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关键年

时间:2022-10-05 07:24:21

节能减排关键年

2008年是我国提出5年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第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必须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

节能减排进入关键之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两年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措施换来了积极的成效。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06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首次出现“双下降”。

但是,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最近一段时期,我国不少地区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非常强劲,如钢铁,电力等六大行业的投资2007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0%,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资源环境成本没有充分体现,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内在动力仍很强烈,大大增加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难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认为,2006年我国没有实现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的目标,2007年虽然首次出现“双下降”,但剩下的3年时间中,在经济依然可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而又紧迫。

节能减排将由政府主导

节能减排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齐建国认为,2008年宏观调控任务很重,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减排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甚至会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没有政府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的强力推进,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国家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一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落实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二是继续着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重点工程建设,四是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税对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的支持。五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六是强化对污染的防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2008年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齐建国认为,当前节能减排工作较多采用行政手段,这对非国有企业和公众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下一步,政府将更多使用以价格和税收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激励社会全体成员自觉节能;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各类主体行为,这些措施将成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的有力“武器”。

节能减排呼唤“全民行动”

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动力量在相关部门,而能否成功关键却在企业。

现在跨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将环保与商业行为融合起来,2007年,联想、Google、IBM、微软等多家公司共同发起了“绿色地球数字护航计划”,目的就是将气候与节能计划推广到整个产业链,如果该计划能实现,每年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400多万吨,节省资金5550多亿美元。

齐建国表示,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作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也要在节能减排方面主动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利用自身技术实力强,资金雄厚等优势,在技术创新,污染减排,提高职工收入等方面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专家指出,在关键之年打好攻坚战、持久战,仅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广大企业的落实是不够的,还需要全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和参与。社会大众应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积极参与,使节能减排真正成为一项“全民行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展望未来,随着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有效推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

(摘自2007年12月12日新华网

周英峰 张 毅 文)

上一篇:消费形势分析及走势预测 下一篇:能耗过高引起科学家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