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谋变 19期

时间:2022-10-06 02:01:08

]这可能是姜亮今年最忙的时候。

作为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和德)副总经理,在被誉为“航天界奥林匹克”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他所负责的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展台区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航天人的目光。

这不仅仅因为和德是唯一一家来自中方民营企业阵营的国际宇航联合会成员,更重要的是,凭借6年多的努力,和德已经通过航天贸易这一看家本领,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和德的成功与中国航天经济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目前,我国已描绘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蓝图,而航天产业无疑是重中之重,其技术创新的先导性之强、带动行业之多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法替代的。

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共成功进行14次运载火箭发射,将24个航天器送入太空。时隔17年,国际宇航大会也再次回归中国。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马兴瑞因此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颁发的爱伦·艾米尔奖,这项航天界的重量级大奖,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我国在航天经济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但马兴瑞也坦言,当前参与中国航天计划的主要还是一些传统的航天工业企业,现在只有一部分民营的、个体的工业企业参加到这个系统当中来。

和德就是这部分成员之一。“贸易不会是终点,当我们做到一定规模后,也许会尝试进入生产领域。”

和德何能

2007年,姜亮和几个创业伙伴因在航天领域志同道合而走到了一起,北京和德宇航技术有限公司也由此诞生。

为什么刚开始选择从航天贸易起步?“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航天背景,当然,作为创业之初的民企,首先要选择活下来。”面对记者的疑问,姜亮多少有些难言之隐。

“没有资质、资金、实力和资源。”姜亮坦言,对于刚成立的民营企业想进入航天生产领域可谓比登天还难。此后和德也曾尝试借助国企平台进入,但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要跟你合作,和你合作可能会有风险,不合作什么损失都没有。”换位思考的话,这样的拒绝理由不无道理。

在法律上,国家对民企进入航天领域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一些政策落地难度却很大。现阶段,民营企业参与我国航天产业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挂名、赞助的形式,也是最“热闹”的方式。第二种是利用航天器进行搭载试验。虽然前两种没有直接介入航天研发,但也算是一种参与形式。第三种则相对默默无闻,即提供航天器发射的产品和基础零配件。

对于刚起步的和德来说,没能跨过航天生产领域这一门槛,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第三种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内航天市场需求也日益旺盛。但当时,中国航天发展相对封闭,由于等原因,在对外交流上限制颇多。同时,国内航天公司工作任务繁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外界沟通。

这样的商机显然不会被和德错过。“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中国航天领域,跟欧洲一些先进的宇航公司合作,打通渠道,把国外的产品和技术引入中国。”

从事航天贸易之初,和德便面临一个大门槛:要做国内宇航产品的供应商,需要有一定的资质,但这个资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一开始的时候是拿不到的,只有做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时候才行。

同时,和德也曾受到来自国内航天贸易企业的压力。国企的航天贸易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外发射和整星出口这两方面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要经过政府的点头,民营企业想做也不一定让你做。和德的贸易面越发变窄。

2008年,年满“一周岁”的和德得到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们当时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个项目,但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姜亮直言,几个同事历时半年多,三易其稿,一共整理出20本资料和报告,每本近400页,最后几乎是用一整台车拉给客户的。

半年的努力只换来了10万元的辛苦费。从时间、人力成本等各方面来看,这几乎是一个赔钱的买卖,但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从第一桶金到现在,随着客户的不断积累和信任,和德逐渐获得了以前没有的一些资质,总产值也达到2亿元。在夹缝生存的环境下,和德从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对外航天贸易中成绩较为突出的生力军。

门槛后的曙光

打开和德官网,满屏的英文字母映入眼帘。“我们80%的业务来自欧洲。”姜亮如此解释。

至于没有和美国航天公司合作,主要源于美国的法律限制。和德曾做过一家上海合作单位与美国公司的业务,当时前期工作全部就绪后,在美国公司发货之前,因接到海关通知不得不取消合同。

姜亮有些无奈:“一部分企业并不是很了解美国政府的一些政策,导致类似情况经常发生。”在与美国合作受阻后,和德逐渐将目光转移到欧洲市场,以期打开新的局面。

万事开头难。和欧洲公司合作伊始,和德的美国阴影依旧挥之不去。一次与欧洲客户的合作经历让姜亮记忆犹新,该公司的一款产品中有一部分是来自美国的器件。无奈之下,只能把里面的美国器件拿出来进行重新设计后,再发往国内,效率大幅降低。

对于和德来说,刚进入欧洲市场并不容易。他们希望将欧洲的资源整合起来,并且与欧洲顶级的宇航公司合作,通过这样的大平台,获得一些世界前沿的信息。但当时,这些信息并没有给和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和德逐渐摸索到一条将信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比如今年年底,中国将发射嫦娥三号卫星,而承担月面巡视探测任务的中国第一辆月球车就有和德公司参与的身影。

姜亮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和欧洲的合作伙伴接触后得到这样一个信息,欧洲一个客户已经花了5年多的时间,研究火星车移动分系统测试与仿真的技术方案。而火星车和月球车的技术方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质区别并没有太大。如果能将该技术方案改为适合月球车的,也许会大大降低我国自己研发所造成的时间成本和风险。

和德迅速做出决定:向欧空局申请技术转让,并成功说服国内公司应用这样的技术。

虽然和德目前还没迈入生产领域,但在贸易领域上的不断前进,也让他们看到了民营企业跨过门槛的曙光。

自己的卫星

“做贸易只是起步,甚至几年前我们内部讨论是否要做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姜亮说出这个想法丝毫没有犹豫。在他看来,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大门逐渐敞开,和德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从现有的技术上来讲,这一愿望的实现是可能的,但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目前还没有提上正式议程,打算规模大一些后再做具体方案。”姜亮的谨慎不无道理,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不能只考虑名声,还要考虑回报。

姜亮告诉记者,英国有家私营企业专门做小卫星。“如果说当年IBM想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算是个很奢侈的梦想,那么和德的梦想就是让每个公司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卫星。”

在欧洲,这样的梦想很容易滋生发芽。他们有非常好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做这样的事情,并且税收很低,还提供创业园区式的办公环境。尤其鼓励有自主技术的企业,而且这样的企业往往也能得到大客户的信任。姜亮直言:“但在中国,一听说你企业就几个人,项目交给你,能放心吗?”

贸易上小有所成,在航天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已经嗅到商业气息的和德,或许早已将进军生产领域的战略放到了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蓝图当中。而Space X的成功,更是让和德兴奋不已。

Space X创建于2002年,是一家美国私人航天公司,创始人埃隆·穆斯科是个典型的美国创业者。该公司首艘商业飞船——“龙”飞船的试飞成功也颇具代表意义,至少说明一个道理:在美国,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有助于降低发射成本。

埃隆·穆斯科更是在其公司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我们能够击败中国》的文章,他甚至表示,Space X的“猎鹰”火箭一次发射报价只需要5400万美元,低于中国长城公司的“长征”火箭6000万美元的报价。

现在,美国的大多数电视和平面媒体在介绍埃隆·穆斯科时都会这么表述:世界上只有四个“机构”掌握了卫星发射和回归技术,他们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和埃隆·穆斯科。

Space X的成功对许多航天大国带有启示性效应,但却并不能立刻在国内复制。“Space X是做支付宝出身的,有很强的商业基础。”在姜亮眼里,在美国航天工业十分发达的大环境下,有足够的人才储备以支撑多个航天公司彼此之间的竞争。同时,美国的商业运营手段足够成熟,能够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实现精密的项目管理,再加上Space X有着较强的管理和技术背景,并且得到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低成本、高效率,继续发展下去很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神舟”飞船带动的航天经济中,已经有少量民营企业的身影,但大多被限制在基础设备制造领域,航天工业的真正核心领域还鲜有民营企业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美国现阶段开启的“太空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我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家曹和平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航天工业市场化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拓宽市场。垄断只能满足政治经济学需求而非航天经济学需求。

“Space X是个传奇,甚至曾尝试过和我们合作。但由于美国法律限制,最后合作事宜只能无疾而终。”姜亮感慨道。

同为创业公司,同样致力于航天事业。对于和德这家新生民营企业来说,虽与美国传奇失之交臂,但又能否成为中国式传奇,很多人可能都在期待和德的这份谋变答卷。

上一篇:唐任远:高效电机还有潜力 下一篇:河北重化工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