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外绝缘污秽闪络问题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10-05 09:48:43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外绝缘污秽闪络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 文章由葛洲坝换流站2008年4月19日直流场设备污秽闪络放电情况为议题,着重介绍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设备外绝缘设计污秽闪络的问题,分析了葛洲坝换流站在恶劣天气时,不断出现污闪放电情况的原因,指出了三常直流输电系统外绝缘设计上的特点,引申研究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外绝缘选择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外绝缘 污秽闪络 特高压

引言

直流输电系统外绝缘,一般意义上讲应包括换流站直流场设备外绝缘和直流输电架空线路外绝缘两部分。雨、雾、污秽等环境因素以及海拔高度都会对直流外绝缘的电气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8年4月19日葛南直流输电系统葛洲坝换流站站区天气大到暴雨且伴随有浓雾,极II直流线路阻波器上支柱式耦合电容器发生外绝缘闪络,并伴随有放炮声,导致极II直流系统单极强迫降压,损失直流负荷320MW。经电科院专家到现场取证分析,确认这是污秽闪络情况。葛洲坝换流站至1990年8月双极投运以来曾多次发生污秽闪络,截至1996年统计情况见表l。污闪发生率接近2~3次/年。

近几年来葛洲坝换流站也多次发生污闪情况,2006年1月3号、16号一月间极I直流滤波器曾两次发生污秽放电情况,2007年2月间极II直流滤波器也出现了污闪放电现象。

近年来的各种研究机构的统计结果表明,污闪事故的损失已经超过了雷害事故的损失。

1 葛洲坝换流站多次污秽闪络的原因

污秽闪络是指积聚在绝缘子表面上的具有导电性能的污秽物质,在潮湿天气受潮后,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发生的闪络事故。闪络发生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污秽绝缘子表面受潮时,其电流密度大的区域会因污层水分蒸发而出现局部干区,当干区电场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发生局部放电,当局部电弧跨越整个剩余污层时,闪络就会发生,闪络的电弧发展速度平均每秒几千米,因而沿面绝缘子表面的直流闪络基本上是发展速度较低的电弧沿面延伸的过程。与交流电弧相比,在恒定的直流电压下电流不存在过“零”问题,因而直流局部电弧更趋于稳定,持续时间比较长,放电现象更为剧烈。影响污秽闪络电压的大小有诸多因素,如盐密、盐的种类、灰密及污秽沿绝缘子表面的不均匀分布等,均会影响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了解污秽闪络的发生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葛洲坝换流站多次污秽闪络的原因。

1.1气候的原因

葛洲坝换流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气候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多雨多雾。年平均气温16.3℃,相对湿度77%。对电力设备外绝缘不利的气候特点有以下几点:

(1)雾日多,宜昌属本省雾日多地区。

(2)平均风速不大,部分地区静风频率高,限制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冬春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由于宜昌为半封闭地形,东南方向正好为半封闭的开口,故在冬季大气污染物更难于扩散,设备积污相对较重。

(3)降雨量大。局部性雷暴雨多,短时雨量大,低温连阴雨多。且宜昌市是湖北最严重的酸雨地区,属一类(重)酸雨区。环保监测结果表明,宜昌市降水酸雨比率大,降水的电导率高。酸雨作用下电力设备的防污闪能力有较大的降低。葛洲坝换流站部分设备盐密的实测值见表2。

葛洲坝换流站建站时盐密的设计标准值为0.06,表2中可以看出部分设备的实测盐密值已经超过当时的设计标准。这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直流污秽水平越来越加剧,和以往设计时对直流污秽问题的估计过于乐观双重因素所造成的。

1.2葛南直流外绝缘设计上的问题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外绝缘设计主要取决于工作电压下绝缘子的污秽性能。由于历史原因,在交流方面人们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有了比较成熟的选择绝缘方法,葛洲坝换流站建站初期直流方面研究还不太深入,国际上亦无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这就给我国直流系统外绝缘的选择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国际上直流工程的外绝缘设计,主要是依据相同地区直、交流系统的运行经验按爬电比距确定污秽外绝缘,或按自然及人工污秽绝缘子的耐受特性确定外绝缘水平。

葛南直流工程当初的设计理念就是依据当时交流输变电工程的绝缘子比距确定其外绝缘水平,即直流绝缘子表面爬距与直流极对地电压的比值相当于交流绝缘子表面爬距与交流相对地电压的比值。这样就忽视了直流电压的静电吸尘作用,由于静电作用,直流外绝缘表面积污严重,因此在各种潮湿环境条件下,对直流外绝缘的设计比之交流要求更为苛刻。不断出现的直流污闪放电现象充分说明了葛洲坝换流站直流场设计爬距偏小这一事实。

1.3运行设备状态的影响

葛南直流发生污秽闪络时,多为全压运行方式,且伴随有雾、雨、雪天气,这些都为污秽放电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且发生闪络的设备多为积污较多设备,其涂上RTV防静电涂层也已接近失效,这也为污秽闪络的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 三常直流工程设备外绝缘的设计特点

三峡至常州±500kV直流输电工程由龙泉和政平两座换流站、两站的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龙泉到政平的直流输电线路、OPGW及通信工程组成,额定电压±500kV,额定电流3000A,额定功率3000MW。线路工程西起湖北宜昌的龙泉换流站,途经湖北、安徽、江苏三省,东至江苏常州的政平换流站,跨越长江和汉江,线路全长近860km。全部工程于2003年6月正式投运,是三峡电力送出的重要通道,更是联接华中电网与华东电网的骨干工程,担负着我国超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国产化起步的重要任务,在我国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其直流设备的外绝缘设计选型较葛南直流工程的外绝缘选型更为成熟。

三常直流工程直流设备的外绝缘设计选型分多步完成:

(1)首先通过多种方法预测确定龙泉、政平两换流站直流场支柱绝缘子自然污秽盐密值。

(2)通过使用钙离子当量浓度计算出两站直流设备的有效盐密修正系数,确定龙泉、政平两站直流支柱绝缘子的有效盐密值。

(3)依据已有的试验盐密、灰密值,用下式计算试验爬电比距。

根据日本试验提出的耐受电压与盐密的-0.33次方的幂函数关系,计算两站直流场支柱绝缘子所需的爬电比距。

(4)取灰密与盐密比为5,对所求爬电比距进行灰密修正。其中灰密修正系数由下式确定。

(5)最后对灰密修正后的爬电比距,采用日本试验提出的式(3)进行修正,给出最终直流设备的爬距设计值。

通过这一系列的计算可以得出龙泉、政平两换流站直流场支柱绝缘子爬电比距的设计值分别为54mm/kV和75mm/kV。可以看出三常直流输电系统直流设备爬电比距设计值较葛南直流系统直流设备爬电比距设计值(40mm/kV)要大的多。三常直流的爬距选择过程兼 顾了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散性、设备运行期望的可靠性、且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留有一定的裕度。直流场设备爬电比距的增大有效的防止了直流设备污秽闪络放电的发生。

3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设备外绝缘的选型问题

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数十年过去了,随着龙政直流、江城直流、宜华直流的相继投产,特高压这一新兴的工程逐渐被人们实施。国网公司目前已规划了多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建设,由于没有设计和运行经验,污秽、覆冰(雪)、酸雨(雾)和高海拔下的外绝缘选择,直接影响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将是其面临的关键技术之一。

与交流相比,绝缘子直流污闪电压受其伞群结构影响更大,由于直流系统操作过电压倍数较交流小,因此有可能要求直流绝缘子爬电距离对绝缘高度的比值大于交流绝缘子,从而通过增加爬距,提高爬距对于高度的比值来改善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特性。而爬距的增加必然导致绝缘子伞群盘径的加大和结构形状的复杂,增加建设成本。因此外绝缘的配置原则应是运行中既不能有明显的放电现象。也不能有过大的绝缘裕度。

(1)对于传统的纯瓷绝缘子,由于直流支柱绝缘子不仅要承受高压带电部分的压力,还要承受很大的机械弯距或扭距,尤其对于开关刀闸支柱绝缘子,必须要有很高的机械抗弯及抗扭要求。国内电瓷行业虽然已积累了一些500kV瓷支柱绝缘子的经验,但更高电压等级产品受到设备条件、检测条件、工艺水平等限制,制造难度极大。大型瓷质绝缘子制造工艺分散性很大,成品率很低;特别是机械强度指标,质量可靠性等难以保证。另外我国近几年环境不断恶化,污秽等级增加,给瓷质绝缘子的制造带来更大的困难,总高度更高,机械强度要求也更高。按照目前国内外厂家的生产能力,生产出既满足外绝缘要求,又满足机械强度要求的±800kV纯瓷支柱绝缘子是不太现实的。

(2)对于空芯复合绝缘子,即外绝缘材料采用硅橡胶伞裙,内绝缘为玻璃钢简,中间填充SF。气体或其它绝缘介质。复合空芯支柱绝缘子的技术性能较好,但抗扭距和抗弯强度低,无长期挂网运行经验,生产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使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成本较大。

(3)瓷芯复合外套绝缘子集成了瓷绝缘子的机械性能好和有机外绝缘防污性能好的优点,工艺较简单,技术较成熟,但只有220kV电压运行经验,无500kV以上运行经验;瓷绝缘子外涂RTV成本最低,技术成熟,还可以进一步优化RTV涂料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瓷芯复合绝缘子外涂RTV涂料可以推荐作为特高压户外直流场的支柱绝缘子方案,户内直流场采用传统的瓷绝缘子即可满足要求。但在±800kV直流特高压、重污秽和高海拔等环境条件下,RTV涂层和复合外绝缘的长期运行特性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进行验证。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外绝缘选择有其特殊性,尚需进行以下几点大量研究工作:

(1)高海拔、污秽、覆冰、酸雨(雾)环境是威胁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对复杂环境下直流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和机理,尤其是长串绝缘子的闪络和耐受特性的研究非常迫切。

(2)研究不同型式绝缘子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积污、覆冰规律,比较不同型式绝缘子的性能优劣,选择适合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型式。

(3)研究空气间隙直流、冲击放电特性和机理,特别是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的直流、冲击放电特性。

(4)进行特殊杆塔和换流站空气间隙直流、冲击放电的补充和验证试验。

(5)在应用现有的外绝缘选择方法时,必须考虑高海拔、污秽、覆冰(雪)、酸雨(雾)对外绝缘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特高压直流系统外绝缘选择的方法。

4 总结

国网运行公司宜昌超高压管理作为我国首批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单位,对防止直流污秽闪络放电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定期大修对直流场户外设备进行清扫和喷涂RTV防静电涂料是其中常用方法,也是投资最小、见效最大的两种方法。喷涂RTV材料可以减少设备表面受潮时泄露电流,同时提高外绝缘表面的污闪耐受电压。

其它方法还有在严重污秽地段,设计采用防污效果较好的防尘支柱绝缘子及喷涂防尘涂料。将地蜡、石蜡、有机硅等材料涂在绝缘子表面上,以提高绝缘子的抗污能力。如果绝缘子上涂有这种防尘涂料,则雨水落在其上,会形成水珠顺着绝缘子表面滚下,不会使绝缘子表面湿润,不会降低绝缘子的绝缘水平。此外,防尘涂料还有包围污秽微粒的作用,使其与雨水隔离,保持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在运行管理方面,重点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测试,及时更换外绝缘表面破损或RTV涂料失效的不良设备。

上一篇:我国核电将进入自主发展阶段等 下一篇:220kV长林变110kV母线备自投方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