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06 01:33:47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出发,联系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分析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质量

一、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一)有效的公司治理是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环境保护

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协调好公司与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不仅仅通过披露的财务指标来评价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完善的激励机制会使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做出科学的决策。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的前提。会计作为当今公司治理结构的语言,主要体现了公司治理的机制和效果,其基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公司治理行为的有效性。

(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的前提

从关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要求来看,企业应提供的信息可分为三部分内容,即:财务会计信息、审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其中财务会计信息被列为世界各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重点,它主要用来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及预测未来的经营前景,是解决会计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方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密切,双向互动。实践证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有力保证,使股东具有行使表决权的能力。

二、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股权结构问题

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公司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占绝大多数,政府作为国家股的股东,它所追求的是企业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而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虽然国有企业也吸收了不少非国有企业的股东,但由于这些非国有企业的股东所占股份少,他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这样就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

(二)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1.股东大会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国有公司拥有高度集中的股权。股东大会流于形式。一般各公司的章程都明确规定股东大会一年一次,遇重大问题必须临时召开。但在实际运作中,股东大会的参与者多是国有股及法人股的代表,个人股参与者极少。许多公司在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资格上对持股数量作出限定,少则几千股.多则几万股甚至几十万股,这样大量持有流通股的小股东就无权参与股东大会直接行使自己的控制权。股东大会不行使权力。

2.董事会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公司的董事会中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董事会表决流于形式。一是股权代表多是国有股及法人股代表,很少有小股东代表。二是董事会的内外部董事构成比例不合理。多为内部董事构成,即使少数公司聘用外部董事。由于配套制度不健全和比例较低,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董事会成员的任命,作为公司发起人的政府主管部门,借助在公司中的控股地位,往往把公司的董事会作为安排干部的场所。这些人员中大多数都不是内行的专家,他们很难担当起公司决策和管理的重任。

3.监事会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公司中大多卣政府机构指派,有的为董事会任命,只有少数才由股东大会选出,这样监事会存在监事身份不合理的现象。出任监事的大多数是公司内部职员,由于他们在行政关系上是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下属人员,不可能履行监事应承担的职责;监事专业不对路,素质偏低。监事会成员中多数为政工干部,法律、财务、工程等方面的人才较少。这极大地阻碍了监事职权的行使,导致监事会的工作条件缺乏,监事难以开展监督工作,当然职权行使较少,监事会的监督意见不被重视。有的公司董事会、经理班子对监事会提的意见不是回避就是拖延,监事会形同虚设。

(三)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国外公司一般以经理人员较高的薪水和股票期权等来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是由各级政府任命的,比照公务员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除少部分试点企业实行了经营者报酬和业绩挂钩外,大部分经营者的报酬还是由政府决定的,没有充分考虑经营者个人利益。经营者报酬偏低、形式单一,这样势必影响经营者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了经理人对决策不负责任的态度,会对外报出虚假的会计信息。出现短期行为的可能性增大,不利于长期的激励。

2.会计人员素质问题

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是经由会计人员流向社会的,会计主体——人的综合素质,是会计行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因此,会计人员的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差异直接导致会计行为的差异,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由于制度的转轨,会计人员的适应能力不强,传统观念尚未彻底消除,整体素质不高。这些都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3.中介机构原因

目前,我国巳初步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但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依然存在,究其原因:经济利益驱动,为了招揽顾客,不得不答应其不正当要求,出具不实财务报告;内部规定和外部监督机制比较薄弱,不能保证职业行为准则有效实施。

三、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股权结构的合理化

面对“一股独大”问题,将现行的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监管的国有资产进行分解。根据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来确定国有资产的归属问题。设立若干个与行政职能完全分开,专门从事国有资产委托和经营的常设机构,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从而,在不改变国有性质的前提下。形成彼此平等、相互独立、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成百上千个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持股。

(二)完善董事会制度,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

公司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定期召开股东大会,严格遵守公司章程和议事规则,审议各类报告和任免董事、监事。股东大会还应该注意保障小股东的权益,提高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与监督的机会。在加强证券监督的同时,严格执法,依法追究董事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强化董事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关键要提高其权威性、保证其独立性,这就要求监事会的职责权限要明确,议事程序要规范,避免使监事会流于形式。这样使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不再形同虚设,真正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量,加强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作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构造

控制权和报酬是企业家两大激励因素。企业控制权回报可以满足企业家自我实现、权力需要、尊重需要等。报酬可以满足企业家物质需求、劳动认可和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因此,将经营者报酬与公司业绩相挂钩能对其产生有效激励作用。具体的做法是实行年薪制和经营者股权。年薪制一般将董事和主要经理人员的收入分为固定收入和风险收入两部分。

(四)建立完善的外部监控机制

外部监控主要体现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产品市场。首先,完善证券市场,通过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使公司的经营者感到压力。进而使接管成为防止经理人员损害股东利益的最有效的外部监控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有效地制约经营者。应当尽早建立完善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在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内设立监管机构,负责监管职业经理人员,对专业经理人员实行会员制。

参考文献

[1]诸波,唐小诗,吕光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现代经济,2008(6).

[2]张凤环.论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互动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9(17).

[3]高欢迎,陈伟.从管理与系统哲学视角看会计信息质量[J].财务与会计,2009(11).

[4]林钟高,吴利娟.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4(8).

[5]杜兴强,温日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7(1).

[6]赵玉章.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商贸工业,2008(03).

上一篇:关于增值税“扩围”的思考 下一篇:非审计服务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