一日常规”制度,从学生的起居到各项学习与活动,从学生的仪表到举手投足,都制定了规范的标准和要求,二是严格训练。通过军训、卫生、劳动、文体活动、体育课、礼仪课等形式和活动,强化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训练。三是严格监督,扎实严格的检查和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步骤。晚自习根据值班表每天晚上由两名行政干部和三名教师值班监控,整个晚自习期间在校园主要楼道、重要路口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设立流动岗哨或固定岗哨;晚自习结束时班主任带领本班住读学生到教室门前集合、由班长清点人数、向班主任报告人数、然后将学生两路纵队安安静静整整齐齐将同学带到宿舍门前,向生活老师无缝交接。然后检查休息情况,直到每个宿舍都安静下来,熄灯号响起为止。聘请年轻退伍军人担任门卫工作,严禁随便出入。做到“一天一检查,一周一评比,一月一总结,一学期一表彰”通过必要的激励制度和措施形成严谨规范的管理模式,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

(二)开展爱的教育

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于学生来说,爱国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怎样做才是对祖国的热爱呢?要强调爱国必须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爱宿舍做起。再引导学生扩大到整个国家。这样由近而远,易为学生接受;开展“为国学本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刻苦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都是具体的爱国表现。爱人民首先要从爱身边的人做起,首先要爱父母和家人,和周围的人建立互相信任、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觉到爱的温暖。还要建立融洽友爱的同学关系,使班集体成为温馨幸福、团结向上的大“家”。让所有学生都爱家、恋家、离不开家。

二、高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现“转”字的管理思路

经过一年的管理,学生良好习惯逐步养成,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所增强,参与组织和管理的欲望升高,就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管理办法,采取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混合管理的模式,促进德育管理由被动向主动过渡。教师应该审时度势地引导和训练学生不断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逐渐参与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活动中来。

这种多种管理模式并存阶段,是一个逐步转化的阶段,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绝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很难保证管理模式的顺利过渡。初期不能一下子把手中的权利全交给学生。应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组织活动锻炼能力。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使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断得到锻炼提高。纪律管理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改革学生会干部任命制为竞争上岗制,改革班级干部选举制为全员轮流制,改革班级管理单一模式为多元并存模式,把班主任、学生会、班委会手中的权力逐步下放到每个学生手中,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管理者,都从管理的过程中感受管理者的艰辛,增加自我管理的体验。

三、 高三阶段 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以“导”为

主的主动管理模式

三年的职校生活,学生大部分已满十八周岁,生理、心理基本发育成熟,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交往范围进一步扩大,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接触社会的渴望日渐增强,如果对学生仍然采取简单的过于严格的德育管理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自主性要求。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摆脱被动管理的束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设立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的体制,尊重学生个性,逐步增大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比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

我们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不是对学生撒手不管,而是要在健全的制度和机制约束下,让学生有目标、有条件的自主发展,教育者要及时指点学生,修正学生前进的方向,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健康的发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形成较强的求职应聘技能;能用健康的心态认识自主择业与艰苦创业,树立正确择业观;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抗挫折的能力,懂得自强不息。努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学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质量,逐步使学生具有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以上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职校德育管理模式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三个阶段实质上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顺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柴忠华.强化语文教学的人文性[J].现代语文,2005,(4).

[2]徐东升,吕昭岩.五年制师范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上一篇: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下一篇: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