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上的三个“一分为三”

时间:2022-10-05 06:09:46

思想品德课上的三个“一分为三”

“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思想之一。自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了“正体、反题、合题”,把“一分为三”的思想推向了最高峰,此后所做的工作似仅限于实践的运用。我国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把线索分成三个部分:“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粤教版思想品德课本基本上把每一单元分成三课,每一课又分成三个部分。近年来,我开始研究“一分为三”的理论,结合“学为中心、先学后教”的思想,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予以运用。这是25年以来政治课堂的一个彻底自我变革,颠覆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生本课堂”愿望。

一、知识结构的“一分为三”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修订稿)》中提出,思想品德课程分类目标包括: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能力;第三,知识。如何落实这些目标,始终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阐述方便,本文以教学知识作为以上三个目标的上位概念,即教学知识包含了(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同时,借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和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知识分类方法,把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探究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进而从三个维度予以概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其中,“是什么”属于陈述性知识,“为什么”属于探究性知识,“怎么做”属于程序性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把每一课时的知识以这三种问题分类的形式通过“自学指导”呈现给学生,清晰明白,非常便于学生自学。

现以八年级思想品德(粤教版)下册第五单元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为例,予以说明。

第一步,全面梳理课本知识。根据知识分类方法,我首先对每一课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列出了知识要点,把每一个要点归属于一个问题类别,又把每一个问题归属于一个知识类别。

第二步,制作知识分类表。第三步,制作“自学指导”。

二、教学环节的“一分为三”

从认识论看,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归纳出认识,又从认识回归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认识是对第一个实践的否定,而第二个实践又是对认识的否定。通过两个否定,经历了三个阶段,完成了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使第二个实践的水平高于第一个实践,从而达到了认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分别表现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环节,师生互动交流;第三环节,学生自我展现。现以5.3.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为例,说明如下:

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一环节,学生自主完成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出示PPT“自学指导”(如前文所示),要求学生对照“自学指导”上所列出的问题,认真看书,找出问题的答案,用笔划出要点,同时把“自学指导”上的问题写在书上相应的地方;第二项工作,发放自己制作的《思考与练习》,人手一份。要求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在每一个思考题下面写出答案,并完成右边的练习题。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横向上看,交流的内容包括了思考与练习两个方面;从纵向上看,交流的顺序严格按照《思考与练习》所列的序号逐一展开。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点的纠偏与巩固的目的。

第三环节,学生展现自我。在师生互动交流阶段,学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展现自我的机会,比如在座位上的发言等等。但是,本环节的展现自我又着特殊的含义。在每一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二到三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记忆背诵,然后,鼓励学生上台叙述问题和答案。对于上台发言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

三、主体活动的“一分为三”

主体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活动,是学生参与课堂获得心智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主体活动的本质在于动脑,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思维作为人脑的概括性和间接性的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无法命令学生去思维。然而,我们却可以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去思维。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为了促使学生动脑思维,应当创设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包括动眼――看书、动手――写字、动口――说话。

第一,动眼――看书。为了提高课堂上学生看书的效率,要制作自学指导,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课本。我在制作自学指导中,把问题分成三类,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也对学生思维向精细化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学年我一直坚持这样做,使得学生形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同时也熟悉了这种问题分类的方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二,动手――写字。在第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在书上标出要点,并把问题写在答案旁边;要求学生在《思考与练习》上写出答案,包括思考题和练习题。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思考与练习》上用红笔进行订正或补充。在第一个学期,我开始要求一边看书一边写字,在本学期,在保留看书写字的同时,开始要求学生完成《思考与练习》,学生动手写字的机会明显增加了,有助于学生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第三,动口――说话。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即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有自由发言的时间和机会,但仅仅限于在学生自己的座位上发言。而在第三个教学环节,学生则可以离开座位,到讲台桌旁边,面对学生发言。每一节课的最后5~10分钟,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发言。从2013学年第一学期尝试这一做法以来,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我的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形成了人人踊跃上台发言的良好局面。在我所任教的三个班级中,上台发言的总人次达到350以上,有一位学生上台达到20多次。

上一篇: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例谈 下一篇:对高效课堂建设的思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