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成功叫内增长

时间:2022-10-05 05:03:07

有一种成功叫内增长

读到唐文杰来信时,我刚参加完一期培训,那天老师讲的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上老师提到了一个概念,即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点说就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一个路线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对很多人来讲并不陌生,但是老师的另外一个提法却吸引了我,并让我深思。职业生涯其实有两种形式,即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外职业生涯,主要是指职业的外在表现,干什么工作、是什么职务、挣多少钱、社会认可度有多高等;内职业生涯,主要是一种内心的变化、成长和提升。

从唐文杰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唐文杰是优秀的。作为一个农家出身的草根族,不到28岁就成长为一名副科级干部,在副乡长和副镇长的职务上干了十年。十年间,虽辗转不同的乡镇,但工作业绩很突出,推广的新品种辣椒95%销往韩国、建成了全县第一家现代化的调味品公司,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多好的干部、多好的业绩呀!

然而这些成绩却在唐文杰多次不同乡镇的副职工作调整后,在人言可畏的议论中,让他渐渐纠结和迷惘。至于唐文杰为什么工作业绩如此突出却没有得到提拔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觉得作为唐文杰本人应该认可自己。一个人的成功有很多种,造福了菜农、富裕了菜农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成功,多个乡镇的工作锻炼是“积累经验,厚积薄发”的成功,在工作业绩面前不骄傲、在人言可畏中不迷失是“认清自我,风轻云淡”的成功,十年的锻炼、十年的付出是“增长心智,愈发成熟”的成功,即便是十年不提拔、原地踏步,那也是“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磨砺的成功。

既然成功的表现形式有这么多,为什么眼睛一定要盯在是否提拔上呢?提拔不提拔不重要,别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氛围下,都要让自己变得坚强。

能否提拔只是职业生涯的外在表现,唐文杰现在需要看到的是自己的内职业生涯收获。当一个人的内职业生涯得到一定的积累、成长、修炼,外职业生涯自然有所表现,就算外职业生涯没有表现,内职业生涯成熟的人也会内心平和、平淡、平衡。而过于注重外职业生涯,不注重内心的成长,厉害关系不言而喻。

记得周国平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我把这里所称的“第一目标优秀”理解为职业生涯的内增长,把“第二目标成功”理解为职业生涯的外在表现。现在的情况正相反,人们都太看重成功的外在表现形式,升职、加薪不光是第一目标,更甚者是唯一目标。我觉得,没有内增长的优秀,所谓的成功一定是渺小的,非常表面的。

现在人们一说起成功,就容易指向外职业生涯表现,就是你在社会上是否得到承认,承认的程度有多高,最后无非落实为名利二字。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外部的因素,包括环境、人际关系、机遇等等,自己是很难把握的,或者没有把握住。一个人纠结于自己不能支配的事情,其实特别傻,而且很痛苦,也许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荀子说得好:君子敬其在己者,不慕其在天者。自己能支配的事情好好努力,尽己所能地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这是自己能够做主的。至于内在提升了有没有机会得到展现,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最多适当留心就可以了。这样来定位,心态就会非常好。心思用在了内增长上,是不会白付出的,因为这些内在的收获是自己的,无论在哪个地方、干什么职务,别人都拿不走,专属自己,并伴随一生。把外职业生涯的成功看作副产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比那些孜孜以求才得到的人快乐多了。而外职业生涯表现也会随着工作履历的结束而结束,是阶段性的。

我们应该相信,一个内在优秀的人迟早有机会获得外在成功的表现,这是一种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一旦成功,就是真正的成功,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贡献的统一,是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突出的作为相一致的高级的成功。

上一篇:孙有松:我永远是“第一梯队” 下一篇:命题作文“拒绝”素材运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