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德育内涵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0-05 06:32:07

中职院校德育内涵建设的思考

一、中职学校德育的特性

学校德育是以人为本,道德的目标指向是学生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内在、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宗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幸福生活。中职德育教育是在学校德育教育大的范畴下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教育的受体均是学生,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内涵上有着一致性。另外,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不以普通教育的升学为目标,中职德育教育具有艰巨性、职业性、岗位性、先进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德育目标注重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职业教育的内涵又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职德育具有艰巨性

现代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期,当前社会受经济至上、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在此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大学的扩招,大多数家长选择让孩子上高中,到职业学校来的生源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不自信;又因公平、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尚未建立;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对接尚不吻合,学不为所用,市场不能有效消化人才,部分专业就业难以对口;社会对职业教育、职校学生存在偏见等,致使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呈现出缺乏理想、自我中心、自控力差、是非观念淡漠、不爱劳动、不懂得礼仪、不知感恩、心理障碍、家庭信任度低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二)中职德育具有职业性

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的,只有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职业意识为统率,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胜,使学生具有在岗位上发挥才能的思想基础和职业基础。离开职业特色,中职德育就会失去立足点。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职业特征、职业纪律和职业行为,如学前教育专业与会计专业就有不同的职业要求。

(三)中职德育具有岗位性

职业是一个大的范畴,在这个大的范畴下包含不同的岗位,岗位不同,职业道德要求也就不同。例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涵盖了经济社会市场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成为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行业。在这个大背景下,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应运而生。而物流这个职业,岗位分工十分明确,包含有仓储岗、运输岗、信息管理岗、理货岗、客户沟通岗等多个不同的岗位。

(四)中职学校德育具有实践性

中职德育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表现在生活即教育、工作即教育、学习即教育。是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作用的。因为道德表现出在日常行动中,它的本质是实践的。道德的学习与发展也是在实践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道德教育是没有意义、没有效果的。

(五)中职学校德育的价值性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效的道德教育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促进他们树立尊严意识的重要途径。加强道德教育对中职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能够更好地推进学生管理。中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浓厚的价值性,无论是教育的个人目的还是社会目的,无论是教育内容的开发还是更新,无论是师生的主观意识还是师生之间的全面交往,无论是教育的方式还是教育的评价,到处都可以感觉到教育的价值性,没有价值性的教育,很可能就是失败的教育。

二、中职德育的内涵

(一)中职德育引导性的丰富

中职德育引导性表现在,一是引导从普通教育中升学失败的受教育者的自我重新构建,是一种价值引导;二是引导中职学生遵循社会化道德标准,是一种规范引导;三是引导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种职业引导。(1)价值引导。中职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处于自我认识还不清晰的学生,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对于中考失利的打击和来自社会、家庭、朋友等多方面的压力,难以承受,在学习上形成反正我也不会、我不如别人、破罐破摔的心理。因此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循序渐进、成系统的开展“成功”教育。(2)规范引导。一个国家、社会,科学的、正常的向前发展,是在各个层面遵循着良好的社会道德、法制标准、行业准则的。校园文化是引导学生道德发展的无形要求,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以全力打造具有深厚思想内涵和高尚精神品味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一个富有道德影响力的德育“场”。(3)职业素养引导。企业所需的员工,不仅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没有专长的人才是次品,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因此,中职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职业素养作为主线,学校的德育内容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按岗位需求进行德育创新。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渗透的管理模式。

(二)中职学校德育的职业性丰富了德育教育途径

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增加现代企业文化、企业道德规范、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等新内容;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班级进行与行业对接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学校内就接纳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会达到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工要求之间缩小差距。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培训,或者零培训,就可以上岗实习。综上所述,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研究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不断丰富中职学校德育内涵,创新德育途径,完善德育体系,最终完成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

作者:皮琳 单位: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上一篇:民用建筑房屋竣工测量技术分析 下一篇:农村小学远程教育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