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路上的四个“最”

时间:2022-10-06 12:18:52

找工作路上的四个“最”

没头没脑地忙碌了一个月零一周后,终于找到了点儿上班的状态。而就在几个月以前,要说把“法院”“事业编”和“我”联系在一起,用“甄小主”的话说,那可“真真是想不到的”。可人生的奇妙不就是如此,不知不觉中把“想不到的”变成了“要去做的”。

找工作的艰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单说这辅导员催着交的“三方协议”,虽就薄薄的三张纸,却堪比如来的五指山,记挂在心头不知道陪我度过了多少个辗转反侧的夜晚。考研、工作、出国,这三个毕业常用选项掐头去尾留下中间那个后,我自觉得“意志力”还算是坚定,于是进入大四便开启了漫长的求职之路。这一路,打上了四个“最”字路标,它们或多或少反映了那个时候那条路上的那个我。

最迷茫——这就要开始找工作了?

虽说到了大四就要开始找工作,可一想起过了年再待几个月才毕业这事儿,我还是自我安慰了一下,心想不着急慢慢来。于是,尽管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都对公务员考试嗤之以鼻;尽管某些热门岗位的竞争激烈到千里挑一;尽管学了四年文科后本就不精的数学知识早已消耗殆尽,我还是飞蛾扑火般加入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大军。在网上买了两本又厚又大的辅导书,从抽屉里翻出了高中用过的铅笔盒,里面放上几根圆珠笔,再加上铅笔和橡皮,又精心挑选了—个还算漂亮的自底粉花样式的笔记本,我热情满满地开始了备战国考的小日子。

然而小日子只享受了半个多月,我就被专业课老师推荐到了《北京晚报·家居周刊》实习。得知这个实习机会时我正在为“国考”埋头苦学,也犹豫过要不要把简历发给老师。可一想到身边的同学们都在实习,想到国考11月底才考试而自己中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也就决定“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边实习边复习!可说来容易做来难,这真去实习才发现什么叫力不从心。用一周的时间熟悉了解后,我很快就被主编要求进入工作状态:写消息、报选题、跑卖场、约采访、参加会、写整版报道……经常稿子写到深夜,回到宿舍倒头便睡。哪里还有精力准备国考?考试前一天晚上,还不得不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采访。第二天,稀里糊涂地混过了那一天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短信收到国考成绩时已快到零点,行测53.7,申论53,定睛再看了眼成绩,继续敲打键盘——赶稿子。虽然也为差了1.3分就能过线遗憾了会儿,但很快还是告诉自己:国考也就这样了,继续找工作吧。

国考后,实习依旧,但心不再那么定了。不知道继续实习是不是真的能留下来,又心高气傲地觉得可以找到更好更心仪的工作,于是混沌迷茫中开始在学校的就业网上搜罗跟自己专业沾边儿的招聘信息,在各种招聘会上投递简历,找个合适的机会请假参加面试……一通折腾下来,还真通过了一家公关公司的笔试和面试,然而培训了两周后发现自己和公关行业可能有点儿气场不合,最终放弃。

最痛苦——这个,真不行!

找工作也总归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虽说给自己放了假,但工作没有任何头绪终究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想到一位老师曾说过可以推荐到旅游卫视实习,还没过正月十五,我就厚着脸皮给老师打电话求助。出乎意料的顺利,正月十六,我就跑去报到了。前几天录棚进行得还好,第二天我还充当了摄像师,然而做电视总归是要剪辑出像样的电视节目,这一点,我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水平不够。或许是对节目风格理解不够透彻,或许是在节目结构和内容掌控上没有能力,我总是不能让这份实习工作进入正轨,慢慢地也就失去了工作热情。

痛苦,充斥着那段时光。写在本子上的串词勾画删改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编辑高清素材的电脑不停死机;从北京西南的家到东北方向的单位来回需要四个多小时,有时候去一下只是花十几二十分钟拷素材……我开始不断问自己,这样坚持下去有意义吗?难道就为了图心安而不顾自己的能力?我到底喜欢什么想要做什么?

想明白了,有答案了,这份短暂的实习也就结束了。但现在仍对那位推荐我过去的老师心有愧疚。

最纠结——能把爱好变成工作吗?

最痛苦时逼问自己的那些问题,在不断地分析了爱好和能力后逐渐明晰了:体育或者宣传。

许是因为家庭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体育节目,对排球更是情有独钟,特希望能有机会与喜欢的运动员近距离接触。在不断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时候,“体育”这两个字在脑海中不断被放大。对!我想成为一名体育记者,幸运的是机会真的很快就来了!—位好朋友在微博上@我,是关于华奥星空招聘编辑的信息。“嗯,时间还来得及!”看到后,想都没多想,我立刻按照收件地址把简历发了过去,为了表现自己的诚心,还特意在自我评价上一栏添了一条:特别热爱体育,尤其喜欢排球,是学院排球队队员。现在想来,这一条加的其实还是挺可笑的。

很快便接到了面试通知并顺利通过,主管领导倒很直接,打电话来就说“你是成梦琳吗?你想当体育记者呀?那你过了清明节就来单位吧,不过得跟你说一下,我们这儿想当记者的话都得从编辑做起。而且你还没毕业,到时候在我们这儿实习满两个月,我们觉得你可以,再等你拿到毕业证才可以转正。”“嗯嗯嗯,没问题!太谢谢您了!”我有点儿顾不得听最重要的转正问题了,只激动地一个劲儿说谢谢。当然没问题了,能做与体育相关的工作我都已经激动坏了,更别说以后可以当记者去比赛现场了呢!编辑的工作完完全全满足了我对体育的向往,看着稿库里记者发来的稿子,根据内容将标题字数修改成16字左右,把稿件按照运动类别进行分类,我也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并尝试着自己写一些稿件。

当我快乐地认为找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可以等着在这里实习两个月后正式签合同时,辅导员再次发来短信催着交三方协议,实在不行交个用人单位证明也可以。无奈老师催得急,我只好又去问领导签协议之类的问题。领导的回答依然是只能等拿到毕业证才能帮我申请转正,而且由于不能确定接收我,所以也没法开用人证明。“啊……”我的心瞬间凉了一半,想着“这么说来,也有可能即使拿到毕业证也没有转正机会?我有可能毕业即失业?”这样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啊。

本以为可以把爱好和专业结合起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却不料被用人证明和三方协议挡住路。纠结着,是坚持等待把爱好变成工作,还是继续寻觅多给自己创造机会?我最终选择了后者。

最幸运——一抬头接着个“大馅饼”

从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到成为体育网站编辑,7个多月的时间,让我在不同类型的实习中充分了解了自己。除了与体育相关的工作,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也让我自认为有能力结合专业做好新闻宣传方面相关的工作。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浏览后,突然看了北京市法院系统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的信息,点开后发现果然有适合自己的职位。于是,报名、审核、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一项项都顺利通过后,我成为了房山法院新闻办的一名职员。直到签署三方协议的时候,都觉得像是在做梦,这一切似乎来得太过突然,好像天上突然掉了个馅饼正巧被抬起了头的我看到并伸手接住。

就这样,我找到工作了!

已经工作一个多月的我,回望曾经的7个多月,突然觉得那是不可或缺的经验与累积。国考虽然失败,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接下来的各种笔试之中;在纸媒的实习经历让我在写作方面得到了提升,工作中新闻稿的写作因此而轻松很多;在体育网站的实习,让我对网站信息上传的后台不再陌生,如今更新维护网站的工作也很快熟悉了起来。不仅如此。还有曾经在学校电视台、团总支工作的经历,它们都是支持我现在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基石。

可能会有人说,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翻翻报纸、喝喝茶这一天就过去了。其实不然,即使是刚入职的我们,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有时甚至需要加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现在的我,每天过得很充实——有充满挑战和能够公平竞争的工作,有时间可以陪在家人身边尽孝,有机会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享受着这些美好的我,再看曾经经历的那些

“最”,现在想说,那些都是“最值得”!(作者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2013届毕业生,现供职于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上一篇:“逆反”带来的启示:做有温度的新闻 下一篇:有情 有理 有声 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