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张家口人社工作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2-10-05 04:59:19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民生张家口人社工作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

近五年来,张家口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切实履职尽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服务发展促就业,服务民生抓社保,真心为民办实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事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和谐劳动关系逐步提升,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一是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这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6746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482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6656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完成486504人次。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二是支持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显著增大。这5年,我市共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11.8亿元,失业保险调剂11900万元,支出11.2亿元。三是就业援助范围明显扩大。这5年,全市用于8.8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岗位援助资金3亿元;3428名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技校学习;用于22万人次灵活就业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社保补贴资金6.5亿元;对6360名创业者、35个企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6395笔35347.5万元,直接扶持6395人自主创业,吸纳28028人就业。四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加强。各级培训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初步形成。这5年,共投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阳光培训”资金4821.88万元,培训人员65.6万人次。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一是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2011年底,社会保险5大险种参保总人数达到394.7万人,参保率不断得到提升。二是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这5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工伤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制定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办法,新增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善了生育保险,开展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三是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拓宽。解决了依法关闭破产国有企业2.5万名退休人员参加医保问题;建立了职工大病救助制度;完善了居民医保统筹办法;解决了9852名“五七工”、“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按省49号文件规定,解决了28866名有三年以上工作工作经历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费的问题;解决了39户困难事业单位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问题;改革了企业职工因病提前退休审定办法;解决了依法破产企业职工因欠养老保险无法接续养老关系问题。四是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2012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1544元,增加572元;失业人员人均月失业金601元,增加240元;全面提高了医疗保险待遇,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均有所提高,居民医保日常门诊费用可按规定报销,门诊特殊病范围城镇职工医保由9种增至13种,城镇居民医保由9种增至14种;工伤、生育保险待遇也有明显提高。五是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在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各类保险调剂金49.58亿元,保证了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六是全面深化了社保基金管理工作。完善了制度建设,加强了审计稽核,健全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了社保基金安全,在国家审计署检查中受到好评。

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一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到2011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9.2万人。2010年建成了全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1年,市农科院马恢被列入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实现零的突破。二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得到完善。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金蓝领培训计划”、“名师带名徒”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了技工院校、企业共同发挥作用的培养体系。17人获“燕赵金牌技师”称号,25人获“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三是各类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在专业技术考评、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人员录用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各类考试中,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严格了程序、强化了措施、增强了技术手段、健全了监督机制,确保不发生违纪现象,保证了公平公正。

人事和工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公务员管理逐步规范,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聘任制全面推行,安置工作不断加强。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事业单位全部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事业系统人员的收入水平与公务员收入水平基本持平;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040元,增长67.7%。

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全面落实政策和强化监管,劳动者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受理农民工欠薪投诉2232件;涉及金额14299万元;清理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42个。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单位活动。共有市级以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单位)”265户。、维稳、仲裁、法规和行政许可工作扎实推进,合理诉求均得到解决。

上一篇:浅议直线经理的定位与技能 下一篇:后危机时代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变革与发展