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再捧杀“高考状元”

时间:2022-10-05 05:46:00

请别再捧杀“高考状元”

2014年高考已经落幕,而媒体炒作才刚刚开始。状元名单、照片都成了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国内几大门户网站上,早早辟出了各地的“状元专栏”,心急的网站还预先留下了“本网状元博客”“状元做客本网”的预告,与之相关的诸如“状元榜中榜”“状元语录”“状元宴”等更是数不胜数。

作为中国各地区高考的最高分得主,高考状元是现行人才选拔竞争中的优胜者,也是学生个人努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生存环境的完美结合。高考状元因其特有的价值和影响赢得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全社会掀起了“高考状元热”。高校争夺、地方奖励、商家代言等乱象,突破了应有的界限,折射出教育功利化的倾向。尽管有部分地区开始禁止公开高考状元,要求淡化对高考状元的炒作,更加强调素质教育,却始终不能消弭利益相关方对高考状元的追捧和热捧。“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中国“科举时代”对中举者的追捧,是畸形教育的缩影。其实,过度的关注对学生本人更是弊大于利。毕竟,高考只是学习生涯中的一步,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终极的追求目标;一次应试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身价倍增、功成名遂。前不久召开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说:“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得到验证的“第十名现象”显示,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毕竟,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门槛,跨过这个门槛可以走得更远,但另辟蹊径同样可以走出无限风光。

与中国“高考状元热”相反,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并不特别重视。像哈佛、耶鲁、斯坦福这样的名校,绝不缺乏成绩高的高中生申请者,而这些学校的入学审核官的责任就是如何拒绝90%的申请者。具体来说,除了高中学业成绩和毕业成绩外,学生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打工经验、社区服务的经历、荣誉奖状等,都是校方录取时考虑的因素。从这些名校录取及其背后教育的特性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培养个人独立的特质,进而达到人才辈出的局面,而不是局限于分数的高低。

社会及教育对高考状元的过分关注,并不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笔者以为,淡化对“高考状元”的关注,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弱化文凭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社会成才的标准多元化了,只有重能力而不是重考分成为社会常态,中国社会才可能走上素质教育之路。

上一篇:课堂中要习得数学思想 下一篇:先修课由谁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