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管理刍议

时间:2022-10-05 09:46:21

建筑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管理刍议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着紧密且又复杂的辩证关系。如何以最低的工程造价达到最理想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这是每一项工程的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并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项目效益的达到最大化。该文作者就此做了有益的探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施工质量;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两大主要目标,二者既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管理目标,同时又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它们既表现出一种此消彼长、互相矛盾的对立关系(如要想大幅度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加大投入,从而违背了造价控制的初衷,而要想最大限度地控制造价,往往施工质量又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又表现出一种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可能会出现返工,导致造价的增加)。下面简要探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辩证关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首要目标,如果施工质量不好,不仅会浪费国家财产,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负面社会影响。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较好,就确保了建筑产品的价值,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原材料质量、设计质量、施工工艺技术及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通常认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势必会增加工程投入。

工程造价是建筑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除设计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单从施工角度来讲,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而要保证施工质量,就要求选购质量好的材料,这样会增加材料的投入,并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工劳动和技术含量,理应享受更多的补偿,所以说工程质量高其造价理应也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与内在动力,是各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非常重要的指标。通常建筑工程造价对建设单位来说是投入,而相对施工单位来说是收入。前者会千方百计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后者也会想方设法地增加工程造价,因而二者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尤其在当前这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取得项目,在报价时不惜压价竞争,降低盈利水平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本,而一旦中标之后,有的施工单位采取各种手段来设法提高工程造价,如提高工程取费标准、高套定额、加大材料用量、虚报工程量、多次出现工程变更等行为。在承包利润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往往会出现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现象,严重危害建筑工程的质量,以此来弥补工程造价。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能充分认识到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的关系,一味压价,势必会出现牺牲工程质量的现象。当然,工程质量与造价也有数量界限,为了片面追求施工质量而不计成本也是不可取的。较好的施工质量是建造工程产品追求的目标,但过高的质量不仅其成本很难承受,甚至还会导致质量功能的浪费,所以应充分认识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关系,追求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在建筑使用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使得双方在合作中才能实现双赢。

2正确协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建筑工程产品的施工质量是实现其基本使用功能的有效保证,而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经济利润。利润是企业开展建筑项目的根本目的,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合理协调二者的关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建筑设计以及招投标阶段的质量、造价相互控制工作。在工程设计阶段,关键是要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合理安排项目的进度,这些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施工方案不合理,或者进度安排过快,都可能降低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些同时也会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好坏。若施工组织不合理,将可能造成资源投入过多、施工效率低、施工进度安排过慢,也会造成直接失控。因此,一定要对项目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安排好施工进度,并且根据进度来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确保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在施工前期还应加强招投标的管理,必须改进中标方式,不以价格作为衡量是否中标的唯一标准,着重参考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标准,权衡质量、造价两者间的比例,合力地选出中标者。

(2)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和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质量形成的主要阶段,也是工程造价投入最大的阶段,所以必须协调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施工阶段关键是要做到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遵循工程施工的自身规律,严格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发现违规操作的应及时制止并予以纠正。同时,还应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对施工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应予以改进,以免到竣工验收时出现重大问题而返工,从而也避免了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

(3)加强“人”的因素的管理,实现质量与自己共赢。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人的观念、人的技术、人的管理是建造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应在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在项目筹划阶段成立项目经济评估专家组,其成员包括造价工程师、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人员、设计人员以及技术负责人,由他们共同完成投资估算、投资策略、市场评估等工作,为后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阶段应加强技术人员与工程经济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一切由各方面专家人员对设计质量进行评定,找出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招投标阶段也应建立由各方专家组成的招标小组,根据项目情况合理制定招标投标工作制度及程序、评标定标方法,以防低价中标现象危害到建筑工程质量,例如项目招标时采用材料的方式就是有效防止地价中标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施工阶段,应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来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 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工作,并且建立相关的责任制,通过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工作,并且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施工概预算范围之内。例如制定行之有效的项目奖惩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4)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建设工程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因此会使实际消耗的材料、人工价格与投标时差异较大,这就要求增加控制人员及时收集积累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准确预测各种动态因素(如价格、利率、汇率等),使造价动态管理贯穿建设项目全过程。对于投资的控制,可以按工程进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照需要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调整。

3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得知造价管理最为关键的是要切实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当前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特色,通过先进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方式等,明确好造价内容,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活动,以此来切实地提升效益,做好各个阶段、各种要素的管理,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项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坚信,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我国建筑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上一篇:建筑暖通空调负荷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索赔费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