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时代背景下一个有用的角色

时间:2022-09-02 05:51:57

做大时代背景下一个有用的角色

从一个故事讲起

两个多月前,我告别了自己的大学时代。

说起大学生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往事。

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编导班全体聚餐后,班主任拿出一叠文稿,对全班说:“同学们,还记得你们入学的时候,我让你们每个人列一个计划表,写出对自己大学四年生活的规划,现在你们都要毕业了,我会把这些计划表发到你们每个人手中,但是在发之前,我要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像寓言一样的故事。芬兰的女摄影师免费给美丽的少女们拍摄她们最青春美好的留影,在拍摄完成后把照片封入牢固的金属盒,埋入地下。直到三十年后金属盒才会被解封。

三十年后真正急着解封的,是当年姑娘们的仰慕者,他们在女孩最美好的时间里幻想女孩最美丽的模样,等到他们如愿以偿时,却只能看着面前女人皱纹横生的面容,心中无限惆怅。

只有一人看到这本影集会淡然一笑,那就是相伴一生的爱人。因为他们携手走过青葱岁月,因此了无遗憾。

回到现实中,班级里淡然一笑的只有一个——学习委员。他的计划细化到大三冬天之前要考完雅思等等,这些全被不折不扣地完成。毕业前夕,他被英国的皇家霍洛维大学录取,并获得奖学金。

当然,并不是出国上名牌大学才是本科毕业生唯一的成功之路。但是,切实的计划、严格的执行力和持久的耐心,学委同学用本科四年时间给我上了生动一课。与其看着当年仰慕的姑娘垂垂老矣痛心疾首,不如制定合理计划脚踏实地去追求。这里的“姑娘”指的是职业梦想、升学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当然,也可以是我们心爱的另一半。

一部纪录片与我的大学时代

每个人对大学生活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对我而言,大学是一个可以把能犯的错误都犯尽的地方。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一切错误都可以被更正,一切失败都可以重来,相同的错误如果犯在社会上,损失则不可限量。

我的专业方向偏向制作电视新闻,所以本科着重学习如何用影像语言表达思想和阐述事实。大三DV创作课时,导师秦瑜明要求全班每人用一年时间精心雕琢一部纪录片。“制作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在于你可以从中成长。”秦老师如是说。

最终,坚持把这个长纪录片做下来的只有我和另一位同学。而我的片子还需要继续拍摄至少1年时间。这部名叫《忘却·纪念》的作品凝聚了我本科四年的专业能力,仅仅一个片花就带给了我很大的荣誉。

拍摄之初是本着争强好胜的心态盲目闯荡,但深入之后好像发现了一片新天地,我拍摄的对象之间互相形成了一个小团体,但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个小社会里,有如老黄牛一般执着追求自己美好愿望、不惜付出6年时光寻找的人,有放弃前程为感动和责任而奔行全国纪录抗战老兵暮年状态的人,还有的则是借助抗战题材,借助被它吸引过来的人形成的群体和平台谋名谋利。一部片子,让我明白了活在理想和现实尖锐矛盾中的人的煎熬,让我看到了社会本身存在的阶层,看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选择和遭遇。

我学会了如何打开尘封的记忆,学会了用心观察,学会了安静聆听,学会了实在思考,学会了谨言慎行,学会了识人,最重要的是,对于我即将面对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在社会中找到了现在的定位。认清自己和认清自己的环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我现在在勇敢地去做。

再回味当时秦瑜明老师那句“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是让你成长”深有感触。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是我制作这部片子最大的收获。实践,实践,再实践

大学是个象牙塔,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绝不可取。对于新闻学习而言,理论知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实践。

举个例子,近期北京出租车涨价。政策出台目的是为了增加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但对于乘客而言,涨价则意味着出行成本增高。所以政策—段时间内为众人所诟病。但是相关问题远不止这些。住在北京你会发现,早晚高峰期难打车,而据不完全统计,高峰时段约有1万辆出租车路边歇工;你还会发现或亲身经历被拒载的现象,以及黑车遍地开花等。

人们会抱怨北京市内交通管理混乱,会抱怨出租司机的无礼和蛮横,可是又有谁知道,遍地开花的黑车里有很多都曾是出租司机?高峰期出租车路边歇工是因为堵在路上他只赔不赚?有时拒载是因为交车时间不及时赶回就要承担50到100元的罚款?在富裕群体看来,罚款是小数额。可事实上,出租司机每月开车可以赚6000左右,但他们必须缴纳3000元份子钱给出租公司。

这样,是否更便于理解涨价对出租司机的意义了呢?当然,现在份子钱是众矢之的,但这是现实。任何时候,从既得利益者手里分走蛋糕都是极其困难的。

以上是我近1个月走访出租司机调查的一些成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查才能加深我们对社会的认知。

回归主题,对我而言,新闻专业学习和实践的目的,是要做一个大时代背景下有用的角色。

现在的中国社会,年轻人面临许多压力,就业和收入,房子和车子,不公平竞争和严重加剧的贫富分化……这些来自生存和社会本身方方面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着我们的激情和梦想,用时髦一点的话讲,理想在现实面前碎了一地。

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有青春,有梦想,有激情,这是全世界的豪华物质都换不来的,我们手中掌握着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资源——充裕的时间和健康的身体。

这宝贵的财富不能立刻给我们兑现成丰沛的物质待遇,但它许给我们—个美好的未来。

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未来做一个大时代下有用的角色,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两年读书两年实践,在新闻之路上践行,梦想总有实现的一天,只要你足够强大。(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3届毕业生)

上一篇:地方媒体,如何让大新闻“落地”? 下一篇:破解地方媒体时评的监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