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人文生态繁盛成因探略

时间:2022-10-06 12:44:01

镇江人文生态繁盛成因探略

摘 要: 文章从历代文献典籍、自然环境、家族传承、民俗风情和文化融等方面,对镇江文化生态兴劢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镇江 人文生态 繁盛成因

千古江山兮,独擅真美;吴头楚尾兮,江河交汇;铁瓮城固兮,皇基祥瑞;江左风流兮,民国省会;屏山枕水兮,花林陶醉;天人相谐兮,画境自魅;统览人文兮,群星荟萃;苞总形胜兮,名城生辉。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吴文化的发祥地镇江,涌现出众多“敢为天下先”的杰出英才与创新硕果,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华文化史上无可或缺和难以替代的重要地位。诸如:三国时韦昭最早的《国语》注本,无与伦比的道教炼丹术与文学艺术举世并美的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南朝宋人刘义庆编撰了第一部世情小说《世说新语》,鲍照第一个将乐府诗逐句押韵改为隔句押韵或自由换韵的形式,梁萧统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梁刘勰撰写了第一部全面、系统而完整的写作学与文艺学俱佳的巨著《文心雕龙》,梁徐陵编选了第一部艳歌总集《玉台新咏》,宋代苏颂完成了第一部水力运转天文仪研究的专著《新仪象法要》,沈括著就了被誉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的成就卓异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的专著《梦溪笔谈》,明代计成撰成了世界最早的造园学专著《园冶》,清代张玉书领衔主编了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康熙字典》,近代马建忠撰成第一部体系完整的语法书《马氏文通》,陈庆年撰成高校第一部战史教科书《兵法史略学》,刘鹗选编了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并撰写了第一部揭露清官丑恶本质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柳诒徵撰写了第一部系统的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史》,当代陈邦贤编撰了第一部医学史名著《中国医学史》,茅以昇撰成了第一部古桥技术研究专著《中国古桥技术史》,等等。面对如此耀眼的众多文化明星与杰出成果,着实令人惊叹、钦佩与仰慕。感动之余,人们不禁要问,镇江文化生态何以如此百花齐放而硕果累累?镇江这方水土何以涌现如此之多的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文化冠军?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镇江文化生态兴盛的原因进行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的探析,以求教于方家同仁。

笔者从历代文献典籍、自然环境、家族传承、民俗风情及文化交融等方面进行全面思考,初步探得镇江文艺生态兴盛的原因,约有四端。

一、得江山之助

镇江之南,有国家森林公园南山作为自然屏障,茂密的森林,滋润的空气,是镇江市民天然的大氧吧,故其有“城市绿肺”之称。镇江之北,依枕长江,沿江之焦山、北固山、金山串成一线,加之城中大小山峰重叠林立,彼此呼应,甚是壮观。城中有古运河与运粮涧蜿蜒其中,山雄水柔,山清水秀,山欢水笑,山水相依。如此独具形胜风貌的滨江山林城市,镇江的地理环境真可谓得天独厚,世所罕匹。正因为此,它以其神奇的山水魅力,吸引了神州大地四面八方不胜枚举的优秀诗人、词人、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科学家等游历于此,他们与本地作者一起,把酒临风,开怀吟诵,热情讴歌镇江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据镇江市档案处、镇江市档案馆合编的《京江赋》初步统计,市内外古代诗人歌吟镇江山水的诗篇,计有1760首。其实还远不止此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情。昭明太子萧统迷恋镇江山水,在周游江苏省内外十余处之后,最终选定招隐寺作为他读书写作并主编《文选》的绝佳胜地。他新筑读书台,增建增华阁,带领一批文人雅士潜心编就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刘勰世居京口,20岁左右去南京定林寺依僧佑并协助其整理佛典。在镇期间,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深切感受镇江山水情韵对其陶钧文思的重要作用,故而由衷言之:“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物色》),并认为屈原的辞赋之美,全赖乎“江山之助”。沈括晚年卜居镇江并建梦溪园,从而完成了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称之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的皇皇巨著《梦溪笔谈》。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开创的“米氏云山”画法,也是由于后期定居镇江之后,是家乡优美之山水,尤其是南山晴岚烟雨之美景,直接熏染了“米氏云山”画风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明人计成酷爱镇江山水,由吴地择居镇江后撰成世界造园学最早之名著《园冶》。八方精英,云集镇江,都因酷爱镇江山水而欣然卜居于此。他们的成功,与镇江山水的温润鞠育是分不开的。

二、家族文化之传承

清代,镇江有张玉书家族、鲍海门家族、李承霖家族、马建忠家族、刘鹗家族、丁传靖家族、柳诒徵家族等文化家族。在这些文化大家族中,文化传承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形式,而大多则表现为祖父母辈对子孙的耳濡目染的直接传授(即或子孙们有的不能亲承长辈之謦欬,但亦能阅读到长辈们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诗文家集),或者是兄弟姐妹们之间的酬答唱和,切磋学问。家族文化传授与学校教育及其师友之间的往来询请之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受时间、空间与教材等方面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文化的传授与交流。这一点,在镇江鲍氏家族显得尤其突出。如鲍之钟与妹妹鲍之兰中秋赏月时,年仅14岁的妹妹竟然能脱口吟出“若非今夜月,虚度一年秋”之佳句,作为长兄的鲍之钟自然是击节叹赏,奖掖有加,具有积极的鼓励与促进作用。大凡鲍之钟休假返乡与妹妹们聚宴,每宴必有酬唱,这在他们兄妹的诗集中每每可见。不仅如此,鲍之钟还亲自为其母亲及三个妹妹编定诗集《课选楼合稿》。又如柳诒徵不厌其烦地热情指导舅表弟鲍鼎学习书法与写诗,等等。因此,家族文化之传承,无疑是促进文学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耕读传家之民风影响

镇江“土风质而厚,民闲故土为耕稼;土风淳而直,士习诗书敦简素”。(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除镇江市区为典型的山林城市之特征外,所辖县区之广大农村多是一马平川的肥田沃土,世世代代的农民便生息繁衍于这方热土之上。他们勤劳耕作,安土重迁,与自然为伍,和日月为伴,如鱼饮水,甘苦自知。但他们又不忘教育子女,无论如何,想方设法也要让他们读书仕进。望子成龙心切,盼女为凤意诚。可怜天下父母心,耕读传家耀门庭。“南天多秀才,北地多帝王”。江南地区物产丰饶,生活相对稳定,读书应举蔚然成风;北地贫瘠,衣食不保,穷则思变,遂多有揭竿而起而夺得天下者。镇江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所以“耕读传家”的思想理念由来已久,深入人心。生活繁衍于这方热土的世世代代的镇江人民,他们坚守故土,精心耕稼,形成了勤劳质朴、诚实纯真的优良民风。在这种民风浸染下成长起来的历代文人雅士,他们的文艺作品又多呈现出简易质朴、情真意切的风格特征。诸如张玉书家族、鲍海门家族、刘鹗家族、柳诒徵家族等诗歌创作,清代镇江前、中、后三七子的诗歌创作,“米氏云山”、京口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周镐《镇江二十四景》等,皆是如此。其文艺作品之情真意厚、清雅醇美之审美情趣,使人回味无穷。

四、南北文化交融之结晶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沿江地区。按江淮流域划分我国南北两大地域,它是典型的南方地区,但又是北方地区的近邻。历史上形成的“吴头楚尾”之地理概念,恰好是镇江独特地理位置最形象而准确的概括。从先秦至近代,由于战乱、饥荒等因素,北方移民频频南下不已,而镇江则是他们长途跋涉进入江南后落脚栖息的第一个安全地带。其中许多人便就此安营扎寨,世代生息于此;有的则在或短或长的停留之后,又继续南迁至常州、无锡、宜兴、苏州或更远的上海、浙江等地。但不管怎样,镇江是北人南下的较为理想的首个安顿之所,是南北文化冲突与交融的“动感地带”。镇江有史以来经历过四次规模较大的南北文化交融时期。第一次是周太王子太伯、仲雍因朝廷皇位之争失败“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由镇江考古资料可知,太伯、仲雍等南下后曾栖息于镇江一带,时镇江称“宜”。可见北方周文化南下后首先在镇江登陆并交融,后来与吴地荆蛮文化结合产生了吴文化。虽然说文化中心在太湖流域地区,但镇江地区是吴文化的发祥之地,则是不可辩驳、毋庸置疑的事实。所谓“吴头楚尾”之地理位置之界说,正可说明这个问题。第二次北人大量南迁是在六朝时期。公元3世纪初出现的“永嘉之乱”,使得大批中原移民沿淮水南下,京口成了北方移民最集中的地方,所谓“过江名士多如鲫”,便是最形象的描述。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一文指出:“南徐州所接受之移民最杂,最多,而其后南朝杰出人才,亦多产于是区,则品质又最精。刘裕家在京口(镇江),萧道成、萧衍家族在武进之南兰陵(武进),皆属南徐州。……南徐州之人才又多聚于京口,今试于列传中查之,则祖逖阳遵人,刘穆之东莞莒人,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刘粹沛郡萧人,武怀玉平昌安丘人,向靖河内山阳人,刘康祖彭城吕人,诸葛璩琅琊阳都人,关康之河东杨人,皆侨居京口。”北方这些世家大族、名人学者云集京口,无疑给京口注入了新鲜的文化活力与经济动力,使之成为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成果皆产生于六朝时期之镇江。如葛洪的《金匮药方》、《肘后救卒方》、《抱朴子》、《西京杂记》,祖冲之的《大明历》、《圆周率》,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鲍照的《鲍参军集》,徐陵的《玉台新咏》,刘勰的《文心雕龙》,萧统的《文选》,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25首组诗,等等,均诞生于镇江。六朝的镇江是人文荟萃、群星璀璨的镇江,是举世闻名而令人刮目相看的镇江。它由此掀开了镇江历史上最为精彩绝艳、灿烂辉煌的一页。第三次是晚唐五代及宋金对峙时期,黄淮人口及北方文化呈现规模趋势,使镇江文化北化现象更突出。第四次是北洋军阀及新军阀统治时期,由于战乱与灾荒的频仍不断,淮民及苏北难民纷纷南下镇江。由于历史上多次的移民现象,便自然酿成了镇江文化兼具南方之细腻委婉与北方之粗犷刚贞的审美特质,这是产生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契机与必要因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相摩激荡,才使得镇江文艺之源泉不竭,生命旺盛,勇于创新,文脉恒昌。这对于我们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奋力开拓创新之路、努力营造创新氛围、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全力夺取创新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与现实意义。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台湾龙腾版高中国文教材选文系统研究 下一篇:私密整形 将爱情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