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英语精读教学体系改革

时间:2022-10-05 06:16:27

网络环境下英语精读教学体系改革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亟须进行适时的调整与改革。网络环境下英语精读教学体系改革是一个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课外实践等多个教学环节的系统工程。基于网络技术的新体系的构建将形成个性化、自主化、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实现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精读 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刘思阳(1970- ),女,吉林吉林人,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吉林 吉林 132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英语精读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B1122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21-02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教育要求教育信息的数字化,教学的多媒体化及网络化,而宽带网走进校园,互联网的普及、web数据库技术和交互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基于校园网进行多媒体教学变为现实。《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学校要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英语精读是高校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一门重要的基本技能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语言技能,为高年级阶段和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英语精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的教学目标,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多媒体课堂教学与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英语精读教学体系。

一、英语精读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推进,计算机网络辅助外语教学研究在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中蓬勃开展。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并且成果显著。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配套的光盘、学习软件、在线语言学习资源等不断更新。但是,对于英语专业这个培养外语人才的主要阵地而言,可利用的与教材配套的网络教学资源却极其有限,直接影响了英语专业的教学效果。

英语精读课是英语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然而,由于英语精读课时量大,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师们平时鲜有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业务探讨。同时,也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有些教师依然恪守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其结果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些教师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但他们在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往往缺乏团队合作,工作效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讲授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工作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基于课堂和网络的英语精读教学体系,一方面能增强同事间的工作沟通,使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师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扩展课堂教学,增强师生交流,改进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讲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信息技术广泛服务于英语教学的今天,很有必要将网络资源应用到英语精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英语精读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深入研究,推出了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等认知结构,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完成的。由于对知识的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所以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必要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又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但是,这个过程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对于促进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手段。信息技术下的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体系依据上述理论,提倡通过网络进行开放式和协作式的学习,使学习成为通过个人的经验构建知识和理解事物的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在接触到新问题和新知识时,通过调动适应和同化机制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此外,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也会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得以实现。

三、网络环境下英语精读教学体系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英语精读教学体系改革是实现构建一种围绕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教学体系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课外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

(一)教学内容

网络时代,老师讲、学生记的英语课堂正在发生着变化。各种音频、视频材料、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把真实的语言资源引入课堂,创造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彻底扭转了过去呆板的英语精读课程教与学的局面。新时代的精读教学必须摒弃只依靠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教学的陈旧做法,必须丰富教学内容。课程组应该发挥团队精神,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建设功能强大的校园网络英语教学资源库,实现共建共享。英语教学资源库可以通过从互联网上的英语教学资源网站收集和整合多样化的英语教学资源进行建设。教学资源包括文献资料、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教辅材料、电子教案、试卷、各种图片、幻灯片、动画、视频、音频、原版电影、歌曲、课件等。这些资源既有存储量大且节省空间的静态资源,也有内容鲜活生动的动态资源;既能支持英语理论教学,又能支持实践教学;既便于教师进行检索查阅,又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开阔视野。英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为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遵从一定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稳定结构形式。传统的英语精读课教学模式单一,只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材知识的讲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导致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为了改变这种弊端,应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心的转变。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改革的基础上,构建任务型教学为主、协作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指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通过设计任务提供学习动力,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学习过程,通过展示任务成果体现教学成就,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外语学习的进步。把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应用到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精读教学中,有利于创造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使英语教学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形成个性化、自主化特色。然而,任务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使自己成为任务活动的设计者,开动脑筋去设计合理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掌控者。

协作学习是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它主张将教学内容活化为不同的任务,并配备一定的激励机制。学习者为获得个人和小组学习成果最大化而进行合作,以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环境下,学习者以协作小组的形式,互帮互助,通过竞争、辩论与角色扮演等方式,与学习伙伴合作完成任务,既使语言知识和技能得以运用,又实现了语言交际的目的。协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是英语精读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学习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作为一种外部控制手段,理想的学习评价可以完成学习监控。传统的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定期适当地进行一些朗读、翻译、听写、小测验等方式来检查学习状况,并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但是,这种传统的评价只是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监控,评价本身却没有起到学习监控作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精读教学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学习评价应该是基于学生表现和过程的,包括自主学习的态度、能力以及协作学习的精神等。评价的内容也不应该仅仅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什么技能,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英语精读教师要不断开发和使用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策略,这些策略应该能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计划、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以及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此外,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评价必须对网络环境的功能及其对教学体系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既要有个别评价又要有整体评价,要探索个性化、网络多媒体化的学习评价和考试模式。

(四)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活动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精读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借助多元化、层次化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认知、学习渠道。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校内“基础型”英语活动,如英语晨读、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媒体阅读、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英语晚会等,还包括各种校外的“拓展型”课外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涉外部门或企业进行英语实践等。无论哪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都要有组织地进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有意义的环境与背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发掘自我潜能。课外实践不仅要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而且要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不断发展,达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目的。

总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精读教学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更好地处理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课外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个性化、自主化、立体化任务型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封玉芳,唐晓岩.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徐萍.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资源[J].科技信息,2010(13).

[4]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学,2000(10).

[5]David W.Brooks, Diane E.Nolan, Susan M.Gallagher.Web-Teaching--A Guide for Design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for the World Wide Web[M].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2001.

上一篇: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