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05 11:40:12

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自主学习作为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和实践。 河南省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提出“让学生干教师的活儿”,在尚庄小学自主学习已蔚然成风。自主学习是一种意

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魏都区正在推行的“351”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三大学习法则之一就是自主,“指的是学生自己学习,主动有目的地学习,这是课堂最重要的法则。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随着我们“351”教学模式的推广,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不敢放手;二是教师不知道如何放手。我看到的我们课堂的行为常态依然是:教师:讲、问、做(示范、演示、操作);学生:听、看、做(被动性地操作)。很显然,课堂中,教师始终是主宰者、操纵者,唱主角。个别有自主学习意识的教师在尝试“放手”,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有限。比如,听一位教师上阅读教学《和田的维吾尔族》一课,从略读目标的确立,围绕目标自学,教师都在努力“放手”给学生。到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又把“话语权”牢牢地抓在了手中,逐句逐段地问、讲,生怕学生学不会,满满当当讲了一节课。课下和这位教师交流,这样的常态课能不能交给学生来完成?答案是能。但问题是教师干什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借助阅读教学要做什么?很多教师会说:教知识。那就看一看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教师在干什么,每天每堂课都在尽其能事地教课文,读懂了一篇又一篇,除了保底性地完成识字学词等任务外,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可以说“教师教得不轻松,学生学得不愉悦,学习效果不理想”。而语文能力的培养才是我们阅读教学的硬指标,知识的学习只是能力培养的载体。所以,应该明确,我们借助阅读教学要做的是“练能力”而非完全“教知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琼说:“教师不是演绎课文内容,而是用课文解决学生阅读能力上的问题。”即,学生以“例子(课文)”学习为载体“练能力”,课堂按照一定的自主学习流程展开,学生运用教师教会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强化训练。

我们语文教师教一篇课文的习惯流程通常是: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研读课文回顾总结巩固练习。自主学习状态下,由学生自主完成上述环节,充分彰显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学生个体或小组自主学习后,要在全班与大家一起“展练”——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并形成同学间的互动,在强化听说读写思的训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行为是教方法——真正的“授之以渔”。

“教方法”,教哪些方法能使学生尽快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就阅读教学而言,大致从以下方面努力:教自主初读课文的方法;教自主了解课文的方法;教自主学习字词的方法;教自主研读课文(文段)的方法;教课文总结、提炼和学习反思的方法。各种方法及“展练”方式分别说明如下:

一、教自主初读课文的方法(含要求):

这是一年级就要训练学生掌握的。初读课文的要求是将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具体做法:(1)尝试性通读一遍,对课文形成大概印象;(2)努力扫除障碍,对不会读、读不准的字词句,针对性地进行朗读练习;(3)再次通读,努力读通、读顺;(4)进行勾画、标注,将全文的自然段标记出来,将不能理解的字词句勾画出来。

二、教自主了解课文的方法:

这是低、中年级要训练学生掌握的。一年级起就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什么——这是“笼统了解”法。随着年级升高,要训练学生学会“清晰了解”课文内容。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快速判别课文类型,是写人、记事、状物、写景中的哪一类。其次是教给学生快速抓住每一类课文主要内容的思维方法。具体是:(1)写人文章——写的是谁,通过什么事件表现出这个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性格或特点;(2)记事文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各是什么,其中事件(活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3)状物文章——写的是什么物(静物、植物或动物),它有什么特点;(4)写景文章——写了哪些景,各有什么特点。

三、教自主学习字词的方法:

这是低、中、高都要训练学生掌握的,是“保底” 性的要求。

识字最基本的方法是:(1)掌握字音:借助拼音、请教他人和借助工具书,区别音近字、同音字、多音字;(2)掌握字形:图解法、猜谜法、编儿歌和顺口溜法、编故事、部件拆换、形近字区别法等;(3)掌握字义:与学词的理解相结合;(4)学会书写:了解笔顺笔画规则、练习正确、规范和美观地书写。

学词的方法主要是解决对词的理解和运用的问题。最基本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经验。另外还有,请教他人、组词、造句,找近、反义词,动作解词,图示解词,换词理解等。

四、以上内容“展练”的方式和要求:

要和预习结合起来。教师的组织语言:同学们,通过预习(自主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哪些?

“展练”必须注意:一是呈现自己自学所得;二是提示全班同学都来交流学习;三是展示者要接受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质疑、补充和更正,要充分互动;四是“展练”要选择重点、难点来进行,不求全面,各人或各组都有所侧重。

五、自主研读课文(文段)的方法:

(1)熟读、美读、背诵、复述;(2)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像阅读考试题一样进行考题设计);(3)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勾画批注;(4)对文段进行增删词句、改写等再处理;(5)查阅资料,在阅读背景下理解文段;(6)将文段进行纲要式(列表、图解、画流程图等)理解呈现。

六、自主研读课文(文段)“展练”的方法:

研读是读懂、内化的过程,“展练”是输出、外化的过程,需要合作、互动、交流。教师要着力创设“展练”的平台:读文后,你发现了什么?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什么特别想和大家交流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言训练: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七、教课文总结、提炼和学习反思的方法:

(1)简要概括课文内容,提炼课文主题;(2)梳理文章结构,明晰主要写作特点;(3)再读课文,升华感情,积累运用;(4)拓展延伸,引领课外阅读。

老师创设“展练”平台: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信孩子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获得成功。自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老师教的是方法,所以敢“放手”、能“放手’;学生练的是能力,所以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因此,我们说,自主学习让学生走得更远。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情趣设计刍议 下一篇:给学生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